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所有權和使用權,誰更重要

“占有欲”似乎是人類天生的一種欲望,看到什么東西好,就想歸為己有。

我們都知道錢鍾書先生喜歡書,“讀書破萬卷”用到他身上是沒有問題的。但錢先生不怎么買書。據說家里的書架上,書并不多,主要是一些工具書,以及朋友們送他“斧正”的書。是因為當時經濟狀況所限,還是因為“買書不如借書”,就不得而知了。

錢先生讀的,基本上是圖書館的書。有傳言說,清華的學生,要想在圖書館找到一本錢先生沒有讀過的書,會如獲至寶,因為可以說“這本書連錢先生都沒有讀過呢”。

這傳言當然不可信。因為,首先錢先生不可能什么書都讀,那還不浪費時間?其次,你怎么知道哪本書錢先生沒有讀過?圖書館的書,是公物,錢先生不可能在上面畫紅杠寫眉批吧。當然,如果錢先生真寫了,那現在倒是成文物了。但這也是事后思維。

我倒喜歡買書。剛結婚時,妻子拿10元錢,讓我上街買菜,半天也等不到我回家,灶上的鍋就只能歇著。等我回來,妻子問菜呢,我才想起上街的目的,只好拿出兩本書來。雖被批評,但從此就免了我買菜的工作。

有時候,想買書又覺得貴,就沒有買,但心里總放不下,最后總要找個機會買回來,這樣才放心。

后來,經濟情況改善,買書就不是什么難事,于是我就更加肆無忌憚起來,甚至有時候是一箱一箱地買。

關鍵是什么書都買,而不只是自己的專業書。不過認真想想,好像我也沒有什么專業。

于是,到目前為止,我家里的書,估計有數千冊,就算評個“業余藏書家”也不會丟某個地方的臉。除了書房四壁都是頂天立地的書架—每一層書架內外兩排,就連地板上,也被放置不下的書占滿了。

但我家里的書,大多數我都沒有讀完過。最多的情況是,剛買回來,興奮,讀了“前言”“后語”,然后就擱置了;甚至還有連塑封都沒有撕開過的;有的是只撕開了第一卷,想著未來再好好讀,結果,一直忙于雜事,就沒機會再讀。

所以,自己有多少書,和自己讀過多少書,是兩回事。

古人說“買書不如借書”,是很有道理的。買書不僅花錢,還占地方,并且,總想著是自己的書,不會跑,今后再讀。結果就是一直不讀。而借的書,不僅讀得快,還不需要花錢,也不需要占用金貴的空間。如果是朋友之間借書,還可以增進感情。

當然,現在借書的很少了,連圖書館的書,都沒幾個人借呢。

我原來在證券公司兼職,單位給配了車,排量大,從來不考慮油錢,反正有固定加油點,加完油登記一下即可;到了外面,加油開票,報銷;車子有了問題,直接讓修理廠的人來接車,修好了便送回來了;辦保險、年審,也不用我出面,公司有專人負責。

后來自己買了車,這麻煩就大了:加油時開始關注油價的變化;有點小毛病,就要去修理廠等半天;保險、年審倒是好辦,委托給修理廠即可。

我剛大學畢業時,住的是單位分的房子,只交水電氣費;后來,象征性地交點房租;再后來,就房改了,集資建房,房子是自己的了。當時我很高興,覺得有了自己的房子,也就有了地主老財的感覺。但麻煩也隨之而來。這下,家里的水管壞了,下水道不通了,都需要付費。

“房地產熱”里,有一段是旅游景點周邊的“熱”。很多朋友買了景區房。我從來不買。我的理由是,買了房,就麻煩了:不去住吧,覺得浪費;去住吧,就不能去其他地方旅游了,一套房子就把自己“套”牢了。

有位朋友,在某旅游點買了房,興致勃勃裝修好,還購置了全套家具家電。第二年再去時,家具上長了“毛”不說,家電基本上“死機”了—那里太潮濕。

當然,如果是為了投資,另當別論。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也表明:體驗所帶來的幸福感,比占有帶來的更高。占有呢,剛開始時的幸福感是很高的,但會逐漸下降。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不能僅僅為自己這一代考慮,還要為下一代、下下代考慮。

旅游時,參觀各種“故居”“舊居”,樓宇尚在,斯人已去,連后人也不在此。想想當年,這里何等榮光,又復何如?

幾年前,我在泰國的博仁大學教書,晚間到一路邊酒吧喝酒。遇到兩個德國老頭,一個寡言,一個健談。老外喝酒,可不像我們只是為了喝酒,他們是為了聊天。一杯酒,半天還在中位線之上。我請他們每人一瓶啤酒,于是靠近。

在交談中得知,兩人是“發小”,一個喪妻,一個離異,子女都在德國。兩人把德國的房子賣了,周游列國,已經去過五十多個國家,來過六次中國。他們沒有“葉落歸根”的想法,倒有“何處黃土不埋人”的瀟灑。

回國后,我把德國老人的故事講給很多人聽,似乎沒有發現有多少人有共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滨县| 汪清县| 随州市| 宁明县| 唐河县| 龙陵县| 昌乐县| 南木林县| 迁安市| 芷江| 龙里县| 松江区| 井研县| 屯留县| 诸城市| 佳木斯市| 临武县| 巍山| 惠来县| 股票| 泰来县| 福建省| 江山市| 固镇县| 廉江市| 新龙县| 福贡县| 秦皇岛市| 凤山县| 温泉县| 黑水县| 炉霍县| 灌南县| 阜康市| 贵溪市| 酒泉市| 鹤峰县| 精河县| 灌阳县| 潢川县| 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