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羅納被驅逐出般遮羅國流浪的經歷雖然并沒有詳細記載,但也沒什么好講。可以肯定日子十分難過,如果他孜然一身倒好,可惜他還有妻子和孩子,為了生活,他曾放下身段去做生意,如吠舍(低種姓)一樣,為三餐而忙碌,回想過去在王宮的日子,如今是何等的凄涼!即便如此,上天似乎覺得他還沒夠悲慘,還要給他的人生雪上加霜,在流浪的這些年,他的孩子相繼離世,妻子年近五旬,在為他生下最后一個兒子后便難產死去,獨留下德羅納與剛那位剛出生的孩子在人世。
此時的德羅納估摸已經五十有余,身邊也就只剩尚在襁褓的兒子這個唯一親人,按中國孔子的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而德羅納的經歷則完全相反,三十業廢,四十彷徨,五十一無所有。德羅納對未來充滿迷茫,抱著孩子不知路在何方,在這個本應“知天命“的年紀,若理想的話,就應該收心養性,安享后半生,但德羅納沒有這樣的選擇,他要吃飯,他的孩子更需要吃飯。
也許有人會問,那德羅納學其他婆羅門一樣,去林中修苦行可以不?這是一個好問題,當初的般度也是這樣,不一樣養活五個娃和兩個妻子?但問題在于人家的身份是國王,即使去修行,人家背后是有國家資助,難道會明確告訴你般度去修行時隨身帶了多少仆人?其實也有許多婆羅門到了林居期,或多或少都是有家人的資助才熬得下去,不然在那環境惡劣,潮濕骯臟且懂野獸橫行的森林里如何生存?當然還有一種職業級別的苦行僧人,他們抱團修行,挑戰人類的極限,不過死亡率極高,餓死或被野獸吃了也是常有的事。對俗世尚有留戀和僅剩一脈的德羅納應該不會如此想不開。
之后這對父子又在社會上打打混混多年,直至如今父親站在毗濕摩面前。
毗濕摩望著眼前這位已過花甲之年的老人,身體健碩,與四十歲無異,測試他的武藝和學問,也達到自己的標準。論業務能力,他是目前為止應聘者中最優秀的。
“只可惜品德方面有瑕疵。。。”毗濕摩嘴里嘀咕道。
這句話當場把德羅納給嚇著,還沒等他反應過來,毗濕摩的下一句直接讓他破防。
“你以前的名字不叫德羅納,叫木缽,對吧?”
原來毗濕摩早已知道真相,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小丑罷了,德羅納倒吸一口氣,無奈地接受面試失敗這個事實。
說來,德羅納向毗濕摩介紹自己的經歷與前文所述是完全不同,他說的要簡單得多,只是說自己作為婆羅門自小修行,有幸跟隨仙人學習(這點倒是真的),如今學成歸來。至于過去有個名字叫木缽這些是只字未提,那怎么對方會知道呢?
毗濕摩在面試前,自然是找人查過,以他的能力水平再加上俱盧的國力,要查一個人的過往確實不是什么難事,然后他就驚訝發現,這位面試者跟自己還是頗有淵源。如果大家還記得之前說慈憫那章,我提及過慈憫大師有個雙胞胎妹妹,當時她極力反對貞信的包辦婚姻,執意要嫁給一位婆羅門,而要嫁的這位婆羅門正是德羅納!
