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兩個不同卻又相似的賽事

在與歐內斯托見面后不久,我極為榮幸地見證了塔拉烏馬拉人舉辦的一場傳統拉拉吉帕里比賽,從而為上述問題找到了一些答案。比賽是在塔拉烏馬拉一個規模不大的村落附近的山頂進行的,從那里走到最近的鎮子也要兩天。在那次比賽中,選手分為兩隊,每隊8人。歐內斯托這一隊的隊長阿努弗·奎梅爾(Arnulfo Quimare)是塔拉烏馬拉的冠軍跑者,《天生就會跑》中對他進行了重點描寫。另一隊的隊長名叫希爾維諾·庫比薩里(Silvino Cubesare),是阿努弗的表弟,同樣是冠軍跑者。他們商定,在相距4千米的兩個點上各擺放一個石堆,哪個隊先繞這兩個石堆跑完15圈,或者套另外一個隊一圈(換句話說,領先8千米)即為獲勝。

這一天是從一場盛宴開始的。除了參賽者之外,大約有200名塔拉烏馬拉人從周圍或遠或近的村鎮趕來觀戰。這是他們的社交場合,大家也因此能夠暫時告別辛苦的勞作,得到歇息和放松。參賽者的早餐是燉雞,天還沒亮,他們已經吃得底兒朝天了,我們其他人則狼吞虎咽地享用了新鮮的玉米餅、辣椒以及用廢舊汽油桶煮的一桶桶的湯。湯的主料是牛肉,輔料是玉米、南瓜和土豆。在享用美食的同時,人們開始用比索曾在西班牙殖民地國家使用的一種貨幣,但在一些國家已經棄用。——編者注 、衣物、山羊、玉米,以及其他各種日雜用品,為自己看好的那一隊下注。在度過了輕松而熱鬧的幾小時之后,大約上午11點,現場沒有人敲響鑼鼓,也沒人吹響號角,參賽者就這樣出發了。參賽者穿的就是他們平時穿的衣服,比如身穿亮色短袍,把布條系在腰上,把從輪胎上割下來的膠皮用皮繩綁在腳下,當作鞋(見圖1-1下圖)。每支隊伍都有專屬的手工削制的木球,參賽者用腳把球踢得越遠越好,然后追上去找到球再踢遠,整個過程禁止用手。比賽過程中,兩隊中途不會休息,一些觀戰者,其中也包括我,偶爾會加入,陪他們跑上一兩圈,為他們加油的時候會高喊“埃委瑞嘎!埃委瑞嘎!”Iwériga,這個詞包含了“呼吸”和“靈魂”兩重含義。 參賽者渴了的時候,他們的朋友會送上皮諾里(pinole)一種將玉米粉溶于水制成的飲料,類似于佳得樂。

圖1-1 兩個完全不同的賽事景象

注:上圖,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比賽地點為夏威夷科納。下圖,拉拉吉帕里跑步比賽,比賽地點為墨西哥謝拉地區的塔拉烏馬拉。塔拉烏馬拉人阿努弗·奎梅爾正追著一個他剛剛用腳踢出去的木球。

資料來源:Daniel E. Lieberman.

在比賽過程中的前6個多小時,我們根本看不出來哪一方能夠獲勝。阿努弗和希爾維諾的隊伍以每小時約10千米的穩定速度在賽道上來回奔跑。當12月溫暖的白晝變成清冷的黑夜時,參賽者舉著松枝火把照明,仍然不停地奔跑。我加入了阿努弗的隊伍中,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在璀璨的星空下,跟著塔拉烏馬拉人奔跑的那種神奇感覺,我舉著火把,看著阿努弗和他的朋友們將全部注意力都放在那顆至高無上的小球上,他們踢開它、追尋它,他們不停地奔跑,奔跑,奔跑。最終,還是有參賽者因為抽筋開始掉隊了。子夜時,阿努弗隊套了希爾維諾隊一圈,在參賽者最終跑了大約112千米后比賽終于結束了。與在科納舉行的比賽不同,此時沒有掌聲、沒有主持人、沒有音樂來慶祝比賽結束。人們只是圍坐在一堆巨大的篝火旁,開始享用裝在葫蘆里的自釀玉米啤酒。

從表面上看,拉拉吉帕里跑步比賽簡直就是鐵人三項賽的對立面,完全沒有商業痕跡,是純粹的群體活動,作為古老傳統的一部分甚至可追溯至數千年前。2這項比賽無計時系統,無報名費,無人穿戴特殊裝備。但是,從另外一些角度看,這兩個賽事也不無相似之處。雖然拉拉吉帕里比賽不會為獲勝隊伍頒發獎杯或獎金,但這卻是一場真正的競賽,而且獲勝隊伍可以贏得全部的賭注,也算是得到了一筆小財。雖然沒有運動飲料佳得樂,但有玉米飲料皮諾里。與鐵人三項賽一樣,塔拉烏馬拉的參賽者也會經歷嚴重的傷痛,也要忍受嘔吐、抽筋和極度疲勞。而最重要的相似點在于,這兩個賽事絕大多數的參與者是觀眾,而不是參賽選手。在拉拉吉帕里比賽中,雖然有些觀眾偶爾也會進入賽道跑上幾圈,但只有極少數塔拉烏馬拉人是真正的參賽者,絕大多數人只要當觀眾就心滿意足了,而不是參與競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县| 关岭| 大余县| 通河县| 东源县| 文山县| 平山县| 金湖县| 上饶县| 夏邑县| 连州市| 华蓥市| 徐闻县| 乐都县| 井研县| 白玉县| 衡南县| 平武县| 浦北县| 汤原县| 延长县| 静乐县| 阿克陶县| 镶黄旗| 广平县| 金平| 京山县| 兴国县| 昭苏县| 大竹县| 兰坪| 定南县| 广元市| 耿马| 东海县| 崇左市| 东方市| 周至县| 海林市| 浦北县| 陇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