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記憶的100種方法:超有效的記憶增強術(暢銷2版)
- 王小軍
- 1596字
- 2022-07-26 15:57:25
順口溜記憶法
婷婷剛上了幾天幼兒園,就學會了好多順口溜,拉著爸爸媽媽要表演。等爸爸媽媽在沙發上坐好,她便清了清嗓子背了起來,從“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門口,兩眼黑黝黝,想吃肉骨頭”背到“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接連背了三四個順口溜,把爸爸媽媽逗得哈哈大笑。爸爸聽著女兒脆生生地背書的聲音,不由得贊嘆道:“這幼兒園的老師就是有辦法,我前兩天教她背的乘法口訣背了多少天了都沒背會,你看看咱們婷婷上幼兒園才幾天啊,就能背這么多東西了,要是學習時間長了,不是更了不得。”
媽媽說道:“你也不看看老師讓背的是什么,都是順口溜啊,還都是小狗、小兔子、大公雞,孩子肯定覺得有趣,也愿意背,你讓她背的東西多沒勁兒啊!換成你,也是順口溜背得飛快。”
幼兒園的老師總會教小朋友很多順口溜,如“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喝,下不來,喵喵喵,貓來了,嘰里咕嚕滾下來”或是“一二三四五,上山找老虎,老虎沒找著,找到小松鼠,松鼠有幾只,讓我數一數……”,等等。我們不難發現,盡管很多年過去了,小時候的大部分時光是如何度過的可能已經無從記起,可是一旦聽到這些順口溜,我們總能夠脫口而出。這些簡單、押韻的句子仿佛在我們的記憶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這便是順口溜記憶法的魅力所在。
順口溜記憶法又叫歌訣記憶法,是最古老的、用途最廣泛的一種記憶法。順口溜記憶法指的是利用諧音漢字,把需要識記的材料編成合轍押韻的句子或順口溜,這樣記憶起來非常容易。心理學家做過一個關于歌訣與記憶的實驗,讓兩批學生記憶同樣的80個單詞,一組記憶的是毫無連貫性的單詞,另一組記憶的是單詞編成的押韻歌訣。結果第二組的學生只讀了八遍歌訣,便記住了這些單詞,而第一組背了幾十遍還會出現錯記、漏記的情況。實驗結果表明:有節奏、有韻律的材料,比沒節奏、沒韻律的材料要好記得多。
小時候,很多人分不清年、月、日之間的關系,不懂怎么算閏年、平年,也不明白一年到底有幾個月、每個月到底有幾天,為什么有的月份有31日,有的月份卻沒有,有的月份只有28天……光是分清這些就足夠讓孩提時代的我們頭疼了,但有了年月日順口溜便不一樣了。我們只要記住“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各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每逢四年閏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這個順口溜,就不必再為記不準年、月、日而煩惱,并且記住之后極有可能產生經久不忘的效果。
記憶節氣也可以用順口溜記憶法。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人們需要根據二十四節氣來了解天氣的變化,以指導農事的進行。一年之中有二十四個節氣,什么大寒、小寒、清明、驚蟄、芒種,光是理解這些詞的意思都需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更何況是記住它們之間的順序呢?如何對二十四個節氣進行快速記憶?無疑就是背誦《二十四節氣歌》。各版本的《二十四節氣歌》背誦起來都朗朗上口,這樣一來,我們記憶起來便非常容易。
現在,我們也會編出許多順口溜來幫助記憶,尤其是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在數學學科中,有“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簡單押韻的兩句話就概括了54個三角函數誘導公式的共同特點;在歷史學科中,有“三皇五帝夏商周,春戰秦漢三國休,兩晉南北隋唐繼,五代宋元明清民”四句話總結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的朝代。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也都有相應的順口溜,便于我們記憶各科的知識。
仔細分析這些順口溜,我們不難發現它們的特點:首先,它們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增加了趣味性;其次,它們將我們需要記憶的內容進行了縮減,保留了精要的部分,方便記憶的同時,也避免我們在記憶過程中出現錯記、漏記的情況。此外,順口溜記憶法還有效地改善了記憶效果。凡是通過順口溜記憶的知識一般能達到深刻記憶的目的,可以讓我們記很長時間而不遺忘。
我們也可以將需要記憶的素材編成順口溜,編的時候要注意方法,不但要抓住記憶素材的特點,化無趣為有趣,語言方面還要盡量準確、簡練,做到有節奏、有韻律,朗朗上口,便于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