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三精管理(精裝)作者名: 宋志平本章字數: 1417字更新時間: 2022-05-24 18:03:10
堅定業務發展的專業化
關于業務發展的多元化和專業化,一直以來人們都有不同的看法。在工業化早期,大多數企業的業務都較為單一,因而走的是專業化道路。但是,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機會的不斷增多,單一業務的競爭日益激烈,不少企業逐漸開始實施多元化戰略。韓國現代、日本三菱、中國香港的長江實業和華潤集團等都是典型的多元化公司,一直秉持專業化發展的日本新日鐵、韓國浦項鋼鐵等公司近些年也進入了全球不動產業務領域。當然,也有很多企業自始至終都堅持專業化道路,而且做得非常好,遍布世界的隱形冠軍企業就是很好的例證。
那么,企業在專業化與多元化之間到底應該如何抉擇呢?換個比較形象的說法,企業究竟應該“把雞蛋放在幾個籃子里”?如果企業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那就必須放對了,否則,一旦這個籃子出了問題就會全軍覆沒;如果企業把雞蛋分放在多個籃子里,雖然風險分散了或安全系數大了,但籃子太多又會增加成本。由于多元化發展對企業的投資水平、管控能力、財務管理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許多中小企業未必有足夠的駕馭能力,因而專業化是更好的選擇;在專業化的基礎上,大企業可以根據需要開展有限的多元化業務,建立風險對沖機制,構建業務組合力。
事實上,業務的專業化和多元化各有利弊。專業化可能犧牲了多元化所帶來的增長機會,而多元化容易分散企業有限的資源。但是相比較而言,專業化可能更好些,因為企業的人、財、物等資源往往是有限的,即使在大企業開展多元化經營時也要有所限制,要進行有限相關多元,業務一般也不要超過三個。過去講到央企不得超過三個主業時,有人一開始不是很理解,覺得企業這樣會失去發展機會。十幾年過去了,我們回頭看,企業圍繞主業發展規避了很多風險,中國建材、國藥這兩家企業雖然規模也很大,但由于它們聚焦在一個專業領域,它們的規模越大,進而在行業里的影響力就越大。所以,它們一路走來相對穩定,反觀有的巨無霸企業投了十幾個行業,雖然加總起來規模很大,但在每個行業里都無足輕重,這就像在沙灘上蓋大樓,肯定會轟然倒下。
平臺專業化,指的是集團的成員企業都應該是有限專業化的平臺公司,控制業務幅度;而集團的整體業務可以適度多元化,形成對沖機制。打個比方,集團公司相當于體委,子公司不是多面手,而是一個專業隊,如乒乓球隊只打乒乓球,排球隊只打排球,籃球隊只打籃球,等等。中國建材所屬的水泥公司、玻璃公司、新型建材公司都是專業平臺,每個平臺只做一種業務,這就是平臺專業化。
海天味業是一家擁有300年品牌歷史的公司,始終做的就是調味品領域,以醬油為主,現在市值幾千億元,真的不簡單。那么,海天味業做得這么好,靠的是什么呢?海天味業董事長龐康這樣說:
·一是務實。這么多年沒去做別的業務,沒去做房地產等投資,也沒賺過熱錢、快錢。
·二是專業。扎扎實實、心無旁騖地做醬油等調味品,做到極致。
·三是規范。這家企業曾是國有企業,經過兩次轉制,轉成了一家民營的上市公司,但是它還保留了過去那些做國有企業時嚴格的、規范的要求,傳承了這樣的一個文化基因。海天味業的雙八項規定,對干部有嚴格要求,從董事長做起,領導班子沒有一個家屬在企業里工作,這樣就做到了公平公正,所有規定對大家都一視同仁,所以這家企業管理得特別規范。
它的股本結構也很穩定,海天集團持有59%,實際上是一個全員持股公司,管理層另外持有15%的股份,加起來就是74%,散戶、機構持有的在外流通股只有26%。海天味業做得很扎實,業績一路向上,所以市場才給了它那么高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