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該去哪里
如果你想在工作中維護人際關系,最好的座位就是洗手間、休息室對面的辦公室,因為每人每天通常至少經過這里一次。與開放式辦公室不同的是,這里的人走來走去又經常扎堆——你可以關上你的門。
在辦公室里,走廊盡頭是社交的終點;而在鄰里關系里,盡頭路[1]是社交的寶藏。小托馬斯·霍克希爾德做了一項研究,比較了人們住在不同地方的社會凝聚力,包括盡頭路、死胡同或者康涅狄格州多地都有的筆直大街。研究發現,在盡頭路安家的人更容易和自己的鄰居結為朋友,朋友之間的來往也比住在死胡同里或大街旁的人更頻繁?!皳駡A而居”有一種驚人的力量。58
卡倫如此形容她住在盡頭路的田園式生活:“每年,這條街上的女士們都會聚在一起組織街頭派對,男人們在路的中間擺好野餐桌……吃完飯后,我們把野餐桌移開,一起踢足球、打排球。我們已經這么做了將近 20年——哇,我不敢相信都那么久了?!?span id="we070yk" class="super">59住在死胡同里的居民不如住在盡頭路的人那么善于社交,但他們的孩子仍愛聚在一起,而且比住在大街旁的居民擁有更強的歸屬感。
就像披頭士在其流行歌曲《埃莉諾·里格比》中所唱的那樣,我們可能會想:這些寂寞的人,他們屬于何處?沒有了踢球的空地,沒有了鄰間的燒烤,沒有了隔著白色籬柵的閑聊,城市的居住環境似乎妨礙了社交生活。對城市異化現象的生動描述比比皆是。在描述紐約時,馬克·吐溫寫道:“我住了幾個月,終于認定它是一片壯麗的荒漠——高樓聳立的孤獨之地。在這里,陌生人身處上百萬同種族的人中間,卻分外孤獨。”60
還有一個故事。38 歲的喬伊絲·卡蘿爾·文森特死在了她倫敦的公寓里,直到兩年以后她的尸體才被人發現。61
盡管城市生活中經常出現令人唏噓的畫面,但與農村居民相比,城市居民與其鄰居之間的聯系更為密切。62在城市里,住在大型公寓里的人最有可能與他們的鄰居打成一片。不要過分迷信所謂的城市孤獨癥,這不是真相。
如果你想了解一個人,那么你需要近距離接觸。我們生活的地點對我們的人際網有著巨大的影響。然而,很少有人——如擴張者——的人際網能夠自發地擴大社交范圍。很多時候,做著同一份工作、待在同一個家里或者同為一個社交俱樂部的終身會員,召集者的人際網就產生了。
當人們在考慮如何建立人際網時,他們往往關注的是認識的人。大眾媒體常常建議我們去尋找與關鍵人物的聯系,試著去認識那些將為我們開啟事業成功或變為生活伴侶的神奇人物。這是錯誤的。一個更有用處的角度是思考你該去哪里。考慮在社交空間中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你是坐在長桌邊還是角落的雙人桌邊,是住在盡頭路還是住在高樓之中——能為建立最強大的人際網鋪平道路。你認識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該去哪里。
雖然我們對自己進出的空間(無論是空地還是建筑)擁有相當大的控制權,但我們在其中會與誰建立關系非常不明朗。傳奇社會科學家喬治·霍曼斯因此將社會行為形容為“熟悉的混亂”。他寫道:“對人類來說,沒有什么比他們自己在社會上的日常舉止更為熟悉的了?!?span id="okyp3rw" class="super">63但是,盡管我們的社會生活很平凡、很熟悉、很容易預知,但我們的社會關系仍然存在一種難以預知的混亂。當我們意圖和某個特定的人建立關系時,這種混亂將使結果難以捉摸。相反,如果你把自己放在恰當的空間里,你就有機會遇到你的貴人。
[1] 在歐美國家,盡頭路是指有些道路只有一端可以通行,在道路無法通行的另一端,有一個可供車輛掉頭的環島,房子圍繞環島而建?!g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