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控你的心理與情緒:反焦慮思維,別讓壞情緒害了你
- 蘇雪丹
- 3625字
- 2022-06-23 15:34:57
消極思維:凡事往壞處想的人,人生到底有多糟糕
“我覺得我被這個世界所反對?!?/p>
“我沒有一點可取的地方。”
“為什么我總是無法獲得成功?”
“沒有人理解我?”
“我讓別人失望了?!?/p>
“我覺得生活過不下去了。”
“我如果是一個更有價值的人就好了?!?/p>
“我太軟弱了!”
“我的生活沒有朝著我想象的方向發展?!?/p>
“我對自己很失望!”
“再沒有什么東西讓我覺得是美好的?!?/p>
“我對自己現在這種狀況再也不能忍受了?!?/p>
“我無法開始行動?!?/p>
“我出什么問題了?”
“我要是在別的地方就好了。”
“我不能把東西(想法)聚集(整合)在一起?!?/p>
“我恨自己?!?/p>
“我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p>
“我真希望自己徹底消失?!?/p>
“我到底是怎么了?”
“我無法同時處理這些事情?!?/p>
“我的生活一團糟?!?/p>
“我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我不可能做好?!?/p>
“我感到自己太無能,無依無靠。”
“有一些事不得不改變了。”
“我一定是出了什么錯。”
“我前途黯淡?!?/p>
“我是毫無價值的?!?/p>
“我什么事也做不成。”
你有沒有過以上想法?如果有,而且不止一條,那么你的人生可能正在遭遇問題,你的想法與上面所列的想法匹配度越高,說明你的狀況可能越嚴重。
以上內容來自霍倫和肯德爾編寫的自動化思維量表。所謂自動化思維,簡單地說就是未經思考產生的自動化想法。以上這些消極思維會讓人感到焦慮,嚴重的還會導致抑郁。
以下是一個消極思維者的自述,很好地反映出了消極者的狀況。
今天是周末,在本該放松的日子,我卻沒有任何情緒,沒有任何想法,只是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我很清楚,對我來說,這樣的狀況已經很不錯了,比起上班的日子,我的情緒簡直太好了!
我不想出門,因為無事可做,我也不知道該去找誰玩,因為我沒有朋友。我只能躺在床上回憶,回憶當年還算美好的時光,可是越想心里越難過,因為一切美好都已經消失不見,再也不會回來了。
我唯一的朋友出國了,我感覺到了背叛,他怎么可以就這樣一走了之,我以后再也沒人聊天了。
我喜歡的人也搬家了,雖然她不認識我,但是每天上班時都能見到她,我已經很開心了。她走了,我可能再也不會遇見喜歡的人了。
找點事情做吧,否則越空虛越焦慮。可是,我什么也不會啊,我是一個一事無成的人,每天做著最底層的工作,拿著微薄的薪水,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走,如果我失業了該怎么辦,我要如何生活呢?
我媽又來逼婚了,我也想結婚啊,可我連女朋友都沒有,跟誰結婚啊?沒錢、沒車、沒房,誰會跟我在一起呢?
……
時間過得真快啊,中午了,可我連一點胃口都沒有。不吃了,還是睡覺吧,這樣就沒有煩心事了。
我們可以從這位消極思維者的邏輯路線中發現一些端倪:他會先擺出自己生活不如意的現實狀況,如“唯一的朋友出國了”“喜歡的人也搬家了”“我媽又來逼婚了”,然后給自己預設更糟糕的未來:“美好……再也不會回來了”“以后再也沒人聊天了”“再也不會遇見喜歡的人了”……
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消極思維會讓人產生強烈的無力感和低欲望,這些和消極者對未來糟糕的預設脫不開關系。試想一下,誰能在認定自己未來的生活一片灰暗時,還能活得開心陽光、生龍活虎呢?人們勤奮地生活是因為對未來懷有美好的希望。反過來想想,朋友出國、被媽媽逼婚算得上是嚴重的打擊嗎?并不是,這些都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事,那為什么如此常見的事情會引發消極思維者如此絕望的未來預想呢?
這還要從焦慮本身說起,焦慮者消極思維指向的終點就是“完美主義”。這句話乍一聽讓人難以理解,但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有一個盒子,我們把自己最喜歡的十件物品放在盒子中,那么不論我們從盒子中拿出哪件物品,都會令我們心生歡喜;如果把自己喜歡的五件物品和討厭的五件物品放在盒子中,那么拿出來的物品就有一半可能讓我們不開心;如果我們在盒子里裝滿自己討厭的物品,那么不論從里面拿出哪一個,都無法讓我們開心。
這個盒子就好比是我們的大腦,而里面放置的物品則是我們的思維,完美主義者最大的特點,就是很難對一件事情滿意。比如上面案例中的消極者,其實同時是一個非常挑剔的人,喜歡的女孩走了,他便認為自己今后再也不會看上別人了,其實也就是在說,很少有人能入他的眼。同樣是休息日,積極的人會因為自己做了一頓可口的飯菜而高興,但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完美主義者的眼中,真的很難令人感到滿意,按照他的標準,只有有錢、有房、有車、生活在社會上層、像孩童般無憂無慮,才會令他滿意。他在自己的大腦中裝了好多令自己不滿意的事情。
消極思維會引發焦慮,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消極悲觀的人,卻總是莫名其妙地陷入焦慮之中。下面是幾種消極的思維模式,對照一下,或許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情況了。
1.“我如果有________,就一定會開心”
看幾個常見的答案:
“我如果有車有房了,就一定會開心?!边@個目標有點難度,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做到,但問題是,有幾個人買了車和房子后,真的永遠開心起來了呢?大多數人在有車有房之后并不會就此滿足,而是會希望擁有更多。所以,你不妨捫心自問,有房有車真的會讓你開心嗎?還是說,你就是想設置一個自己無法達到的目標呢?
