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消費維權

商家用自制的假飲料來冒充真飲料,應當賠償嗎?

案例實錄

張某經常在外奔波,平時對自己的飲食不是很注意,經常愛買一些碳酸飲料。一天,張某如往常一樣去外地出差,到火車站后買了一瓶可樂。張某喝了幾口后,覺得肚子不太舒服,跑了幾次衛生間。于是張某就沒有再喝,把這瓶可樂放在自己的包里。后來,張某找到自己在科研單位上班的朋友對可樂進行化學分析,結果發現這瓶可樂是假的。那么,商家用自制的假可樂來冒充真可樂,這種行為應當賠償嗎?

律師分析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和第十條明確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有權獲得商品的質量保障,侵犯消費者這一合法權利的,屬于欺騙消費者的行為,應當承擔退貨、退款等責任。為了更好地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我國法律還規定了懲罰性賠償金,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會受到刑事處罰。在本案中,商家用自制的假可樂冒充真可樂,這種行為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因此張某可以要求商家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八條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后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第十條 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第五十五條第一款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溫馨提示

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只有買賣雙方都嚴格守法,才能在市場交易中實現利益最大化。這就要求經營者在生產和銷售貨物或服務時,提供貨真價實的產品,不能把質量不合格的產品冒充質量合格的產品,把假冒的產品冒充真正的產品進行銷售。如果經營者違法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應當承擔欺詐消費者的后果,向消費者賠償損失,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構成犯罪,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自測小題

選擇:某商場銷售假冒食品,該商場侵犯了消費者的何種權利?[1]( )

A.知情權 B.公平交易權

C.人身財產安全權 D.自主選擇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源县| 石首市| 肇东市| 老河口市| 肇东市| 柳江县| 房山区| 孟州市| 疏勒县| 广水市| 忻州市| 民县| 彭水| 新干县| 北碚区| 林周县| 杂多县| 东台市| 宜章县| 都匀市| 朝阳区| 南平市| 肇庆市| 宜宾县| 黔西| 平谷区| 谢通门县| 山东| 东乌珠穆沁旗| 汶上县| 澄迈县| 新泰市| 河东区| 连州市| 巢湖市| 阿巴嘎旗| 锡林郭勒盟| 常熟市| 宜良县| 英德市| 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