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木德》學習的智慧:猶太式學習法的精髓
- 賀雄飛
- 1275字
- 2022-05-20 15:08:29
何謂猶太式“五感讀書法”?(自序二)
人如果沒有去思考傳統的意義,就像需要依賴別人的盲人一樣。
——《塔木德》
中國人的學習一般都是停留在知識或書本層面,最后用考試的方法來檢驗自己的記憶水平。而猶太人的學習卻不一樣,他們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方式來理解和踐行《律法書》里的內容和要求,尤其是在各種節期,包括逾越節、住棚節、大贖罪日、普珥節和光明節,他們會盡可能地通過所有的感官來學習《妥拉》及猶太傳統。光是遵守一年的節期,就可以把歷史學好。
猶太式“五感讀書法”的核心是討論猶太傳統中的經驗和教訓,讓人在實踐生活中進行學習,通過各種節日的儀式和象征把知識烙印在人的大腦中。一般人讀書只用大腦思考,但大腦是透過感官來學習,而感官刺激是對腦部最大的刺激。對腦部進行訓練,最有效的方式是通過“五感”來刺激,也就是觀看、聆聽、觸摸、飲食和嗅覺,這些立體的刺激,是效率最高的學習方法。
在人的“五感”中,最快發展起來的是聽覺。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讓他們聽故事或唱兒歌和童謠,會起到很好的啟蒙效果。另外,在孩子喜歡的各種樂器上涂上各種顏色,用積木或拼貼畫的方式訓練孩子的聽覺和觸覺,也會大大啟發孩子的學習天賦。但是,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去學習,沒有比在生活中自然經歷更好的學習方法了。猶太人很強調聆聽故事的學習法,尤其是讓小孩在睡前15分鐘聽故事,這樣做不僅可以加深親子關系,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效果最好的聽,不僅要用耳朵,更要用心,要知道專注力是從心而來的。
先學會聽,才能夠問。沒有聽,也沒有理解,怎能會問?興趣和好奇心會增加人的專注力,其最好的效果是能夠心耳合一。人的一生是從小時候所聽到的內容開始的,最好讓孩子經常接觸大自然中的聲音并要接觸人,聽人的聲音,與人對話。在接觸人之后,再接觸機器。過多地接觸機器和動物,不利于鍛煉孩子與人的溝通能力。
猶太人的圖書館很吵,他們總是用全身心來讀書,用眼看,用口讀,用耳聽,而且讀的時候還要搖晃著身體,并且加上音調。運用起嘴的學習,比起純粹的默讀更能刺激大腦的運行,有利于提升專注力和記憶力。身體的靈活促進大腦的靈活,而且有利于補充大腦中的氧氣。
猶太人在讀書的時候,不僅常常用“哈柏露塔學習法”進行伙伴式分享、討論、對話、質疑和辯論,還常常三五成群地聚集起來,舉手向老師提問或進行對話,甚至在教室內自由走動。即使獨自學習,也要自問自答。猶太人主張跟人學習,而并非向書學習。
透過朋友或伙伴之間的問答或論辯,可以達到更深的理解境界。在猶太人的會堂或學校中,經常會看到上千名學生在一起學習的場景,他們兩三個人一組,彼此問答或討論,仿佛自由市場一樣。沒有太強的專注力,很難進行深度的學習。很顯然,猶太人聰慧的大腦并非天生的,而是運用“五感讀書法”和“哈柏露塔學習法”訓練出來的。
關于如何學習,哈佛大學教授本-沙哈爾給出五個觀點是——
答案的多樣性,
學會批判性思考,
學習從提問一路走來,
猶太孩子都知道如何閱讀,
在逆境中變得更堅強。
只要能達到快樂、高效、深度和有創造力的狀態,最終一定能洞悉學習智慧的奧秘。
賀雄飛
2019年初夏于呼和浩特
WUTA創新智慧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