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章 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之前西方各國農民的地位主要參考文獻——博納邁爾:《從中世紀到現在的農民史》,共三卷,巴黎,1886年第4版;阿弗內爾子爵:《1200—1800年關于財產、工資、商品以及一般價格的經濟史》,共六卷,巴黎,1886—1920年版;另見第六章的參考文獻。

在法國,奴隸與半自由農最初是同時存在的。在農奴之中,有一些是人身農奴,即奴隸,承擔無限徭役,除了生與死之外,領主對他們擁有絕對的權力;還有一些是永業農奴,即半自由農或隸農,承擔有限徭役,有權退佃,在佃農死亡或遷走以后,領主將重新擁有處置土地的權利。半自由農或者隸農擁有土地轉讓權,承擔徭役或捐稅,這最初也是他們自由身份的標志。在以下兩種原因的作用下,這種關系經歷了廣泛變革。原因之一是,公元12、13世紀,農奴的數量明顯減少,大批奴隸得到解放。這種情況與貨幣經濟的引入同時發生,符合領主的個人利益,致使自由農承擔了更為沉重的徭役與賦稅。

農民聯盟的成立是另一個原因。村莊公社自發組織了一個團體,對領主的租費承擔連帶責任,以換得行政上的完全自治,國王也保護這種自治。雙方均從這種安排中獲得了利益——領主僅需和一個債務人交涉,農民的權利大大增加。這種聯盟的成員甚至曾被邀請參加三級會議。

貴族階層發現,越簡單的改革對他們越有利。他們逐漸演變為宮廷貴族(與那時普魯士的土地貴族形成對比),組成一個食利階層,遠離土地居住,且不代表任何勞動組織。也正因為如此,革命一旦爆發,他們就很容易被消滅,從國家的經濟組織中消失。

意大利的情況如下。在市民購買土地的過程中,在占領者趁政治騷亂沒收土地的情況下,農業組織早已發生改變,人身奴役被意大利的城市廢除。除此之外,還限定了農民的徭役與賦稅,采取收益分成式的經營方法。這么做并非因為最初就有什么資本主義的設想,而是為了滿足經營者的需要。分益佃戶不得不為貴族提供食物,各戶分別負責供應不同種類的產品。流動資本往往由富裕的市民提供,他們不想將其財產用于資本主義農業。這種收益分成式的租佃制度將意大利和法國南部與歐洲其他地區區別開來。

在德國西北部和西南部及與法國北部相連接的地區,以分散的持有地和第四章結尾處提到的莊司制組織為特色。以此為起點,農業組織的發展在德國西南部和西北部經由兩條迥異的路徑進行。在德國西南部,莊司制度已經解體。領主在土地與個人忠誠上的權力以及司法權開始變為一種純收取租金的權力,僅有很小一部分強制性徭役和轉移繼承權的相關痕跡依然存在。萊茵河或德國西南部的農民事實上成了自己的主人,可以出售其持有地或將持有地傳給繼承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莊園法發揮了最大作用,同時持有地分布得非常分散;一個村莊中往往住著好幾個土地所有者,但由不同的人掌握司法權、土地持有權及隸屬關系,他們相互爭斗,農民坐收漁翁之利,將大部分統一的馬爾克以及一小部分公共牧場占為己有,這是德國西部與西南部的土地持有者可以獲得的主要收益。

在德國西北部,土地持有者取消了莊司制度。他們一旦發現在市場上賣出產品的可能性,就會想方設法增加土地收入,并急于獲取能為市場生產產品的持有地。因此,在公元13世紀德意志地方習慣法匯編時期,甚至更早一點,有大批農奴得到解放。以這種方式解放出來的土地被按一定的期限出租給被稱為“佃農”的自由租佃者,在政府施以強大壓力的情況下,這些人的財產得以世襲,并受國家保護,免受因租金意外增加而導致的利益損失。如果地主想趕走一個佃農,為了避免稅收減少,政府會迫使地主再找一個佃農代替他。

因為大塊持有地符合領主的利益,所以出現了單人繼承法——領主強行規定一塊持有地僅可由一位繼承者繼承。一般說來,地租仍以實物支付,強制性的封建勞役則可用貨幣支付替代。在威斯特伐利亞德意志西北部的歷史地名。——譯者注的某些地方,農奴制曾經存在,可僅限于領主在佃農死后可以取回一部分遺產。在德國東南部——巴伐利亞、上帕拉提內特、南符騰堡,農民的財產權常常缺乏保障。世襲租佃與非世襲租佃是有區別的,而且受保護的租佃與不受限制的租佃間也存在差別。后者是終身性的,而且允許領主在佃農死后增加賦稅或把持有地出租給其他人。領主自己往往堅決執行強制繼承法。賦稅包括什一稅與變更承佃人時的過戶費。賦稅名目的多少取決于財產是世襲的還是非世襲的。農民應繳的稅款很少。人身奴役雖一直持續至18世紀,但農民僅需向所依附的領主繳納適度的、種類有限的賦稅,即可免除這種奴役。這種領主和莊園領主往往不再是同一個人。

一直到16世紀,德國東部的農民始終處于最理想的法律地位。耕種者往往持有附加免役條件的土地,農民不再需要服勞役,并且享有人身自由。相對大一些的地塊均掌握在貴族手里,貴族從一開始就擁有大塊海得地,一個村莊常常有三四塊或更多這樣的大塊土地。司法權與土地持有權在很多地方都是一致的。這一特征使貴族直接經營的持有地快速變成大規模農場,貴族更容易強迫佃農承擔勞役。

在英格蘭,不論是處于奴隸地位的農奴,還是地位相對較高的莊園仆役,都完全依附在土地上,并且是平民法庭的成員。莊園法律已經變得非常重要,使領主壓迫農民或增加其賦稅變得困難。土地所有權與司法權相一致;在諾曼征服指1066年法國封建主在諾曼底公爵威廉的帶領下對英國的征服。——譯者注時期,會將結合了這兩種權利的地區賜予封臣。不過土地持有者的上面存在一個強大的國家,歷代英國國王均通過皇家法庭與訓練有素的法官來保護農民免受封建地主的壓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原县| 洞头县| 准格尔旗| 常德市| 勃利县| 攀枝花市| 安阳县| 靖江市| 寻乌县| 黄龙县| 沭阳县| 闵行区| 灵山县| 迁西县| 佳木斯市| 陆良县| 安庆市| 河北省| 灯塔市| 鹿邑县| 临泉县| 平塘县| 黄浦区| 营口市| 班戈县| 保康县| 朝阳县| 宁夏| 台州市| 重庆市| 乌审旗| 吉水县| 军事| 长汀县| 乡城县| 武清区| 扎赉特旗| 内江市| 连南| 沅江市| 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