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法院2020年度案例:雇員受害賠償糾紛(含幫工損害賠償糾紛)
- 國家法官學院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 2296字
- 2022-07-29 15:46:25
7 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及指示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可以認定為“從事雇傭活動”執行職務行為
——黃某順訴葉某等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案
【案件基本信息】
1.裁判書字號
福建省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閩04民終307號民事判決書
2.案由: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
3.當事人
原告(上訴人):黃某順
被告(被上訴人):福建省惠三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永安分公司(以下簡稱永安公司)、福建省惠三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三公司)、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凈公司)、鄒某祥、葉某、陳某明
【基本案情】
黃某順為福建省安裝公司的退休職工,2017年3月2日在鄒某祥的邀請下,應聘至葉某承包的三明鋼鐵廠安裝收塵設備的工地工作。2017年3月20日10時許,黃某順在為葉某安裝鼓風機時,為檢查“膨脹節”設備安裝狀況,未按葉某事前搭設的臨時通道行走,擅自進入三明鋼鐵公司廢棄廠房,不慎踩踏“天井口”上搭蓋的鋼板,從3米高的三樓天井處墜落至二樓,造成身上一處三級傷殘、一處十級傷殘。葉某及時送黃某順到醫院治療,并為黃某順支付醫療費用209467.72元。黃某順出院后向法院訴請,要求葉某等賠償其各項損失1435768元。
【案件焦點】
黃某順的行為是否屬于執行職務的行為,葉某是否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院裁判要旨】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黃某順受雇于葉某參加涉案工程。黃某順在去檢查“膨脹節”設備狀況途中,從三明鋼鐵公司二樓“天井口”處摔傷,其受傷場所為三明鋼鐵公司廢棄的廠房,并非葉某施工現場,也非葉某應當提供安全保障的合理范圍。但考慮到黃某順檢查“膨脹節”設備與鼓風機安裝工作存在內在關聯,也是為葉某提供勞務之利益,可以認定是為葉某提供勞務的活動,但黃某順在檢查“膨脹節”設備過程中存在以下三點重大過錯:一是明知葉某事先搭設了專門通往三明鋼鐵公司廢棄廠房三樓樓頂平臺的通道(“膨脹節”放置位地),卻自尋路徑;二是在該廢棄廠房二樓的入口處,三明鋼鐵公司已用鋼筋條焊成柵欄封堵,并懸掛“危險 地板腐爛 嚴禁行走”的警示牌,該謹慎、合理的安全提示及安全保障措施,足以讓一個普通人止步,但黃某順卻仍擅自闖入廢棄廠房;三是在黃某順摔傷的“天井口”處,三明鋼鐵公司作為所有人、管理人,同樣在其周圍用鋼管加焊了柵欄,其中一面為可移動的柵欄,做了相應安全保障及安全提示措施,但黃某順卻對此視而不見,仍踩踏“天井口”上搭蓋的鋼板,導致自己摔傷。縱觀黃某順受傷的過程,其自身安全保護意識差,違反基本安全規則,擅自闖入不可進入的廢棄廠房是造成自己受傷的主要原因,應對自身的損失承擔主要責任,酌定承擔全部損失75%的責任。對于接受勞務的葉某而言,在安全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疏漏,酌定對黃某順的損失承擔25%的次要責任。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四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一百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二款、第十七條第一款和第二款、第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第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作出如下判決:
一、葉某應賠償黃某順人身損害造成的各項損失266220.18元,扣減葉某已實際支付黃某順224617.72元,葉某應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支付黃某順41602.46元;
二、惠三公司對葉某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三、駁回黃某順其他訴訟請求。
黃某順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福建省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同意一審法院裁判意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后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關于個人用工責任的規定,使用了“因勞務”的精練表述,這一表述的含義在解釋上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中的“執行工作任務”相當,即通常所說的執行職務行為。正確判斷提供勞務一方的行為是否屬于執行職務的行為,是準確適用個人用工責任的關鍵和核心。對于判斷職務行為的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沒有作出具體規定,應注意借鑒《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該解釋第九條第二款規定:“前款所稱‘從事雇傭活動’,是指從事雇主授權或者指示范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雇傭活動’。”從這一關于“從事雇傭活動”的解釋可以看出,在雇員職務行為的判斷上,一方面,要從主觀上要求雇員的行為以雇主的授權或指示為基礎,并在其范圍內從事勞務行為,在雇傭期間雇主享有對雇員行為加以控制的權利,雇員主觀上也是為雇主的利益而從事工作;另一方面,從客觀上又要求即使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的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也應視為執行職務的行為。這一規定既考慮了雇員主觀意思,又對其客觀行為加以判斷,構成了一個主客觀相結合的標準,既合理劃分了雇傭關系的范圍,又顧及了對受害人利益的保護,在實踐中頗具典型性和可操作性,在理解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時應當注意借鑒。本案黃某順在檢查“膨脹節”設備狀況途中摔傷致殘,雖然超出了葉某的指示范圍,也非葉某應當提供安全保障的合理范圍,但主觀方面系為葉某提供勞務之利益,表現形式與其當時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故應當認定系為葉某提供勞務的活動,葉某應當按照其過錯大小承擔相應的責任。
編寫人: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人民法院 許軍龍
- 民法典司法解釋與權威案例指引全書(下卷):含司法解釋新舊對照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礦業權糾紛司法解釋適用指南與案例解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釋義及實用指南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案例注釋版·第五版)
- 刑法學專論
- 法律法規新解讀叢書:民法典總則編解讀與應用(2023年版)
- 中國法院2020年度案例:買賣合同糾紛
- 中國法院2020年度案例:公司糾紛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導讀與釋義
- 中國法院2020年度案例:知識產權糾紛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案例注釋版(第五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編:案例注釋版(第五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釋義
- 中國法院2021年度案例:雇員受害賠償糾紛(含幫工損害賠償糾紛)
-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