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癥(原書第2版)
- (美)阿倫·貝克等
- 1201字
- 2022-05-19 12:55:49
譯者序
21世紀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全球戰略性策略目標,既充分體現人類健康發展需求的飛躍發展,也促使學界更多地面對與疾病、健康相關的心理學問題。此外,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的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等躍居疾病譜和死亡譜前列并占據相當的比例,社會變革與激烈競爭迫使人們的身心健康越來越多地遭遇心理失衡的威脅。時代發展要求大健康學科能兼顧心理學等人文學科知識,以應用型心理學家的角色功能,為人們提供優質的身心健康服務。
上百年來,抑郁癥的研究充滿生氣,并且千變萬化。國內學者也就此編撰、出版了培訓教材和學術專著。但迄今為止,較全面、系統地介紹國外學者抑郁癥相關研究的學術專著卻十分鮮見。為此,我們翻譯了美國學者Aaron T.Beck和Brad A.Alford的第2版Depression:Causes and Treatment,相信會對我國廣大醫護人員、健康保健者等有所幫助。
為了回答“什么是抑郁的本質、原因及其治療”,本書系統總結了有關抑郁在臨床醫學、護理學、生物學和心理學各個方面的有代表性的研究。和第1版一樣,這個版本總結了目前臨床上關于抑郁的全新已知領域,包括自從這本書40年前最初出版到現在的發展,同時也像早期的冊子,提供了一個歷史性的角度。更重要的意義是,它描述了一個原創性的研究項目,代表著在理解抑郁的認知內容及其治療和護理等方面上的突破。
本書包括認知系統與抑郁情感、動機和生理現象的密切聯系,認知療法作為抑郁癥新的治療系統的實驗過程,以及抑郁癥的相關理論和抑郁癥的治療及情感護理等,共4大部分。其中許多內容在國內難得一見,如本書對大量設計良好的研究進行綜合性回顧的結果顯示,通過使用維持治療(可以是認知行為療法,也可以是抗抑郁藥物),幾乎有一半的抑郁癥能夠避免;以及用心理介入治療的抑郁癥患者復發的概率遠低于單獨用藥物治療的患者的復發率等,這不僅可以幫助讀者澄清一些模糊的概念,也可以滿足我國醫護人員實施抑郁癥治療和護理的全面需要。本書綜合了大量文獻,可以說,無論對臨床醫護人員還是教育研究者甚至健康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心理學在我國起步較晚,很多重要的理論和技術均為翻譯引進,加之本書涉及許多抑郁癥的專業化知識,一些關鍵術語的翻譯不盡統一。對此,譯者在翻譯以及統稿時,盡量參照心理學、醫學專業的權威性著作,對比新的、生僻的或譯法較雜的術語同時注明英文,對大多數人名則直接使用英文。
鑒于本書篇幅長、專業術語多和內容涉及面廣,翻譯難度和工作量均十分巨大。本書譯者均為醫學、護理學和心理學的專業人士,由此確保了本書的順利翻譯,由衷地感謝我的翻譯團隊為本書奉獻的辛勤勞動和學術貢獻。
最后,我們對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公司的諸位編輯表示衷心的感謝,是她們的努力為本書的出版和順利問世貢獻了激情和靈感,尤其在促使原始經典資料的保留和最近研究的結合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當然,由于本書內容涉及面廣、交叉學科多,尤其國情文化差別和寫作風格迥異,難免有紕漏與錯誤,懇請同行專家及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楊芳
2014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