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看到了“妖怪”的真面目?

那么,此番產業彷徨給日本的雇傭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呢?

上一章介紹1997年11月日本金融機構連續破產時,寫到日本人看到了“妖怪”。“妖怪”其實指的是失業以及勞動者對雇傭的不安。日本的年平均失業率在1999年達到4.7%后繼續攀升,至2002年已達到5.4%。1999年至2001年,日本的失業率超過了美國。曾以低失業率著稱的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漫長的歲月里第一次發生了情況的逆轉。其間,有人預測日本的失業率離8%的時代越來越近了。1999年,日本法人企業的雇傭總數為3 855萬人,到2002年這個數字變成了3 622萬人,雇傭減少了230萬人。日本人在1997年看到的“妖怪”變成了現實。之后,另一個“妖怪”——薪酬減少也出現了。

實際上,2002年,是日本從業人數從泡沫經濟破滅后一直到2018年間最低的一年,也是失業率最高的一年。日本處理不良貸款的大幕在2002年落下之后,日本的經濟開始緩慢好轉,日本法人企業的雇傭總數到2007年(次貸危機前一年)也在逐年增加,失業率也逐漸降至3.9%。日本失業率高于美國的情況也在2002年結束,此后,日本的失業率又重新回到了比美國低得多的狀態。

也許我們可以理解為泡沫經濟的遺留問題得到處理后,“妖怪”消失了。時任日本經團聯會長的奧田碩(豐田公司會長)在1999年時說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如果裁員的話,在此之前企業的經營者當切腹以謝天下。”這句話強調了遵守雇傭約定的重要性。不良貸款重壓下的日本,確實在短時間內沒有能夠遵守這句話,但也沒有變成美國那樣。日本并沒有忘記遵守雇傭約定的重要性,跨越了非常時期,日本企業從2003年開始擴大雇傭規模。不過泡沫經濟破滅對雇傭的影響并非從2002年后就徹底消失了,雖然從業人員總數持續增加帶來工作分攤使從業人員的人均薪酬下降了不少。也就是說,從2002年到次貸危機之前這段時間,日本采取的是確保從業人員總數、降低人均薪酬的做法。

從數據可以看出,法人企業的從業人員總數在2002年是3 622萬人,到2007年增至4 090萬人,盡管增加了近468萬人,但是年人均薪酬從2002年的524萬日元減少到2007年的485萬日元。特別是2003年至2005年,這三年人均年薪酬的減少率分別是4.0%、3.7%和2.4%,薪酬連續三年大幅下降。盡管這三年當中的勞動生產率也在下降,但平均降幅要比薪酬的減少率低了近2%。這種薪酬的下降,與上一章提到過的泡沫經濟破滅后薪酬上漲率遠高于勞動生產率上升的情形恰好相反。泡沫經濟時期及泡沫破裂后日本企業所實施的寬松薪酬政策,在泡沫經濟遺留問題處理結束的2002年立即做出了修正。

將這種現象理解為日本企業的人事政策對勞動者冷漠是不正確的。我認為,把這種做法理解為修正了以前的薪酬寬松政策并使之回到了正常軌道更加合適。這一點從勞動分配率(企業從附加價值中分配給從業人員的比例)的變化就可以看出。日本的勞動分配率長期穩定在68%這樣一個水平。1991年,日本法人企業的勞動分配率為68.7%,這之后也一直保持在70%以上的高水平,1999年甚至達到75.1%。在從業人員總數最低點的2002年,勞動分配率還保持了73.6%這樣的高水平,但從那之后開始逐步下降,2007年降到69.4%,回到了正常水平。

從2002年至2007年,日本全國都在實施工作分攤的薪酬策略,其間,日本法人企業薪酬總額從190萬億日元僅僅微增到198萬億日元。隨著經濟的持續回暖,企業銷售額也在不斷上升,利潤額也有了一定的增加,這些利潤大部分用于設備投資和擴大內部留存。

本章在介紹銀行重組的背后及金融寬松政策時提到過,1999年銀行大規模重組后,日本企業的自有資本率持續上升,這也是企業看到銀行已經不能像從前那樣值得信賴后的自我保護手段。一邊擴大雇傭,一邊降低人均薪酬,使薪酬總額控制在微增的范圍內,以此獲得利潤用于自我保護和發展壯大自身企業,這也許就是這個時期日本企業的總體姿態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乐县| 淮安市| 博爱县| 贵阳市| 正镶白旗| 砚山县| 苍南县| 若羌县| 玉环县| 深泽县| 松阳县| 六枝特区| 石首市| 博客| 青阳县| 海口市| 故城县| 金湖县| 桦川县| 安阳市| 炎陵县| 门头沟区| 蛟河市| 赞皇县| 聂荣县| 湾仔区| 陵水| 南和县| 临夏县| 定边县| 陆河县| 邵阳市| 邓州市| 肇州县| 额济纳旗| 雅江县| 邹平县| 汤阴县| 泊头市| 榕江县|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