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沖破混沌:生生不息的企業文化之光
- 潘一寬 龔哲 胡月殷
- 2320字
- 2022-06-09 17:30:58
第三節 文化是通向自由的道路
無處不在的壓力、時時刻刻的紛爭、無力擺脫的束縛,讓當下許多企業家產生了深深的焦慮,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他們建設企業文化的興趣。
有位企業家向我抱怨:“我每天都處在壓力和焦慮里,到處都是我要做的,到處都是我要操心的,哪來的閑工夫去搞企業文化?”
殊不知,磨刀不誤砍柴工。建設企業文化正是為了幫助企業家逐漸減負,甚至最后通向自由。
任正非有句名言:“火車從北京到廣州沿著軌道走,而不翻車,這就是自由?!边@里指出了自由的本質。自由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而是按照客觀規律設立規矩,人們在規矩中可以隨心所欲地行動,而不會覺得受到約束。這也就是孔子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
任正非說的火車,是一個非常形象的比方。我借著這個比方,引出由企業文化基本要素構成的“潘三角”(見圖2-5),并對這個比方做一點延伸。

圖2-5 企業文化“潘三角”
企業文化“潘三角”回應了企業的三個基本問題: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如何去?
從哪里來:企業從企業精神來,企業精神是火車的動力車頭,充滿能量,有著牽引火車前行的無盡動力。
到哪里去:向內要回答企業的使命,也就是企業存在的意義;向外要回答企業的愿景,形成成員的共同目標。使命和愿景是火車的路線和終點站,保證火車向著正確的目標前行,不會南轅北轍。
如何去:價值觀是如何去的方法,像火車的軌道,規范火車的前行,讓火車沿著道路正確行駛,不至于翻車。
好的企業文化體系,是從客觀規律中產生的,構成了企業最底層的架構。當企業按照這底層的架構自動運轉起來,企業家和企業也就搭上了自由的火車,一同駛向自由王國。
好的企業文化體系正是從客觀規律中產生,構成了企業最底層的規矩。當企業按照這底層的規矩自動運轉起來時,企業家也就和企業一同走向了自由王國。
一些企業家羨慕任正非可以在公開場合罵高管,自己卻連批評高管都不敢,生怕人家生氣走人。
一些企業家羨慕華為可以在經濟困難期調動干部降薪,自己卻只有給干部加薪的份兒,根本沒有讓干部降薪的底氣。
一些企業家羨慕任正非可以把一些高管一擼到底,這些高管卻仍然忠于華為,自己一出臺要懲罰高管的決策,總是戰戰兢兢。
企業家可以思考,為什么任正非管理那么大的企業而不會在這些事情上焦慮和憂患,反而如此自由,而自己常常被這些事情搞得壓力山大,甚至喘不過氣來呢?
羨慕歸羨慕,大家應該看到,任正非能夠如此“隨心所欲”,正是因為他點點滴滴地建設起了華為的文化,并牢牢抓著了文化體系的規矩,讓所有干部都形成了按文化思考和做事的習慣。只要任正非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責任結果導向”等鐵律,有著相同文化背景的華為人自然服氣。
今天大家羨慕的種種華為事跡,只是華為結的果。要做到像華為那樣,就必須從企業家開始,點滴建設文化。
第一步,企業家應該首先提升自己的理性水平,不斷從實踐中提煉出規律,形成對自己和自己企業的準確認知。然后將那些取勝的方法總結出來,提煉成體系化的結構。
第二步,企業家應該堅持踐行自己的文化體系,通過實踐檢驗自己的文化正確與否,不斷進行文化優化,再用文化嚴格要求自己,強化自己的精神感染力、理性思考能力、為人處世能力。
第三步,企業家的第一次減負。企業家審視一下身邊有多少與自己精神相通的骨干,著力培養他們,并給他們厘清企業文化的體系,這些骨干就會成為企業家的第一批同道中人。前線的骨干堅持企業文化,會為企業家分擔更多的業務重擔;平臺的骨干習得企業文化,則能更好地支撐業務,并識別、培育出更多同道中人,同樣也減少了企業家的負擔。
第四步,企業家的第二次減負。企業家團結那些掌握企業文化的骨干,以識別、團結、培育更多骨干。在高層決議中,由于許多人有了共同的企業文化背景,企業家總能和他們形成合力,以團結的多數高管同化新晉的少數高管,最后形成和而不同的堅固核心層。
第五步,企業家的第三次減負。企業家團結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核心層,將文化融入戰略、領導力和管理中,讓高管根據企業文化制定政策、規章、制度,推動企業按照文化自行運轉。自此之后,企業家逐漸從諸多具體事務中脫離出來,放手讓干部們承擔這些事務,自己將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文化、戰略、領導力等頂層設計中,真正承擔起企業家的職責。這就是企業家的自由。
企業文化的建設不在早晚。企業家可以根據自己企業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節奏進行。能夠將企業文化按照條理推進一步,能夠團結和培養出一位堅守企業文化的骨干,企業家就能獲得一次解放。有一些偉大企業,創業者從企業創立開始,甚至是創立企業之前,就已經有豐富的創業或者組織運作經驗,掌握了企業運作的底層邏輯,清楚未來的使命且充滿信心,從而具備了超越當下的勇氣,能夠高瞻遠矚地謀劃未來,堅定地建設系統、科學、先進、符合時代潮流和行業發展趨勢的企業文化。更重要的是,他們自己構建了清晰的文化體系,能夠將這個文化體系在創業過程中自然而然植入組織之中,發育出來科學系統的文化。這些企業,由于通過文化打造出一支團結奮進的“鐵軍”,往往會更快地進入發展的黃金期。
馬云在阿里巴巴創立之前,就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創業經驗,又通過他自身的不斷學習和探索,掌握了組織運作的基本邏輯,從而很早就將阿里巴巴的文化體系完整地建了起來。華為的任正非,從創立企業開始,也深刻地認識到了企業文化的重要性,非常重視華為的企業文化建設。這兩家公司都是文化驅動非常成功的公司。
越是偉大的公司,就越早明白了企業文化的重要意義,越早建設了自身完整系統的企業文化。今天中國快速成長起來的企業,如拼多多、今日頭條等,無不從一開始就重視構建自己的文化體系。對于當今廣大的企業來說,從現在開始建設屬于自己的文化體系,逐步認識自己、解放自己,以走向自由,永遠為時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