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0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確定應綜合考慮相應標準在整個農村社會層面所具有的合理價值

——劉某等訴箭竹潭組承包地征收補償費用分配案

【案件基本信息】

1.裁判書字號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湘民再342號民事判決書

2.案由:承包地征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

3.當事人

原告(上訴人、再審被申請人):劉某、曾某毛、劉哲某、劉芮某

被告(被上訴人、再審申請人):箭竹潭組

【基本案情】

劉某系劉某華與鐘某香之子,出生后戶口登記在箭竹潭組。劉某華作為戶主承包了箭竹潭組的土地。2004年5月6日,劉某與曾某毛登記結婚。因劉某在長沙市岳麓區已購房,2006年5月,劉某和曾某毛的戶口遷至長沙市岳麓區,戶口性質變更為非農業戶口。同年12月19日,劉某與曾某毛生育劉哲某。2007年1月15日,劉某、曾某毛、劉哲某將戶口遷回箭竹潭組處,戶主為劉某,戶口性質均為非農業戶口,但未遷入劉某華為戶主的家庭。2009年《湖南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登記簿》登記劉某華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為鐘某香,箭竹潭組經營權證發放相關內容公示表中亦沒有劉某家庭。

2013年11月27日,劉某與曾某毛生育劉芮某。2014年3月7日,劉芮某戶口隨父母登記在箭竹潭組處,戶口性質為非農業戶口。劉某家庭戶主為劉某,均未在箭竹潭經常居住。劉某、曾某毛在外地工作,并繳納了社會保險,劉某于2004年開始購買養老保險,至2012年斷續繳納共計57個月,2013~2016年每年均繳納了12個月;曾某毛自2008年至2016年斷續繳納養老保險共計51個月?,F劉某家庭的生活開銷來源于劉某、曾某毛在外打工所得收入。2011年,箭竹潭組土地被征收,箭竹潭組分配給劉某家庭1人份額的征地補償款。2015年8月11日,箭竹潭組被寧鄉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征地12畝,人均分配征地款10332元(含2015年征地樹木費人均9134元和2010年社保費人均1198元)。此次分配,劉某分得2010年社保費1198元,曾某毛、劉哲某、劉芮某未參與分配。2016年7月6日,箭竹潭組再次被寧鄉縣經濟開發區征地66.214畝,2016年11月10日人均分了70000元。此次分配,劉某、曾某毛、劉哲某、劉芮某均未參與分配。

【案件焦點】

1.劉某、曾某毛、劉哲某、劉芮某是否具有箭竹潭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2.劉某、曾某毛、劉哲某、劉芮某的情形是否適用《長沙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的改革和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法院裁判要旨】

湖南省寧鄉市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

關于劉某、曾某毛、劉哲某、劉芮某是否具有箭竹潭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是否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應當從我國集體經濟組織所具有的自然共同體特征出發,以成員權理論為基礎,以是否依法登記所在地常住戶口作為形式要件,以是否實際在本集體經濟組織生產、生活為實質要件來綜合判斷。劉某、曾某毛、劉哲某、劉芮某的戶籍雖登記在箭竹潭組,但其并未在該集體經濟組織生產生活。具體闡述如下:其一,劉某雖出生在箭竹潭組,但其戶口自2006年5月從箭竹潭組戶主劉某華的家庭遷出至長沙市岳麓區轉為非農業戶口后,其間雖于2007年1月15日將戶口遷回箭竹潭組并單獨列戶,妻子曾某毛、女兒劉哲某、女兒劉芮某隨戶主劉某登記在箭竹潭組,但其戶口性質均為非農業家庭戶口,且未承包箭竹潭組的集體土地,亦未在箭竹潭組經常居住;其二,劉某與曾某毛分別于2004年、2008年開始繳納社會保險,雖時間斷續,但均已納入城鎮企業職工社會保障體系,劉某家庭的生活來源于劉某、曾某毛在外工作收入,不依賴箭竹潭組土地生活。因此劉某、曾某毛、劉哲某、劉芮某不具備箭竹潭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關于劉某、曾某毛、劉哲某、劉芮某的情形是否適用《實施意見》,2015年12月14日頒發的《實施意見》指出,在全市實行城鄉統一的居民戶口登記制度后,農民進城鎮落戶的,與城鎮居民同等享有社會福利,其原有的“三權”保留不變,而劉某在2006年即已由農轉非,系在長沙市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前,且其已加入城鎮企業職工社會保障體系,故劉某、曾某毛、劉哲某、劉芮某的情形不適用《實施意見》。

綜上,對劉某、曾某毛、劉哲某、劉芮某請求判令箭竹潭組支付征地補償款321328元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湖南省寧鄉市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第三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判決:

駁回劉某、曾某毛、劉哲某、劉芮某的訴訟請求。

劉某、曾某毛、劉哲某、劉芮某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箭竹潭組于2016年7月被征地,同年11月人均分配7萬元,此次分配的時間節點在《實施意見》頒發后,因該意見指出在全市實行城鄉統一的居民戶口登記制度后,農民進城鎮落戶的,與城鎮居民同等享有社會福利,其原有的“三權”保留不變,故劉某、曾某毛、劉哲某、劉芮某應當享有該次征地補償款分配權。

