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法院2020年度案例:雇員受害賠償糾紛(含幫工損害賠償糾紛)
- 國家法官學院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 2956字
- 2022-07-29 15:46:25
9 用工主體的界定在區分勞務關系與勞動關系中之作用
——何某芳訴劉某軍等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案
【案件基本信息】
1.裁判書字號
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閩05民終4016號民事裁定書
2.案由: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
3.當事人
原告(被上訴人):何某芳
被告(上訴人):劉某軍
被告:劉某林、福建泉州艾尚定制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尚家具公司)
【基本案情】
何某芳自2016年3月1日起受雇于劉某軍、劉某林經營的“賽菲特定制家具廠”(未進行工商登記),從事銑床工工作。2017年1月7日,何某芳在木作車間操作銑床時,其左手(大拇指以外)四根手指被彈飛的木板擊傷。隨后,何某芳被送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仁福骨外科醫院住院治療14天,經診斷,其傷情為左示、中環、小指割傷及左側氣胸。劉某軍、劉某林為此代何某芳支付醫療費2.2萬元。同月10日,艾尚家具公司經泉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洛江分局登記成立。當月25日,何某芳與劉某軍、劉某林簽訂《受傷賠償協議書》一份,雙方在協議中載明:除已支付的醫療費用外,賽菲特定制家具廠(作為甲方)一次性賠償何某芳(作為乙方)后續醫療費、傷殘補助金、一次性醫療和就業補助金、受傷期間工資、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經濟補償等各項費用共計3萬元;雙方勞動關系即刻解除,乙方自愿放棄其余賠償權利包括基于雙方勞動關系發生及解除所產生的各項權利等。2017年12月11日,福建安泰司法鑒定所經何某芳委托,對其傷殘程度、誤工期限等作出如下鑒定意見:何某芳傷殘程度為九級傷殘、誤工期限為90天,出院后護理期限為70天。同月25日,何某芳向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劉某軍、劉某林與艾尚家具公司共同賠償其損失75909.5元。該仲裁委員會以何某芳與艾尚家具公司不存在勞動關系,雙方爭議不屬于勞動仲裁受理范圍為由,裁決不予受理。
【案件焦點】
1.本案的案由應定為勞動爭議還是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2.何某芳的用工主體是誰,賽菲特定制家具廠和艾尚家具公司是否應對何某芳的損傷承擔責任。
【法院裁判要旨】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何某芳受雇于劉某軍、劉某林從事銑床工工作,雙方形成雇傭關系。何某芳在操作銑床時因木板彈飛被擊傷左手的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依法予以認定。何某芳受傷時,艾尚家具公司尚未成立,故艾尚家具公司與何某芳不存在勞務關系,其對何某芳因傷所受損失不用承擔責任。劉某軍、劉某林雇傭沒有取得銑工資質的何某芳操作銑床,并且未能提供足夠保障安全的銑床機器,對何某芳的損傷負有主要過錯,對其損失應承擔70%賠償責任。何某芳作為提供勞務的一方,在從事雇傭活動中未注意安全防護,未盡謹慎的義務,應自行承擔30%的損失。何某芳因本案事故造成的損失有:醫療費22000元、護理費4903.5元、誤工費5043.6元、住院伙食補助費390元、鑒定費1400元、交通費280元、營養費2200元、殘疾賠償金59996.8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元,合計106213.9元。劉某軍、劉某林對此承擔70%的賠償責任即應負責賠償74349.7元,扣除已支付的52000元,二人尚應賠償22349.7元。雖然在何某芳出院后,劉某軍、劉某林與何某芳就賠償事宜達成了協議,但在簽訂賠償協議時,雙方均未意識到何某芳可能構成的傷殘等級,也未對該項損失進行明確約定,何某芳對此存在重大誤解,故劉某軍、劉某林不得以《受傷賠償協議書》免除對何某芳應承擔的上述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六條、第二十六條、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第十七條至第二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七十一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定,作出如下判決:
一、劉某軍、劉某林應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何某芳經濟損失22349.7元;
二、駁回何某芳對艾尚家具公司及本案的其他訴訟請求。
劉某軍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上訴人劉某軍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作出如下裁定:
本案按劉某軍撤回上訴處理。
【法官后語】
本案涉及勞務關系與勞動關系的區分問題。在該問題上,原告何某芳與被告劉某軍、劉某林在簽訂《受傷賠償協議書》時均認為雙方之間的關系為勞動關系,何某芳亦以勞動爭議為由提起勞動仲裁,其在被勞動仲裁部門以不存在勞動關系為由裁定不予受理后,才以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訴諸法院。這從某個側面反映出實務中勞務關系與勞動關系容易產生混淆。究其原因在于二者都表現為一方提供勞動力,另一方支付勞動報酬。
雖然外表相似,但仔細推敲,不難找出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存在以下幾點不同:一是本質不同。勞務關系是提供勞務一方與接受勞務一方就勞務事項進行等價交換所形成的一種經濟關系,而勞動關系是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從事勞動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二是當事人的法律地位不同。勞務關系雙方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而勞動關系中勞動者通常處于弱勢地位。三是享有社會保險不同。勞務關系的當事人不享有社會保險和福利,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則享有。四是在產生糾紛時二者適用的法律規定不同。前者適用民法總則、合同法等一般民事法律加以規范,后者主要適用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勞動領域的部門法加以調整。鑒于我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對勞動關系有著明確的規定,審判實踐中,對于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的區分,我們通常可以從主體、內容以及客體三個方面先對雙方當事人是否存在勞動關系進行判斷,符合勞動關系構成要件的則認定為勞動關系;反之則確認為勞務關系。
就用工主體而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定,用人單位的適格主體主要有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其中個體經濟組織是指個體工商戶,依照《個體工商戶條例》規定,個體工商戶必須依法核準登記才具備從事工商業經營資格。本案中,接受何某芳提供勞務的一方為劉某軍、劉某林合伙經營的賽菲特定制家具廠,倘若該廠有辦理工商登記取得字號,那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十九條關于“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為當事人。有字號的,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字號為當事人”的規定,本案的用工主體即承擔責任的主體應定為賽菲特定制家具廠,但因其未進行工商登記,故無法被視為法律上的用工主體。此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六十條關于“在訴訟中,未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個人合伙的全體合伙人為共同訴訟人”的規定,賽菲特定制家具廠對何某芳應承擔的責任轉由劉某軍、劉某林負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艾尚家具公司雖然實際上脫胎于賽菲特定制家具廠,但何某芳受傷時,其尚未成立,從法律上講,其與何某芳的損傷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
綜上,本案最終的用工主體應認定為劉某軍與劉某林,因二人不屬于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不符合勞動關系主體的構成要件,故僅從該角度即可判斷,其二人與何某芳所形成的用工關系為勞務關系,而非勞動關系。
編寫人: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人民法院 林前樞
- 法律法規新解讀叢書:民法典繼承編解讀與應用(2023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釋義(下冊)
- 中國法院2020年度案例: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 民法典重點修改及新條文解讀(上冊):物權編·合同編
-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配套解讀:含司法解釋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導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釋義
- 中華人民共和國常用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全書(修訂版)
- 房屋裝修
- 刑法修正案(十一)條文要義:修正提示、適用指南與案例解讀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釋論:條文縷析、法條關聯與案例評議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理解與適用
- 新編民事案件案由適用法律規范指引·下冊(第二版)
- 知識產權:技術顛覆背后的法律智慧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管理條例》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