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螞蟻的故事:一個社會的誕生作者名: (德)博爾特·霍爾多布勒等本章字數: 1352字更新時間: 2022-07-26 11:01:30
前言
我們在1990年出版的專著《螞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驚喜地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螞蟻》既是一本學術專著,也是一本關于螞蟻科學研究的百科全書和蟻類學手冊,主要面向該研究領域的學者。由于本書的主要目的是詳盡地闡述螞蟻的各項特點,所以里邊呈現有大量的圖表。此前《螞蟻》精裝版的封面尺寸為26厘米×31厘米,書重3.4千克。簡言之,面對如此厚重的一本專著,人們既不會輕易購買,也無法輕松地從頭讀到尾。
因此,《螞蟻的故事》力求將更多的蟻學知識濃縮,并少用學術語言,盡量包容與我們研究同樣課題和同樣物種的不同觀點。針對書中出現的一些專業術語,我們會及時給予相應的解釋。
本書開篇就直入主題,然后逐漸展開并深入講解螞蟻的自然歷史。開頭,我們解釋了為什么螞蟻會取得如此驚人的成功。因為螞蟻集群成員間的相互協作效率極高,并且它們每時每刻都在進行這種協作。高度發展的化學通信使得這一高效的協作成為可能。這種化學通信指的是:螞蟻身體的不同部位可釋放能夠讓巢伴嘗到或聞到的不同化學物質,通過釋放的化學物質,以及當時的環境情況,對巢伴發出報警、吸引、照料幼蟲、供應食物等活動信息的現象。簡言之,像人類一樣,螞蟻之所以能取得極大的成功,是因為擁有很好的通信系統。
螞蟻以集群為生活單位,工蟻對集群的忠誠度近乎百分之百。這就造成了螞蟻同一物種的不同集群間發生有組織的沖突遠多于人類的戰爭。根據物種的不同,螞蟻會單個地利用宣傳、欺詐和監視等手段或將這些手段形成不同的組合以戰勝對手。有一些極端情況:在一些沖突中,一方的螞蟻會把石子投向對方;而在另一些沖突中,螞蟻還會搶劫對方螞蟻用作奴隸以增加所在集群的勞動力和戰斗力。但是,在集群內部,甚至在那些為了捍衛領域完整而奮不顧身的集群內部,也并非總是和諧的。自私行為很普遍,特別是在爭奪生育權期間,具有卵巢的工蟻有時會與蟻后競爭,它們會把自己產的卵放入公共撫育室。如果集群缺少蟻后,有時甚至是在蟻后還在的情況下,工蟻們也會為爭奪蟻后地位而爭斗。蟻學家已發現,螞蟻集群在維系生存(對集群忠誠的一方)和發生爭斗(意圖控制集群的一方)之間維持著一種達爾文平衡。因此,集群成員的組織相當復雜,但也緊密相聯。它們共同創造了一個巨大而協調良好的等價有機體,即著名的昆蟲“超個體”(Superorganism)。
我們還會在書中談到,螞蟻出現于約1億年前恐龍生活的時期,并很快遍及全球。像多數占據高度優勢的生命形式一樣——人類這一生命形式顯然是個例外——螞蟻經過繁衍出現了許多物種。①現在螞蟻的物種總數可能要以萬計。它們在擴散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些驚人的廣布各處的適應類型。螞蟻的第二部分進化成就,就是本書后半部分的主題。我們將全方位地闡釋螞蟻的生物多樣性,包括群居寄生、行軍蟻、游牧蟻、偽裝(擬態)女獵手和構建具有溫度調控功能的摩天大樓的建造者。
在我們二人的共職生涯中,我們共同花費了80多年去專心研究螞蟻。我們有許多故事要講,既有個人軼事,也有對自然歷史的解釋。我們還吸收了數以百計的其他蟻學家的研究成果。我們希望與讀者分享我們自己和其他科學家所經歷的興奮和快樂。我們也希望通過閱讀本書,能使讀者認識到,這類昆蟲在許多方面對人類而言都至關重要。
博爾特·霍爾多布勒
愛德華·威爾遜
1994年1月3日
①人類經過繁衍只剩下一個物種,即我們這個智人種。——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