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我的1949(“城市紅色記憶”叢書)
- 劉未鳴 韓淑芳主編
- 3305字
- 2022-06-23 11:12:17
郭旭
:解放前夕,國民黨破壞重慶的陰謀
毛人鳳奉命商討破壞計劃
1949年11月中旬,蔣介石由臺灣第二次飛到重慶,親自指揮蔣軍抗拒解放,毛人鳳也隨同前往。我于是月20日應毛人鳳的電召,由香港飛往重慶就任國防部保密局重慶辦事處處長。當我抵重慶后去見毛人鳳時,毛告訴我說:“廣州撤退時,廣州衛戍總司令李及蘭對廣州的建筑和空軍的物資,破壞不徹底,致空軍3000多噸的物資都未破壞,被共軍得去了,總裁(指蔣介石)極為震怒。現在總裁指示在重慶撤退前,將重慶的各兵工廠、水電廠、廣播大廈及飛機場等大建筑物予以破壞,叫我負責主持,這件事情真是責任重大。”
次日,毛人鳳在他的住所嘉陵新村六號召集保密局西南特區區長徐遠舉、兵工署稽查處處長廖宗澤、重慶衛戍總司令部保防處(即原稽查處)處長周養浩、交通警察總局局長馬志超、重慶警察局副局長李濟中、第五區公路工程局警衛稽查組組長陳粟冬、保密局第七處(總務處)處長成希超及保密局第五處(經理處)處長兼重慶辦事處處長郭旭等開會商討,決定事項大致如下:
(一)成立一個重慶破廠辦事處(又稱破壞指揮部),形式上由重慶衛戍總司令楊森擔任總指揮,實際上由毛人鳳領導。以廖宗澤為處長,秉承毛人鳳的命令,負責領導布置執行。
(二)辦事處下設參謀、技術和運輸三個組,由唐伯岳、杜長城和陳粟冬分任組長。
(三)由徐遠舉擬具破壞計劃,郭旭擬具破壞經費預算。
(四)軍統在重慶的公開單位,盡力協助破廠工作的進行,給予工作和交通運輸的便利。
(五)各兵工廠破壞程度,以一年不能恢復生產為原則。在破壞技術上由各兵工廠稽查組組長帶同西南長官公署技術總隊隊員分赴各廠先行調查各兵工廠發電設備和機器設備情況,預算所需炸藥和雷管器材,預計使用黃色炸藥共210噸到300噸。所需炸藥及運輸汽車,由國防部第四廳和兵工署器材總庫撥發。
(六)破廠掩護部隊,主要由交通警察總局所屬第一、第二兩個交警總隊擔任,各兵工廠的警衛大隊予以協助。在破廠前,掩護部隊準備強行進廠,以免各廠工人護廠,發生阻礙。
(七)破廠工作由重慶衛戍總司令部名義對外。破壞時機,候國防部命令執行。
(八)破壞對象計分為以下十個地區:(1)第十兵工廠;(2)第二十兵工廠(包括磁器口詹家溪分廠在內);(3)第二十一兵工廠(包括鵝公巖分廠在內);(4)大渡口鋼鐵廠;(5)第五十兵工廠;(6)南岸第三十、第三十一兵工廠;(7)第二十五兵工廠及長壽水電廠;(8)軍械總庫;(9)小龍坎廣播電臺;(10)重慶大溪溝電力廠。此外還有白市驛、九龍坡和珊瑚壩三個飛機場,不在這十個地區之內。共計破壞對象17個單位。
各個地區設指揮官一人,負責指揮破壞,其人選由重慶保密局各公密單位遴選調派。各飛機場的破壞,由技術總隊副總隊長胡凌影負責指揮。
會議決定后,破廠辦事處即開始工作。各技術員分別到各廠調查研究,準備破壞的具體目標,由各廠稽查組掩護并照顧他們在稽查組的食宿。
過了一天,毛人鳳又在嘉陵新村六號召集各兵工廠稽查組組長、交警總隊長、破廠辦事處各組長及技術員等會報。出席的有廖宗澤、馬志超、彭自強、余鉞、元祖周、杜長城、陳粟冬、陳子駿、易澤敷、謝涵、常德及汪興德等20余人。決定事項大致如下:
(1)決定破壞目標500余處,是根據各技術員在各兵工廠調查研究、繪成藍圖核定的。
(2)派交警總局副局長兼第二旅旅長彭自強為掩護部隊總指揮,由彭就現有兵力統籌配備,各掩護部隊進廠時機,候令行動。
(3)派張振武、宣善嶼、唐芳儒、陳海初、韋賢、劉桐等分任破廠指揮官。
(4)破廠炸藥規定預先搬運到指定位置,隨同武裝部隊進廠,由交警第一旅在涪陵招募的1000名新兵搬運炸藥,每人發給獎金銀圓一元,由交警第一旅參謀高凌漢為搬運負責人,聽候破廠部隊總指揮彭自強的命令行動。
(5)武裝部隊進廠和發火破壞命令,通用重慶衛戍總司令楊森命令行之,由破廠指揮部參謀組預先準備好命令。
(6)長壽水電廠的破壞,先行派員前往。
(7)軍械總庫存有大批武器,可在破壞時搶運一部或全部,以作保密局游擊武裝之用。