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判決:

撤銷(2016)湘0124民初5994號民事判決,箭竹潭組支付劉某、曾某毛、劉哲某、劉芮某280000元。

箭竹潭組不服二審判決,申請再審。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認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確定應以是否形成較為固定的生產、生活和是否具有依法登記的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常住戶口為基本判斷標準,綜合考慮相應標準在整個農村社會層面所具有的合理價值。劉某的戶口雖已遷回,其家人也隨劉某登記在箭竹潭組,但劉某未在該組承包土地,亦未在該組經常居住,與該組未形成較為固定的生產、生活關系,且劉某與曾某毛已納入城鎮企業職工社會保障體系,不依賴該組土地生活,故劉某、曾某毛、劉哲某、劉芮某不具備該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秾嵤┮庖姟酚?015年頒布,而劉某于2006年就已將戶口遷至長沙市岳麓區,故劉某不適用《實施意見》。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第三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二項、第二百零七條規定,判決:

一、撤銷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湘01民終5549號民事判決;

二、維持湖南省寧鄉縣人民法院(2016)湘0124民初5994號民事判決。

【法官后語】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確定是一個難題。從司法實踐看,大量涉農糾紛之所以難處理,其根源在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確定沒有統一的、可操作的標準,導致各地法院的裁判標準不統一。因此,亟待確立一套可操作的成員資格判斷標準來指導司法實踐,以統一裁判思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確定不能僅以戶籍作為參考標準,而應當從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具有的自然共同體特征出發,以成員權理論為依據,以是否具有依法登記的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常住戶口為形式要件,以是否形成較為固定的生產、生活關系或者是否需要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村土地為基本生活保障為實質要件。在具體個案中,參考上述標準判斷是否具備成員資格時,還應綜合考慮適用相應標準在整個農村社會層面所具有的合理價值,不能以某個極端的特例否定具有普遍合理性的處理思路,以免因個別人的利益沖突影響其他具有合法資格成員的整體利益。

本案中,劉某、曾某毛自2006年遷出箭竹潭組落戶至城市轉為非農業戶口,幾個月后又回遷原地,其家人也隨劉某登記在箭竹潭組,形式上雖符合認定箭竹潭組成員資格的要件,但該二人未在箭竹潭組承包土地,亦未在箭竹潭組經常居住,偶爾回戶籍地居住探親,不能認定與箭竹潭組形成較為固定的生產、生活關系;同時該二人已納入城鎮企業職工社會保障體系,并不依賴農村土地作為基本生活保障,不符合認定箭竹潭組成員資格的實質要件。如將劉某等四人回箭竹潭組居住探親視為與箭竹潭組形成較為固定的生產、生活關系,將劉某、曾某毛無正式單位,未連續繳納社會保險視為其仍依賴農村土地為基本生活保障,將箭竹潭組曾分配部分征地補償款給劉某即視為其已具備成員資格身份,則與農村社會層面所形成的普適性觀點相悖。故應認定劉某等四人不具備箭竹潭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目前全國部分地方實行了戶籍制度改革,取消了農業戶口,在認定成員資格時既不能一概認定登記為非農業戶口便喪失了成員資格,也不能簡單認定登記為農業戶口便自然享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而應參考上述標準慎重認定資格的享有或喪失。

《實施意見》是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合理引導農業人口有序向城鎮轉移的大背景下出臺的政策。其中對維護進城農民權益作出專門規定,實施一元化戶口登記后,農民進城鎮落戶的,享受和城鎮居民同樣的社會福利,保留其原有“三權”(土地和山林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不變。在司法實踐中,應嚴格把握地方政策的出臺背景及政策導向。上述《實施意見》于2015年頒布,本案涉及其是否具有溯及力的問題。應當認為其規定的政策只適用于在全市實行城鄉統一的居民戶口登記制度后,農民進城鎮落戶的情形,對在此意見頒布之前即已進城鎮落戶的農民不具有溯及力。需特別注意的是,不能以村組對征地款進行分配的時間節點為基準來確定是否適用相關新政,而應以農民進城鎮落戶的時間節點為基準。劉某于2006年就已將其戶口遷至市區,故其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認定不適用上述實施意見。

編寫人:湖南省寧鄉市人民法院 李紅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勃利县| 汶川县| 娱乐| 墨竹工卡县| 乌什县| 德格县| 台北市| 大港区| 江源县| 花莲市| 信阳市| 全椒县| 茌平县| 大悟县| 章丘市| 固始县| 方城县| 台安县| 拜泉县| 南郑县| 屯昌县| 衡南县| 徐水县| 深州市| 犍为县| 南安市| 临潭县| 新泰市| 藁城市| 虞城县| 呼图壁县| 璧山县| 新乡县| 呼和浩特市| 古丈县| 滨海县| 江永县| 稷山县| 汨罗市| 曲水县| 东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