“我如果有錢了,就一定會開心。”這個目標定得太不走心了,有多少錢算有錢?如果根本沒有具體的數值,那就不叫目標,而只是空想。
“我如果有女朋友了,就一定會開心?!蹦亲詈檬窃僭O想下女朋友長什么樣子,身材怎么樣,工作怎么樣,性格怎么樣,喜歡什么樣的男孩子,讓生活的目標至少看起來有個計劃的樣子。然后再根據你設想中的女朋友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完美主義,這個女朋友的樣子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類型嗎?還是完美得好似天上的仙女呢?
對策:我們不反對幻想,甚至認為幻想是生活中最美好的誤解,也是人們努力活下去的動力。但是幻想不應該僅僅是來與我們的現狀形成反差,給我們造成打擊的,人需要學會整合自己目前已有的資源,為實現幻想中的目標制訂可行的計劃,這樣才能在努力中進步,在進步中填滿空虛的內心。
2.“我希望我可以成為________(某人),那樣我就會很幸福”
這句話猶如一個陷阱,很容易讓人鉆入牛角尖。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在吸引著別人,尤其是那些事業成功的知名人士。產生崇拜這種情感其實只需要幾個閃光點就足夠,事實上,你就算是再崇拜一個人,也只是受其身上某幾個閃光點的吸引罷了,然而粉絲濾鏡會讓你覺得這個人的任何地方都充滿了魅力。
這意味著,你以為你崇拜這個人的全部,但事實上你只是受他的人格或身世背景中的一小部分吸引罷了。
對策:我們可以給自己設立一個榜樣目標,目的是成為更好的自己,但沒必要失去自我。另外,最好不要給自己設立難以實現,徒增煩惱的目標,如“首富之子”,把自己的快樂寄托在無法改變的先天條件上,豈不是故意和自己過不去嗎?
3.“我一定要超過________(某人),我一定要證明自己”
競爭可以成就一個人,但不良的競爭思維更有可能透支一個人的激情。超過了某人后,就能夠證明自己,那如果沒超過呢?是一直不停地努力,還是就此證明了自己不行?
要知道,斗志是很容易被消耗的,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是受人的生物激素控制的天性。這些激素包括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等,都是會使器官疲勞、受到損害的激素,人體為了自我保護,便將這些激素的分泌時間設置得非常短暫,而且當激素散去,人體也會非常疲勞,這便是斗志難以長久的原因。
如果一個人想要長久地保持斗志,內心當然會焦灼不安,因為那是做不到的。把目標定為超越某人,如果對方很優秀,太難超越,那么在努力的過程中很可能一刻也感受不到進步的快樂;若是對方不夠優秀,輕易地超越了,人又會變得空虛迷茫起來。
對策:其實我們可以給自己定標桿,但不要和“證明自己”掛鉤,畢竟證明自己這么重要的事情,還是多留些機會比較好,要相信自己不論有沒有達到目標,達到了多少目標,自己都是最棒的,曾經付出過,就是最好的證明。
開篇講了30種消極的自動化思維,霍倫和肯德爾也給出了30種積極的自動化想法,下次當你產生消極想法時,可以試著這樣對自己說:
(1)“我的同齡人都很尊重我。”
(2)“我是一個風趣幽默的人?!?/p>
(3)“我擁有美好的未來?!?/p>
(4)“我會成功的?!?/p>
(5)“跟我在一起一定很開心。”
(6)“我心情很好?!?/p>
(7)“我身邊有很多關心我的人?!?/p>
(8)“對于我目前取得的成就,我感到十分自豪?!?/p>
(9)“我做事喜歡從一而終,堅持到底?!?/p>
(10)“我有很多良好的品質?!?/p>
(11)“我對生活很滿意。”
(12)“我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13)“我是個幸運的人?!?/p>
(14)“我有支持我的朋友?!?/p>
(15)“生活是令人興奮的。”
(16)“我喜歡挑戰?!?/p>
(17)“我的社會生活很棒?!?/p>
(18)“我沒有什么好擔心的?!?/p>
(19)“我很放松?!?/p>
(20)“我的生活一直平穩地進行?!?/p>
(21)“我對自己的外表很滿意?!?/p>
(22)“我能照顧好自己。”
(23)“我值得最好的?!?/p>
(24)“不好的日子也就那么幾天?!?/p>
(25)“我有很多有用的品質?!?/p>
(26)“所有的問題都有希望解決?!?/p>
(27)“我不會放棄的。”
(28)“我可以自信地陳述我的觀點。”
(29)“我的生活越來越好?!?/p>
(30)“今天我完成了很多任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