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走進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
最新章節(jié): 后記
人們帶著各種各樣的期待走進動物園。有的,滿足了逗樂和獵奇;有的,產生了悲憫;有的,對野生動物產生了敬畏,感嘆大自然的神奇與造化。動物園是城市人群了解野生世界的第一個場所,也是社會文明發(fā)展的縮影。中國的動物園正在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也在其中。南京動物園初建于民國,但真正穩(wěn)定發(fā)展是從1954年玄武湖動物園開啟的。1998年,南京動物園從玄武湖遷址紅山,定名為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從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fā)展時期。在中國動物園行業(yè)從傳統(tǒng)動物園向現代動物園轉型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緊跟國際發(fā)展趨勢,在建園理念、動物福利提升、展示研究水平、公眾教育等領域都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是一座有活力、富于創(chuàng)新的動物園。園中的大象在國內最早享受修趾甲服務,斷喙的丹頂鶴安裝了3D打印的假喙,缺了門牙的獼猴鑲了鈦合金牙,熊貓在樹上愜意地睡覺,猩猩爬到院里大樹上摘食桑果和板栗,亞洲靈長區(qū)被國內動物愛好者頻頻點贊打卡。我們說,生活在城市動物園的野生動物是它們野外同類的宣傳大使,需要傳遞“野生動物屬于大自然”的重要消息。我們對生命的理解,對于自然的敬畏,對于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認知,需要通過欣賞、了解、關心進而轉化為保護力量和行動。動物園就是這個認知轉變?yōu)樾袆幼钪匾膱鏊@就是動物園的魅力和價值所在!本書以第一人稱的表述方式,用園長手記向讀者展示了動物園在轉型發(fā)展過程中一點一點進步的過程。用故事形式,講述生活在這里的世界各地動物朋友的醫(yī)食起居,引領我們走進動物的內心世界,感受它們的喜怒哀樂,了解動物園員工嚴謹細致的愛與呵護。我們期待這本書,以不一樣的視覺,陪你感受生命的精彩與感動。也期待你把這份感動分享給身邊更多的朋友。動物園的進步離不開公眾關注,野生動物和大自然的永續(xù)更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的點滴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