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4 “三社聯動”的內涵拓展

正如對“三社”和“聯動”的概念界定存有較大爭議一樣,給“三社聯動”下一個具有共識性的定義還是比較困難的。目前,廣泛流傳的“三社聯動”官方表述是“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支撐的新型社區服務管理機制”(23),這是對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共同參與社區建設、創新社會治理的通俗性概括,但在實踐中存在明顯的解釋限度。需要結合內蒙古B市社區治理實踐經驗,對“三社聯動”機制的內涵做進一步拓展。

基于上述“三社”和“聯動”詞義的解析,結合目前“三社聯動”實踐探索的外在表征,我們認為:“三社聯動”是在政社分工與合作互惠的理論邏輯下,通過權力下移、向基層賦權和增能等外在化機制,驅動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建設,激發社會資源互補整合,推進社區治理創新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1.社區的“本位”特征

對“三社聯動”中的社區,要作為與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并行聯動的核心要素考慮,就不能僅將其視為一個平臺,而是至少需從以下三個維度來理解。首先,社區是互動平臺。具體指的是地域和行政區劃意義的社區,是社區事務發生的社會地理空間,即社區是一種社區建設的活動平臺或服務平臺。其次,社區具有主體性特征。社區范圍和空間下包含著參與社區建設活動的具體行動者,如街道辦和社區居委會、社區層面的黨組織和社區居民。如果不賦予社區的行動者內涵,就很難與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等實實在在的互動主體納入同一個維度加以“聯動”分析。最后,社區要體現共同體意義上的社區內涵。如果“三社聯動”不將最終落腳點放到社區建設和社區發展上,或是不凸顯目的性或目標性問題,那么“三社”就沒有聯動的意義。因此,“三社聯動”的核心在于堅持“社區本位”原則,其根基是通過社會資源在社區層面上的整合與運用,在多元主體合作分工機制下形成合力,其宗旨是推動社區建設從碎片化向整體性邁進,從地域共同體向生活共同體、精神共同體和情感共同體轉變,實現社區自治能力提升、自身永續發展和內部團結整合的目標。

2.社會組織的“載體”屬性

“三社聯動”中社會組織的本質屬性是在政府及其派出機構與社區居民之間發揮橋梁、媒介和載體作用,這一點已被社會所公認。在具體的聯動實踐中,哪些社會組織可以發揮項目運作載體功能,是個現實困境問題。理論上講,具有合法資質的法人社會組織,包括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等法定意義上的社會組織,都可以“名正言順”地為社區提供各類服務。但實踐表明,僅僅通過現有的法人社會組織來引領和動員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建設,既脫離實際又成效甚微,反倒是一些社區自組織(如各類社區社會組織等),可將社區內具有相同興趣愛好、相似行動偏好的分散居民聚集起來,共同參與社區公共事務處理和社區建設,凸顯了社會組織在政府與居民個體之間的橋梁作用和媒介功能,理應納入“三社聯動”的社會組織范疇。因此,從單一法定的社會組織范疇向更為多元廣泛的社區社會組織范疇轉變,是理解“三社聯動”中社會組織內涵的重要一環。

3.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支撐”功能

“以人為本、助人自助”是社會工作的核心宗旨,也是社會工作踐行專業服務的基本原則。這需要通過一系列專業的價值理念和專門的方法技術,依托社會工作者外化為向有需求的個人、家庭、社區提供“接地氣”的相關服務。但在實踐中,僅有專業社會工作者是無法支撐起整個社區服務的,需要與本地社區工作人員實現互動與互補,形成“專業性與本土性”相結合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社區服務供給的“支撐”功能。具體整合邏輯是:專業社會工作者通過專業的理念、方法等元素影響社區工作人員,積極改善和規范社區工作人員的服務心態和行動實踐;反過來,社區工作人員則憑借其熟悉社區情況、具有豐富社區工作經驗的優勢,帶領專業社會工作者進社區,上門入戶了解社區居民需求,形成了一種“互為師生”的關系格局;在凸顯專業社工重要性的基礎上,通過專業力量與本土力量的整合,實現專業社工的社區化和在地化,提高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素質,從而壯大社會工作人才隊伍。

4.“三社聯動”應突出優勢主導

“三社”是平等主體,聯動中不存在誰領導誰、誰先誰后、誰重要誰不重要的問題,只存在特定社區議題上分工不同和側重有別的現象,需充分體現出共建、共治、共享中“共”的深刻內涵。凡是在關于社區建設、社區服務、社區治理等的社區共同事務中,都需要多種社會力量的聯動、合作、協調和共同發力,但問題是參與聯動的各方主體在具體、單個社區事務上,其參與程度、參與能力和角色責任有所不同,畢竟各主體有各自獨特的長處和能力,都有自身擅長的領域和服務優勢。因此,“三社聯動”應突出優勢主導,(24)“三社”中哪一方主體在某個具體的社區事務處理上有優勢、有長處、有更多資源,哪一方就占據主導地位或者承擔更多的職責,其他各方積極參與其中,在尋求共同目標和最大共識基礎上實現無縫合作與共同發展。

總之,只有重新審視理論并結合具體實踐,對“三社聯動”的內涵加以厘定和再認識,并在學理上進一步完善其理論基礎和實踐框架,才能真正發揮“三社聯動”在社區治理創新和社區建設中的真正作用。當然,隨著“三社聯動”實踐的深入和理論的拓展,還需要做多學科、多視角的持續性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苑县| 棋牌| 虹口区| 本溪| 淅川县| 宁津县| 黄梅县| 日喀则市| 平泉县| 桃园县| 容城县| 读书| 纳雍县| 莆田市| 台南县| 玛沁县| 民丰县| 乌拉特中旗| 宜宾市| 蕉岭县| 沁源县| 澄迈县| 安远县| 长垣县| 新宁县| 克拉玛依市| 射洪县| 车险| 石首市| 泽州县| 洪江市| 炉霍县| 石河子市| 通化县| 山阴县| 盘山县| 嘉祥县| 阿合奇县| 安溪县| 班玛县|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