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引言

中華文化曾對東亞漢字文化圈產生過重要的影響,這早已為學界所共識。在漢字文化占據重要地位的時代,日朝越三國曾擁有共同的人文制度和與思想文化。以唐代科舉為例,來自日本的阿倍仲麻呂、新羅的崔致遠、越南(當時屬唐)的姜公輔均登第進士,與中土人士共享“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之喜悅。頗具戲劇性的是,阿倍仲麻呂曾流落越南,崔致遠曾任安南都護高駢的幕僚,姜公輔又曾任唐宰相,這不能不說是歷史的玩笑。明時徐穆出使朝鮮,朝鮮儒士李東陽曾贈詩云:

六龍飛御九重天,天上文星下海埂。

萬物發生新雨露,累朝封錫舊山川。

鸞書共識中華字,鳳歷初開正德年。

珍重登高能賦手,玉堂清簡待同編。1

此詩又可證士大夫之流對漢字文化的高度認同。但漢文化在域外的生長,有時也會因“水土不同”而出現“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之相,誠如《晏子春秋》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以儒教為例,江戶時代,盡管日本受儒教的思想影響日甚,但《先哲叢談》有一段記載日本學人發揮孔孟之道的逸話:

嘗聞群弟子曰:“方今彼邦,以孔子為大將,孟子為副將,率數萬騎,來攻我邦。則吾黨學孔孟之道者,如之何?”弟子皆不能答,曰:“小子不知所為,愿聞其說。”曰:“不幸若逢此厄,則吾黨身披堅,手執銳,與之一戰,擒孔孟以報國恩,此即孔孟之道也。”2

既承認儒教傳自中土,又有其相對獨立的自尊,這是日本對中國儒教的繼承與異化。無獨有偶,歷史上朝鮮對漢文化的仰慕程度,曾一度無以復加,3但15世紀的李朝大儒徐居正,在編撰朝鮮漢文典籍《東文選》時,也曾有論曰:

吾東方檀君立國,鴻荒莫追,箕子闡九疇、敷八條,當其時,必有文治可尚,而載籍不存。三國鼎峙,干戈日尋,安事詩書?然在高句麗,乙支文德善辭,命抗隋家百萬之師。在新羅,遣子弟入唐,登第者五十有余人。崔致遠黃巢之檄,名震天下,非無能言之士。而今皆函傳,良可嘆已!高麗氏統三以來,文治漸興。光宗設科取士,睿宗好文雅繼,而仁明亦尚儒術。豪杰之士,彬彬輩出。當兩宋遼金搶攘之日,屢以文詞得紓國患。至元朝,由賓貢中制科與中原才士頡頏上下者,前后相望。皇明混一,光岳氣全。我國家,列圣相承,涵養百年,人物之生于期間,磅礴精粹。作為文章動蕩發越者,亦無讓于古。是則我東方之文,非宋元之文,亦非漢唐之文,而乃我國之文也。宜與歷代之文并行于天地間,胡可泯焉而無傳也哉!4

由此可窺古代朝鮮文化之自尊。較之日本、朝鮮,古代越南漢風略有遜色,以致越南史籍有記載個別中土使臣的輕言:“安南一寸土,不知幾人耕!”但大部分使臣對越南的文化仍刮目相看,以致元代使者有詩感嘆:“安南雖小文章大,未可輕談井底蛙!”至于古代越南的文化果真如何?15世紀越南胡朝皇帝胡季犛的這首漢詩可為一解:

詩云:

欲問安南事,安南風俗淳。

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

玉甕開新酒,金刀斫細鱗。

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越南古代最經典的文章,仍為詩歌,誠如孔子所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詩歌仍是東亞各國文人騷客感懷傷事、表達情懷的最佳形式,越南也不例外。

因言語差別,漢詩并不能深入普通百姓,于是潘輝似、阮嘉韶、鄧陳琨、阮攸、阮廷炤等儒士妙用本國語言文字,或巧借明清才子小說,或融合中華文化典故,以越南語言中特有的“六八體”、“雙七六八體”詩式,演繹喃字詩傳,付之成篇,有《花箋傳》、《宮怨吟》、《征婦吟》、《蓼云仙》、《金云翹傳》等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佳作問世,百年傳頌,經世不衰,越南文人佳士多引以為豪,如越南阮朝漢學家評論改編自廣東“木魚書”的《花箋傳》時說:

