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噪聲與洞見:構建價值投資體系的關鍵
- 二馬由之
- 3670字
- 2022-06-17 17:15:46
第四節 如何看待自己
在股票投資領域,最難的不是認識市場,也不是認識企業,而是認識自己。巴菲特強調能力圈,馮柳講弱者體系,都是告訴投資者如何正確地認識自己。我認為每個人的能力圈有大有小,這是由我們本身的智商、情商、學歷、工作經驗、生活閱歷決定的。我們可以通過不斷地學習、訓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認識自己的能力邊界比提升能力更重要。
巴菲特講了很多價值投資的理念,但是對于普通投資者,他建議其去買指數基金。這就是在告訴普通投資者,不要出圈。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主要是自己投資體系的總結,其適用對象更適合類似巴菲特這樣的強者。雖然他也針對普通人做了一些方向性的指引,但是針對普通人,巴菲特并沒有給出系統性的投資方法。股市中的大多數人屬于普通投資者,是相對于巴菲特這種強者的弱者。認清自己,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
馮柳針對普通人定義了弱者體系。弱者體系就是假定自己在信息獲取、理解深度、時間精力、情緒控制、人脈資源等方面都處于這個市場的最差水平,能依靠的只有時間、賠率與常識。
我們是普通人,我們的投資是缺乏一個投研團隊去支撐的。沒有一個投研團隊,沒有來自Wind的數據,做不到經常性地去調研,也不能隔三岔五和一些行業內的領袖人物把酒言歡。這就是我們,這就是99%的普通人。弱者體系就是普通人在股市中的角色畫像。
在前面的內容中,我強調了以股權的思維看企業,以長期持有的思維選擇企業。這是符合普通人在信息獲取方面的能力的,這也是弱者體系在企業選擇方面的直接應用。
馮柳的弱者體系并不只是針對普通人的行為及認知特點做一個簡單的定義。他在普通人應該如何選擇企業、面對市場、持有股票的時間及對待估值方面都有完整的方法論。
一、普通人如何選擇企業
不要試圖挖掘別人沒發現的金子,那不是弱者干的事;不要找困境反轉的股票,那不是弱者干的事,一定要選最白的白馬股,選這種股的好處是公眾關注度高,如果有問題,也早就被挖掘出來了。當然選擇最白的白馬股也有缺陷,那就是對于公認的“大眾情人”,其估值并不便宜,無法取得非常高的收益。
二馬點評
關于馮柳說的找金子及尋找困境反轉股,這確實遠超普通人的能力。這是強者干的事。我們一定要對馮柳針對普通人的弱者體系和馮柳自身的投資方法做區分及切割。馮柳是強者,并不奉行弱者體系。如同巴菲特讓普通人去買指數基金,但是他自己不會這么做一樣。
普通人如果選擇股票投資,要選擇人人都認可的白馬股,由于其信息已經被充分挖掘,投資這種股票的收益不會很高,但是也絕對不低。之所以投資收益不低,是因為相當多的普通人還不能接受白馬股,還不能接受與自己能力匹配的合理收益,他們還希望去騎黑馬,導致白馬股的估值沒有很高。
二、普通人如何面對市場
馮柳對待市場的觀點是我們要尊重市場,而價值投資的鼻祖格雷厄姆提出了市場先生的理論。
“設想你在與一個叫市場先生的人進行股票交易,每天市場先生一定會提出一只他樂意購買你的股票或將他的股票賣給你的價格,市場先生的情緒很不穩定,因此,有些日子市場先生很快活,只看到眼前美好的日子,這時市場先生就會報出很高的價格,其他日子市場先生相當懊喪,只看到眼前的困難,報出的價格很低。另外市場先生還有一個可愛的特點,他不介意被人冷落,如果市場先生所說的話被人忽略了,他明天還會回來同時提出他的新報價。市場先生對我們有用的是他口袋中的報價,而不是他的智慧,如果市場先生看起來不太正常,你就可以忽視他或者利用他的這個弱點。但是如果你完全被他控制,后果將不堪設想。”
如何看待馮柳和格雷厄姆的市場觀的不同。看到格雷厄姆的市場觀時,我們會覺得很舒服,一個“傻子”在和我們做對手盤。但是當我們真正身處市場之中時,千百萬個我們組成了市場。當一些極端市場情況出現時,我們很難覺得自己比別人高明多少。以現在的銀行股為例,如果以市凈率(PB)估值看,已經是歷史新低。但是對應這個估值的是銀行業基本面中短期業績不佳,長期前景暗淡。曾經有銀行股投資者在幾年前看到某銀行的PB為0.6,認為這是市場先生犯傻了,開始加杠桿買入。目前,該銀行的PB為0.3,那位投資者已經開始懷疑人生了。
綜上,我認為馮柳的市場觀更符合普通人的認知。
二馬點評
總體上,我認為我們應該尊重市場,市場就是由千千萬萬個普通人組成的,我們很難戰勝市場。在極端情況下,我們可以超越市場。這個極端情況就是大牛市與大熊市。這里我補充一句,極端情況其實屬于常識的一部分。例如,對于絕對高估我們應該可以看出來,那個時候可以考慮清倉。
