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地區城市社區“三社聯動”機制研究:以內蒙古B市為例
- 王曉東
- 640字
- 2022-07-26 19:19:58
1.3.2 研究特色
1.理論與現實的照應
理論引領實踐,并在新的實踐中豐富和創造新的理論。自從“三社聯動”被提出后,理論界和實務界對“三社”的內涵邊界、理論脈絡等問題的探討莫衷一是。在《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中提出“三社聯動”具體內容后,“三社”主體的意指才被真正確定下來。各主體在城市社區治理中充當什么角色、發揮何種作用、如何實現有效互動銜接,已成為理論和實踐探索的重點,但目前從地區性實踐經驗上升到一般性理論還有一定的困難。原因是各地的“三社聯動”實踐所處的區位環境千差萬別,依托的資源條件參差不齊,而且不同治理區域、不同民族秉性、不同文化傳統在城市社區治理層面體現出來的異質性非常強,“三社聯動”機制的統一性和多樣性、共性和個性之間的沖突明顯。所以,本研究基于包容差異、合作共贏的理念原則,在國家社會治理發展戰略和社區治理體系建設的政策導向下,結合內蒙古民族地區城市社區環境特點,從具體的B市社區個案出發,遵循歸納、演繹和比較的方法,將“三社聯動”的理論建構與解決最緊迫的民族社區治理問題聯系起來,試圖提煉普遍性的經驗規律和理論共識,進而更好地指導民族地區城市社區治理實踐。
2.突出基層社區“三社聯動”政策實驗
基于案例選取的典型性和特殊性,著重介紹和分析內蒙古B市社區“三社聯動”機制運行的具體做法,總結實踐經驗,評析現實成效,探索適應性和可行性較強的實施路徑。重點突出基層社區“三社聯動”政策實驗的可借鑒性和可推廣性,以便為其他地區城市社區治理提供更具有說服力的經驗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