所以毗濕摩跟德羅納可以說算是疏親,如果硬要拉關系,德羅納可以親切叫毗濕摩一聲“大舅”。當然德羅納可沒勇氣這么叫,一來自己混得差,沒能讓妻子過上好生活,對不起女方家人;二來,自己的名聲不好。
盡管我們知道德羅納當時“謀反”純粹是子虛烏有,是被陷害的。但當時的人可不清楚真相,大家只是知道,有一個仙人之后的婆羅門木缽,企圖顛覆他國政權,謀朝篡位,最終失敗而被流放,為大眾所唾棄和不容。這也是德羅納為何隱姓埋名,棄用木缽這個名字茍且偷生的原因,要是被大家知道他便是那位“叛徒”,就不是怕能不能吃得上飯的問題,而是怕會不會被人正法的問題。
當時德羅納最顧慮的就是自己“叛徒”的身份,如果當場跟毗濕摩說出真相,人家也未必相信,縱使信了,名聲太臭,人家也會介懷而不作考慮,此外自己當年結婚也跟他們間接鬧得不愉快,值得一提的是,不知是不是賭氣,毗濕摩跟貞信居然一直都沒見過女慈憫的丈夫,這是二人首次見面。
見對方不作聲,毗濕摩繼續說道:“慈憫(男)跟我說過你的事,也跟我們說過你妻子的死訊,當時貞信還傷心了好一段時間。”話到這,毗濕摩不禁嘆息。“當時我們叫慈憫勸她回來,但她硬是不聽,到死還是那么倔。。。”
此刻,德羅納才如夢初醒,兩行淚水從眼中流出,她妻子拒絕回俱盧這事他清楚,當時慈憫(男)去探望他妹妹,見生活狀況慘不目睹,十分痛心,他奉貞信之命要帶他妹妹回俱盧過回好生活,但丈夫因是“叛徒”身份遭到嫌棄,也就是說俱盧只考慮慈憫(女),不管她的丈夫。德羅納也不愿妻子兒子們受苦,也勸說其回去,但慈憫(女)此刻發揮她的烈女性格,堅決不回去,她說道:“自己的丈夫遭人陷害,一日不正名,作為妻子豈可偷歡?我們即使是窮,都要窮得有骨氣!如果吃飯都要遭人指點是非,那我寧愿餓死都不吃這碗飯!”
幾番爭執后,慈憫(男)知自己說不動妹妹,便只好資助錢財離去。德羅納每每回憶就悲從中來,回想那些年自己混得太差,妻子不僅無怨無悔跟自己同甘共苦,甚至還放棄娘家給她的優渥生活,單是這份感情足以讓德羅納感激一輩子。
“毗濕摩大人!”德羅納激動地向毗濕摩喊道。“我絕對沒做過謀反篡逆之事!請相信我!”
“證據?”毗濕摩淡淡的兩個字讓德羅納啞口無言。
本來就是被誣陷謀反,連謀反的證據都沒有(假的),全憑對方一張嘴,怎么拿證據證明清白?
毗濕摩不是不愿不相信眼前這位落魄的婆羅門,在這之前慈憫已經給毗濕摩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表明德羅納是無辜被陷害的。而且從常理來說,一個無權無勢的婆羅門妄圖謀反,單這事本身就匪夷所思,以毗濕摩的智慧,一眼就看出問題。但通過一番交談后,他發現對方有意隱瞞過往,這讓毗濕摩有所保留,再加上德羅納本身的“名聲“不好以及對對方的不了解,毗濕摩認為對方的品德有瑕疵,這是一個致命問題,畢竟這次應聘的崗位是王子們的老師,”師德“是底線問題,若把學生教到有才無德,那還不如不教!
德羅納望著毗濕摩那冰冷的目光,知道自己被嫌棄了。聰明的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故意隱瞞已給對方留下一個極差的印象,縱使證明自己清白,怕也是于事無補。如果當時直接跟毗濕摩說出真相,或許結果會更好,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場面一度沉默,毗濕摩的威嚴讓德羅納十分尷尬,再這么下去,結局只有一個——面試失敗且被掃地出門,而且永不錄用那種!
“我必須要得到這份工作!“德羅納暗自下決心,對他來說,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還是他咸魚翻身的唯一機會,更是他計劃的第一步!準備了這么久,最后絕不能功虧一簣,此事不容有失!
事到如今,唯有祭出殺手锏了!
德羅納還有一根最后的救命稻草,他知道只要拿出來,這事必定成功,只是不到萬不得已的話他是不會拿出來,因為一旦使用性質就完全不同,但此刻已無他法。
“毗濕摩大人可認得此物?“德羅納手提一袋,呈在毗濕摩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