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清末,京城里不少好古成風、附庸風雅的高官顯貴和有錢有閑的八旗子弟,愛逛琉璃廠,去了呢,不一定非得買什么古董珍玩,而是溜溜腿、歇歇腳,感受感受各家鋪子溫文爾雅熱情不做作的招待,同時瞅瞅滿屋的古籍珍本、青銅古瓷,享受一把別樣的古意盎然氣息。

由打磨廠過來,從琉璃廠東街一進去,各家字號就出現了,一水兒的臨界鋪子,各色門面,上頭的匾額也多是大清朝歷代名人文士大臣的手筆,這家是紀曉嵐的字,那家或許就是劉羅鍋的字,還有曾文正公、克勤王爺、陸狀元的手筆,爭奇斗艷珍寶薈萃,透著大氣典雅。

這些都是坐商,資本雄厚的買賣,做這等買賣,必得有能拿出手的“鎮店之寶”,還得遵守行里的各種規矩,通曉各位愛古的大人老爺們愛好嗜好,更得禮儀齊備,接待各位老少爺們,和氣熱情大方,請安問好、打千作揖,丁點不能錯了禮兒,不介準得叫同行笑話,那名聲一傳出去,擎等著毀買賣啵!

不過呢,也有些風流瀟灑,淵博廣識的文士官員,不太喜歡這種氣氛。他們覺得成日介在朝堂里、衙門里面對上司大人們“嗻嗻嗻”,“是是是”,給上司大人們站班行禮,作揖叩頭,呆子一樣刻板無趣,而老北京又是天子腳下,最注重這些令人厭煩的“禮節”,連京城里普通老少爺們生活之中都特別在意“老禮兒”,針尖一點的事能放大無數倍,喋喋不休,從夏商周給你嘚嘚到元明清,跟老太太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所以這些人也好古成風,卻實在膩歪這種繁瑣不堪、沒完沒了的繁文縟節和迎來送往,只好另尋別的地方尋幽探古。

奔哪兒呢?北京城那么老大,自然有地方,這就得去逛散攤“淘寶”,于是北京城五大廟會,成了他們游覽散心和“淘寶”的好去處。

老北京的廟多,廟一多,廟會就多,各種廟會應有盡有,無窮無盡,四九城里有五大廟會,五頂廟會,各宮觀寺廟廟會,城外西山直到香山、妙峰山,各路廟會熱鬧無比,無論年景好壞,這些廟會都按年節日子準時開設,老少爺們大姑娘小媳婦老太太和五行八作的手藝人、買賣人,無不紛紛云集,香燭紙馬、日用百貨、水果點心甚或首飾綢緞布匹古玩書籍,也琳瑯滿目應有盡有。

介時大家伙三個一群五個一伙,隨意穿著,也沒那么老些禮節規矩,在廟會上游玩幾天,餓了呢,到處有小吃攤子,大馬金刀往那一坐,來碗餛飩、豆汁,就著老咸菜疙瘩就算一頓,愛吃的呢,尋著爆肚兒、灌腸兒、艾窩窩、驢打滾、蕓豆卷、豌豆黃、奶油炸糕、切糕、糖卷果、馓子麻花、油茶面茶、吊爐燒餅,隨意選用,幾個大子兒就能嘗一種,又便宜又好吃,吃飽了溜溜達達往家走,嘴里心里滿滿當當,全是得意勁。這就是老北京的享受。

城外那些廟會沒那么多攤位買賣,愛古的爺們也不愛去湊熱鬧,他們最喜歡的,便是城里的五大廟會里的隆福寺廟會和護國寺廟會。

隆福寺,位于北京城東四牌樓西北角,始建于大明景泰年間,起初是漢傳禪林,后來幾位皇帝和內廷大宦官崇信藏佛,尤其是明武宗正德皇帝,尤愛藏里佛學,便由萬里之遙招來些喇嘛駐錫于此,聽候內廷召喚伺候,由此隆福寺成了當年四九城里唯一的藏、漢佛學大禪林。清朝入關,各位萬歲更為信奉藏佛,由打順治爺那當兒,便在四九城內外大興土木,修筑廟宇,隆福寺更加興旺發達,雍正爺登基,覺得漢藏同廟不像話,便下旨重修隆福寺,專歸黃教喇嘛駐錫誦經,由朝廷按年節發放俸祿。此地香火更勝大明,那年月,有廟的地界就有廟會,全是大家伙自己張羅,于是每逢舊歷一、二、九、十舉行廟會。