(8)執行發火命令后,地區指揮官即率領交警部隊和各廠稽查人員及技術總隊技術員等立即離廠向預定安全地點集中。
以上這些陰謀布置決定后,即分別進行。經報告蔣介石批準照辦并批準破壞費用銀圓券179100元(其中搭發銀圓三萬元),由我找參謀次長陳良批交國防部財務預算署發給具領,并請陳良通知國防部第四廳撥大卡車十輛備用。兵工署派副署長唐某協助進行。
破橋破廠,無惡不作
這個破壞陰謀計劃,在蔣介石未批準前,即著手布置,批準后不久,即布置就緒,只等待破壞時機執行。當時毛人鳳對破壞時機很有顧慮,恐破壞遲了,不能達成任務,破壞早了,恐蹈1938年長沙大火慘案的覆轍。
他曾在楊森的公館招待參謀次長蕭毅肅、陳良,兵工署署長楊繼曾和楊森等吃飯,研究破壞時機以何時為最好。負責作戰的參謀次長蕭毅肅,建議以人民解放軍到達南川附近時即可進行破壞。
過了兩天,蔣介石以解放軍進展迅速,令毛人鳳將綦江公路大橋破壞,以阻止解放軍直達重慶。毛人鳳當即派技術總隊副總隊長胡凌影率領技術隊員20余人,乘大卡車前往綦江,會同蔣軍第二軍陳克非部將綦江九孔大橋破壞。當時解放軍已逼近橋頭,技術隊員倉皇逃走,被解放軍擊斃兩名。
與此同時,蔣介石恐長江民生公司的輪船逃跑,斷絕了長江交通,令毛人鳳轉飭交警部隊將民生公司停泊重慶的輪船管制起來,并令毛人鳳將中美合作所結束后移交給軍統局的催淚瓦斯彈送往山洞,因蔣那時住在山洞,以備防止解放軍襲擊時使用。
長壽水電廠和長壽第二十五兵工廠的破壞,是于11月27日派出一班武裝交警,攜帶炸藥,由技術總隊副總隊長胡凌影會同該廠警衛中隊長侯佳譽前往破壞的。
同月28日中午12時,毛人鳳匆匆前往破壞指揮部下達命令,令彭自強率掩護部隊進廠安裝炸藥,并帶去國防部部長閻錫山的緊急命令。這個命令是給各兵工廠廠長的,其內容大意是:以戰爭接近重慶近郊,命令停工,將廠區警戒勤務交給交警部隊接替,如違令不遵者,軍法從事。
彭自強接到毛人鳳的命令后,立即令掩護破廠部隊開始行動,當晚8時許到達指定地點。只有二十一廠由大渡口警衛大隊長袁時中擔任,因路途太遠,于29日拂曉才開該廠。
翌日(29日)中午,蔣介石在山洞召集陸海空軍頭目開會,出席的有顧祝同、蕭毅肅、楊森、錢大鈞、王叔銘、晏玉琮、毛人鳳、蔣經國及俞濟時等,決定蔣軍撤出重慶,對重慶的大建筑物即予破壞。
毛人鳳于散會后,即于當日下午2時從山洞打電話通知破廠辦事處處長廖宗澤下達破壞命令。下午6時,破廠命令到達各廠,即開始點火爆炸。
大勢已去,蔣介石落荒而逃
我當時正在毛人鳳的住所吃晚飯,毛打電話給我,叫我偕同他的親信柴滋修(保密局經理處綜計科科長)、譯電員吳佶達將他的行李和機要文件乘小汽車帶往山洞。當我們經過化龍橋、小龍坎郊區時,聽到爆炸聲隆隆不絕,看見天空中映得透紅,途中行人扶老攜幼,呼號之聲,不絕于耳。抵山洞后,聽說大溪溝電力廠工人勇敢進行護廠,與掩護破壞部隊發生沖突,同時楊森不主張破壞,因而沒有破壞。還有小龍坎廣播電臺和軍械總庫兩處,因為炸藥未運到,也沒有破壞。其余各兵工廠正在進行破壞中,也有不少地區護廠工人與掩護破廠部隊發生沖突,遭到傷亡,使反動派原定破壞陰謀未能全部順利實現。至于反動派對各個兵工廠破壞的具體情況,我不知道,因我不是負責執行者,當他們執行破壞時,我已經離開重慶,而主持破壞的廖宗澤于重慶解放時,率所部前往華鎣山區作土匪游擊,未赴成都;負責指揮掩護破壞部隊的彭自強和技術隊員也尚未到達成都,因此不得其詳。國民黨反動派這種滔天罪行,給重慶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國家的物資,造成極大的危害和損失。
當晚,蔣介石由山洞逃往白市驛飛機場,還令毛人鳳將山洞到白市驛的公路涵洞和空軍在白市驛機場待修的飛機四架予以徹底破壞,然后逃往成都。毛人鳳偕馬志超、徐遠舉、成希超、周養浩和我,也乘飛機逃往成都。我們所乘的飛機起飛后,技術總隊副總隊長胡凌影率技術隊員20余人,將白市驛和九龍坡等飛機場先后炸毀后也逃往成都。
重慶解放前夕,蔣介石逃到成都,住在中央軍校內,繼續指揮殘余軍隊抗拒解放。
(本文選自《文史資料選輯》第50輯,1964年版,原標題為《重慶、成都解放前夕蔣介石指使的大破壞與大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