嘗聞諸先生云:“孩兒之嬉笑,童子之謳吟皆詩也。”則我國音諸詩者,非所謂詩也歟?且以詩言之,自二南不作,而淫辭艷曲累牘連篇,古人忠厚之意,不少概見,陶常諸名公倡明之。庶幾有古意,其后散為歌曲、詩本,如《琵琶》、《西廂》、《花箋》是也。雖事屬烏有,就中求其哀而不傷,樂而不淫,直而不諒,怨而不激,吟詠之間庶幾有補風化。5

再如《宮怨吟曲》在阮朝嗣德年間刊行時,有何平愚溪后生的《述宮怨吟曲詩》:

無端月老怨紅顏,寂寞空閨寶篆殘。

半枕秋蠶唫夜求,滿窗涼月鎖春寒。

愁挑殘燭憐孤影,懶對菱花理佩環。

一片幽情難盡話,辰揮清淚撲朱欄。6

改編鄧陳琨《征婦吟》的潘輝似,有題為《新演征婦吟曲成偶述》的漢文詩:

仁睦先生征婦吟,高情逸調播詞林。

近來膾炙相傳誦,多有推敲為演音。

韻律曷窮文脈粹,篇章須向樂聲尋。

閑中翻譯成新曲,自信推明作者心。7

至于被越南“明鄉人”潘石初奉為“有明一代無雙妓,大越千秋絕妙詞”的《金云翹傳》,則由曾任如清貢使的越南大文豪阮攸所創作。阮攸借用中國青心才人的小說——《金云翹傳》,借用明代名妓王翠翹的經歷,結合自身感懷與社會遭遇,對“人生不滿百,才命兩相妨”的思想進行了長詩的演繹,其詩篇可謂字字珠璣,費盡才華,獲得了上自天子,中則儒人,下至白丁的高度認可,同時也讓《金云翹傳》成為越南最經典的文學作品。阮攸本人也因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文化名人”的佳譽。

本書的撰寫嘗試跳出傳統文本的解讀和民族主義的藩籬,不媚越,不欺中,內容有漢文內容書寫,也有原文越文詩句,所謂“不是知音不落淚”,真正要領悟越南古典詩篇的精妙之處,非諳熟越南語文不可。越南古典文學名著是否堪稱精品,由各位讀者各自評判。但我仍想以阮攸的一首漢文詩——《讀小青記》作為推介:

西湖花苑盡成墟,獨吊窗前一紙書。

脂粉有神憐死后,文章無命累焚余。

古今恨事天難問,風韻奇冤我自居。

不知三百余年后,天下何人泣素如8


1  [明]嚴叢簡:《殊域周咨錄》,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27頁。

2  [日]子安宣邦著、丁國旗譯:《江戶思想史講義》,三聯書店2017年版,第62頁。

3  劉志強、孫鶴云:《明代中朝中越文化關系特點比較研究》,載《東南亞縱橫》,2017年第5期。

4  徐居正編:《東文選》,序。載周斌、李修馀主編:《朝鮮漢詩文總集》(第一輯),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114頁。

5  法國遠東學院藏《花箋記演音》喃傳,手抄本,編號:AB.269,待問武序,明命十年(1829年)。

6  溫如侯:《宮怨吟曲》,何平愚溪后生撰《詩云記》,越南阮朝嗣德九年刊本,越南國家圖書館藏書。

7  Alexandre Lê, Trao ??i v?i Lê H?u M?c v? m?t s? nh?n ??nh c?a ?ng qua Ti?ng nói ?oàn th? ?i?m trong Chinh-ph? ngam khúc.Trang web Vien Viet Hoc.

8  阮攸字素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南县| 金华市| 洛隆县| 太谷县| 礼泉县| 建瓯市| 肃南| 江城| 霍林郭勒市| 浙江省| 静宁县| 昌乐县| 柘荣县| 任丘市| 鄂托克前旗| 延吉市| 巴马| 施秉县| 治多县| 略阳县| 平顶山市| 宜良县| 上林县| 隆林| 齐齐哈尔市| 墨江| 奎屯市| 蛟河市| 沾益县| 北辰区| 菏泽市| 静安区| 共和县| 荔浦县| 陵川县| 临猗县| 和龙市| 易门县| 屏山县| 茌平县| 尼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