當然,普通人也可以選擇完全尊重市場,不做任何擇時動作。按照我的市場觀,市場屬于長期有效、符合價值規律。普通人完全可以選擇不做任何市場判斷,讓價值規律發揮作用。不要讓短期市場的波動干擾自己。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企業分析上,而不是關注市場波動的噪聲。
三、普通人持有股票的時間
在持股時間上,馮柳針對弱者提出中線持股,而不是長線持股。
中線需要對基本面有充分的把握,對價格估值系統有良好的認識,它的標的物應該是那些經營相對穩定、沒有大起大落的企業,在市場低估時買進,高估時賣出,講究的是低買高賣。它要求你是價格的發現者,勇于做大多數人所不敢做的事,要求你理解市場,但不完全跟從市場。
很多人認為長線是最容易操作的,只要買進不動就可以了,其實這完全是誤解。在所有的操作策略中,長線的要求最高。它需要對企業有著極為深刻的認識,對自己有著更為堅定的控制,了解積累和成長的非凡威力,清楚把握企業未來數年的發展趨勢,以投資的心態分享企業的成長讓利。
二馬點評
馮柳強調了長期持股和普通投資者的能力不匹配。長線持股要求投資者對標的非常了解。這是我們大多數普通投資者做不到的。如同我前面說的:企業終將消亡,周期才是永恒。在一個企業經營復雜多變,并且終將消亡的一生中,普通投資者很難做到對于企業非常了解,甚至企業的總經理都做不到這一點。
所以,普通投資者不能有長期持有某一個公司的心理。所謂的長期持有首先是一個心理要素,而不是一個時間要素。
中期持有和弱者對于企業的認知是匹配的。既然是中期持有,則必然涉及買賣策略。
1.買入策略
(1)我們要強調的是,買入的標的必須是我們認可的優秀標的,不能是我們說不清楚的投機票。如果是說不清楚的票,那就無所謂什么持股周期更合理了,因為在買入那一刻就已經錯了。
(2)再好的公司,買入時都需要留有安全邊際,要么以低估的價格買入,要么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具體以什么價格買入,取決于個人對于該股票的認識。為什么要留有安全邊際,這是基于普通人對于公司把握能力有限,低估買入的話,即使買錯了,損失也不大。
2.賣出策略
(1)估值過高后賣出。是否可以不賣出而一直長期持有呢?從弱者角度來看,建議投資者在估值很高后賣出,這是基于我們對于公司的把握能力不夠,不具備長期持有的能力,及時兌現是弱者的一種表現。
(2)看不清楚公司前景后賣出。對于弱者,我們強調買好公司,持有好公司,那么在持有過程中,如果公司的基本面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對其前景缺乏確定性判斷。這個時候,作為弱者就需要賣出,不要再等其困境反轉。
我們說中期持股,那么中期到底是多久呢,有沒有一個時間范圍?我們說中期持股,其實是強調一種持有思路,而不是指具體的時間。例如,買入某一只股票后短短兩個月,股價漲上天了,這個時候我們賣掉,這是中期持股的思路。再例如,持有一只股票10年,公司業績正常增長,股價也一直隨著業績在合理范圍內波動。那么即使持有10年,也是中期持股的思路。
四、普通人如何看待估值
馮柳關于估值的觀點如下。
你可以去尋找市場的盲點,但最好不要去尋找低估,這是兩個概念。特別是你所認為的低估如果是在靜態理解下得出的,那么它對你的殺傷力可能會遠大于你不計買點進入成長股所受的損失,所以請勿輕言價值,請勿輕言低估。
再有就是,牢記世界是創造出來的,尋找可以在競爭中獲勝和摧毀一切對手的企業,這些才是真正的安全邊際。
以上內容表達了兩個觀點。
1.如何選擇低估股
這里我用直白的語言解釋一下,就是買市場本身處于估值低位而被殺估值的股,例如2016年1月熔斷導致股票估值下移;不要買個股邏輯有瑕疵而低估的股。不少人追求困境反轉,這個不適合普通散戶。
2.有強護城河、競爭優勢的股,從長期看,這才是真正的低估股
具體到散戶就是買壟斷企業,買龍頭(這部分雖然說的是估值,其實更多是說企業選擇)。估值本身就是不可能精確做到的事,因為有太多因素需要時間來使其明朗化,從長期來說,低買的未必會比高買的回報高,反之亦然。所以我們的精力應該放在企業本身的核心優勢以及對這種優勢的持續性研究上,它們才是決定未來的關鍵。
二馬點評
馮柳的估值篇融合了估值和企業選擇,在市場殺估值的時候買低估的好企業,而不是在殺邏輯的時候買低估股。從長期看,有競爭優勢的股,才是真正的低估股。
通過我對于馮柳弱者體系的解析,我們可以看出馮柳的弱者體系和巴菲特針對弱者的建議有著不同之處。巴菲特只是強調了弱者買指數基金,弱者不要逾越能力圈。馮柳針對弱者的情況,從如何選擇企業、面對市場、持有股票的時間及對待估值方面都有著完整的方法論。這才是一個完整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