- 中國知識產權律師年度報告(2020)
-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
- 730字
- 2022-08-02 12:14:09
四、《中美經貿協議》的沖擊
2020年1月15日,中美雙方代表在美國華盛頓簽署了第一階段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經濟貿易協議》(以下簡稱《協議》)。該協議正文總共規定了八章內容,其中,第一章對兩國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執法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明確規定。其中涉及著作權的內容如下:
《協議》第一章第五節對打擊電子商務平臺上的盜版和假冒進行了規定,第七節對打擊盜版和假冒產品的生產和出口進行了規定,具體涉及《協議》第1.13條至第1.14條、第1.18條至第1.23條的內容。關于打擊電子商務平臺上的盜版和假冒,《協議》規定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要求建立有效的通知及下架制度;二是對縱容侵權的電子商務平臺的處罰。具體而言,《協議》要求免除善意提交錯誤下架通知的責任,并要求對惡意提交反通知進行處罰,而對于屢次未能遏制假冒或盜版商品銷售的電子商務平臺,《協議》要求規定吊銷網絡經營許可的行政處罰。
特別地,《協議》要求政府及其控制的實體只能安裝和使用經許可的軟件,每年須由非政府的第三方進行審計,并在網上公布審計結果。
在知識產權案件司法執行和程序層面,《協議》規定,通常應推定署名者作為著作權或相關權的權利人;在被訴侵權人未提交反駁證據情況下,權利人不需要提交證明其擁有權利的證據;被訴侵權人應當承擔不侵犯著作權和相關權的舉證責任,包括承擔合法來源的舉證責任,這一規定明顯加重了被侵權者的舉證責任。
總體而言,《協議》中與知識產權相關的規定主要涉及對中國知識產權立法和司法實踐層面的要求,特別是對中國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司法和執法力度提出要求,對于作為協議相對方的美國,協議也提出了對等的要求。《協議》的簽署將對《著作權法》的修訂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長遠而言對于國內知識產權保護大環境的影響同樣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