隆福寺廟會規模浩大、五方聚集、人文薈萃自不必說,連清廷編纂的官書《大清一統志》都有專篇記載:“隆福寺,逢每月之九、十有廟市,百貨駢闐,古玩字畫,風味小吃,花鳥魚蟲……為諸市之冠也。”

這倒不是官書瞎吹噓,隆福寺畢竟是朝廷的“官廟”,又在內城,緊鄰六部九卿官衙匯集的東、西江米巷,離著南城也不遠,而當年國家鼎盛,八方輻輳,一到開廟會之際,內則四九城親貴大員,外則蒙古、藏地、西域,甚至海外朝鮮、安南、琉球、暹羅諸藩屬國的商旅朝貢使節,上至內城里的黃帶子、紅帶子等王公親貴,下至南城內外的貧苦百姓、五行八作的手藝匠人紛紛云集,真得說是人潮如海,熱鬧非凡,門庭若市,跟北宋汴京城朱雀門大街的熱鬧勁好有一比。因其在東四牌樓,跟護國寺廟會相對,故而四九城的老少爺們,都稱其為“東廟會”。

隆福寺廟會跟城外的廟會自然不同,這里除了京城常見的各類美食小吃、戲劇雜耍百戲、鍋碗瓢盆針頭線腦、服飾衣帽,更多的還有城外廟會見不著的綾羅綢緞、彩繡錦織、古玩字畫、珠寶首飾,可謂琳瑯滿目應有盡有。那些跑煩了琉璃廠的文人雅士、學者名流,便視此地為“淘寶”之處,接長不短便服步行,溜溜達達來這兒消遣,或是賞畫,或是淘書,或是在鱗次櫛比的散攤上流連忘返,聚精會神,每每辛苦一番,說不定就能淘到些大古玩鋪子都沒有的奇珍異寶,古董字畫,那得意興奮勁兒足以解憂破悶兒,說出去就是一段士林名流鑒賞佳話,到了清末年間,風氣更盛,不僅朝廷里的文人學士,連琉璃廠各大鋪戶的掌柜也常常青衣小帽悄悄來逛,尋覓些市面上少見的珍玩書畫雜寶秘書“撿漏”。

這“漏”一撿可都不是小“漏”,據說,有文人在這兒仨瓜倆棗買了方漢玉小璽,回去清洗鑒賞,竟然是西漢年間鼎鼎有名的“趙飛燕印”,好家伙,世傳四大美女之一的印章!還有個古玩鋪掌柜,一吊小錢收了卷滿是塵埃蟲眼兒的舊畫,無印無款,畫的是個大黑胖子跟個小瘦美人的“春宵一刻”,那美人玉脂凝香,金蓮半露,紅綾半臂映小乳,半掩玉容哀哀泣,被幾個小丫鬟托著粉臀,大黑胖子一臉橫肉,筋骨強悍,衣不遮體,劍拔弩張,霸王硬上弓。這畫俗是俗,可經行里大家一品評,竟然是北宋年間宮廷畫師所作《宋太宗強幸小周后》圖,一轉手這畫就賣了足足三萬兩雪花銀!

按古玩行里人的話說:“與其說是淘寶撿漏,欺負人家擺攤的不懂價碼行市,不如說是練練咱尋古鑒賞的眼界。”話是如此說,不過大家伙兒干啥吆喝啥,擺攤那些窮哥們弟兄卻另有一番道理:“憋屈!誰叫咱是不識字的大老粗呢?人家諸位識文斷字,見多識廣,博古通今,人家發財!咱是什么人什么命,寶貝擺在面前,愣是賣漏了!”言下大有不平憤懣之意,可說歸說,哪朝哪代不讀書沒見識也得受窮不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达市| 永昌县| 南昌县| 社会| 阜康市| 易门县| 三门峡市| 济宁市| 湖州市| 河东区| 探索| 济南市| 澜沧| 札达县| 科技| 京山县| 体育| 阳原县| 天门市| 庆安县| 达孜县| 汾西县| 潞西市| 姜堰市| 团风县| 溧阳市| 泰兴市| 宁国市| 东安县| 大兴区| 岢岚县| 顺平县| 赤峰市| 昌图县| 长汀县| 晋江市| 西华县| 和平县| 马边| 陕西省|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