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福利體系的整合與協調是大方向,但受到復雜因素的影響

從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教訓看,促進福利體系整合,重視福利體系的可持續性,是各國福利體系發展的總體趨勢。福利體系比較科學,制度比較成熟的國家,福利體系的整合和可持續建設也較好,對經濟社會的促進和保障功能也較強;相反的,福利體系碎片化比較嚴重,群體福利待遇差距較大的國家,福利保障的功能也相對較弱,群體間達成改革共識的難度也更大,經濟社會的壓力較大。

但是,福利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受到社會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根據歐洲和東亞部分國家和地區的福利體系整合發展的經驗,我們雖然很難得出確切的結論,但是可以概括出一些抽象的理念和思路。

一是福利體系整合與發展,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和教訓。從發達國家的福利體系發展經驗看,都是通過相互借鑒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福利制度。如丹麥模式和俾斯麥模式之間,已經出現借鑒和融合的趨勢。

二是福利體系整合與發展,要尊重本國的國情特點。許多國家在引進其他國家的福利制度時,缺乏對本國歷史傳統和制度環境的考慮,導致福利制度難以實現預期效果。如巴西和墨西哥有一些成功的現金轉移支付項目,移植到其他發展中國家以后,因為缺乏對當地歷史傳統和國情特點的考慮,最后都失敗了(World Bank,1993;Soares,2012)。

三是福利體系的整合與發展,需要政治家的決心和智慧。社會福利體系整合,很少通過福利體系自身的演化自動實現,而是常常需要政治家的推動和努力。如韓國總統金大中,在執政期間,對醫療保險體系進行了重大改革,從組合方式改為整合方式,廢除了近400個醫療保險組合,由國民健康保險公司進行統一管理,實現醫療保險的制度整合。


[1] 國際經驗資料參見第一分報告、第二分報告。

[2] 福利體系通常分為俾斯麥模式和貝弗里奇模式,但從制度起源看,概括為俾斯麥模式和丹麥模式更恰當。見第一分報告1:Einar Overbye,“From fragmented to integrated systems,and from limited to broad coverage?The Evolution of social welfare systems in Europe”。

[3] 孔凡琴、鄧濤:《日、美、法三國基礎教育師資配置均衡化的實踐與經驗》,載《外國教育研究》2007年第10期,第23~27頁。

[4] 彭新實:《日本教師的培訓和教師定期流動》,載《外國教育研究》2000年第10期,第49~52頁。

[5] 轉引自張冉《布朗訴教育委員會案的微觀分析》,載《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第3期,第39~45頁。

[6] 張翠:《美國黑人教育權利變遷研究》,西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朔州市| 苍南县| 嵊泗县| 手游| 濉溪县| 南溪县| 秦皇岛市| 三门峡市| 芒康县| 屏东市| 平江县| 乡城县| 民丰县| 大名县| 柳林县| 东阳市| 安溪县| 中牟县| 张家界市| 电白县| 鲁山县| 古交市| 自贡市| 海伦市| 莫力| 阳西县| 南皮县| 四川省| 张北县| 绥芬河市| 敦煌市| 渑池县| 寻甸| 铅山县| 西藏| 开化县| 汉源县| 南宫市| 营口市| 平远县| 仁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