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國家治理能力提升與派出所功能轉(zhuǎn)變

“更加注重發(fā)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維護國家法制統(tǒng)一、尊嚴、權(quán)威,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quán)利和自由”[1],這是執(zhí)政黨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這樣的正式報告中第一次提出“治理國家”和“國家治理”,還將“社會管理”與“國家治理”并列。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開篇第一部分即鮮明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2]。“國家治理能力”和“國家治理體系”成為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的核心競爭力。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則更加鮮明具體地指出,“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堅持系統(tǒng)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和“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3]“法治”成為推進和完善“治理體系”的要素和標準,“依法治國”成為提升治理能力的手段和途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礎在基層,工作重點在基層”[4],基層是國家治理的主戰(zhàn)場,基層治理的水平和治理的狀況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衡量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是否在提高。

作為國家治理的最基層執(zhí)法機構(gòu),派出所是典型又不失廣泛性的代表,對派出所刑事司法、行政治安管理、人口管理、“110”接處警、糾紛調(diào)解、為民服務等所涉及相關基層社會事務和國家事務的關注無疑是分析和理解國家治理能力的突破口,也是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的著力點。派出所與老百姓、同級和上級黨委、政府、公檢法等相關職能機構(gòu)的沖突、合作和互動是國家治理能力在基層的最真實而又最集中的展示,派出所的顯功能和潛功能、正功能和負功能、執(zhí)法功能、調(diào)解功能和管理功能需要國家治理視野的驗證和推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西县| 屏东市| 大英县| 龙州县| 呼伦贝尔市| 平遥县| 龙州县| 咸阳市| 卢湾区| 广宁县| 博乐市| 辽阳市| 财经| 蓬溪县| 凤山县| 江门市| 金阳县| 大悟县| 南华县| 当雄县| 墨竹工卡县| 夹江县| 建水县| 永平县| 长寿区| 远安县| 上思县| 镇平县| 崇明县| 陕西省| 南靖县| 武强县| 陇西县| 龙岩市| 明光市| 拉萨市| 沅陵县| 东乡| 汤阴县| 科尔| 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