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首次反擊
- 佩佩重生后的悠閑生活
- 上官佩雅
- 2372字
- 2025-08-16 22:00:52
風從窗口灌進來,把桌角那張寫著計劃的紙掀了個邊。吳佩佩伸手壓住,指尖在“即將投放”四個字上頓了頓,抬眼看向講臺。
班主任正宣布本周五的班級活動主題:“校園文明禮儀展示”。話音剛落,李瑤就舉手,聲音清亮:“老師,我來主持吧?之前學生會的活動都是我負責的。”
講臺下立刻響起幾聲附和。吳佩佩沒動,只是把手機從口袋里掏出來,屏幕亮起的瞬間,自動跳轉到“視頻圖鑒”里那部《國際社交禮儀》紀錄片的縮略圖。她點開播放記錄,最后一段停在專家講解:“在正式場合,未經允許的肢體接觸,尤其是貼臉問候,可能被視為越界行為。”
她記得那張抓拍照——上周教師節,李瑤穿著定制款校服裙,踮腳湊近校長臉頰,笑得燦爛。校長當時微微后仰,手抬到一半,像在擋又不敢擋。
吳佩佩合上手機,起身走向班長座位。
“我幫你做PPT吧。”她說,“我最近整理了不少資料,剛好能用上。”
班長愣了下:“你?你會做動畫切換?”
“會。”她點頭,“還能加自動翻頁。”
班長猶豫兩秒,把U盤遞了過來:“那你今晚弄完發我預覽版。”
她接過,沒回座位,直接去了機房。系統里存著班級共享模板,她新建文件,命名為“文明禮儀展示_終版”。封面是校徽和一句標語:“知禮守節,內外兼修。”
第二頁,她插入一張對比圖:左邊是標準握手姿勢,右邊是那張抓拍照。配文只有六個字:“過度熱情=失禮?”
她沒手動設置點擊翻頁,而是調出后臺腳本框,輸入觸發指令——當主持人說出“大家要注意形象”時,PPT自動跳轉至該頁。
這是《沉默者的反擊》第十七章里提到的“無痕引導術”:讓錯誤自己暴露,比揭發更有殺傷力。
保存,上傳,退出。
---
周五下午第三節課,教室拉上窗簾,投影亮起。李瑤穿著熨得筆挺的白襯衫,站在講臺前,笑容得體:“感謝老師給我這次機會。作為主持人,我想提醒大家——形象管理,是文明的第一步。”
吳佩佩坐在倒數第二排,低頭看筆記,筆尖在紙上輕輕劃動。
“大家要注意形象。”李瑤話音剛落。
PPT翻頁。
全班靜了半秒,隨即爆發出哄笑。
“哈哈哈這不是那天……”
“她真敢往上放!”
“校長臉都綠了!”
李瑤猛地回頭,盯著屏幕,臉色瞬間發白。她迅速點擊返回鍵,畫面切回封面,可那一幀已經被人用手機拍了下來,前排幾個男生已經開始傳。
“誰改的PPT?”她聲音拔高,“這是誰干的?”
沒人應聲。班長翻著預覽記錄,皺眉:“我收到的版本沒有這頁……是不是現場動了文件?”
班主任走上前,盯著屏幕看了兩秒,沒發火,反而問:“這張圖,有出處嗎?”
教室安靜下來。
吳佩佩舉手。
所有目光轉過去。
她站起來,語氣平穩:“有。《國際社交禮儀》紀錄片第三集,第27分鐘。專家解釋說,在非親密關系中,主動貼臉可能造成對方不適,屬于社交失禮。”
她打開手機,點播放。一段三分鐘的視頻在投影上展開,專家穿著西裝,手勢嚴謹:“尤其在師生關系中,保持適當距離,是對彼此的尊重。”
教室里沒人再笑。
李瑤站在講臺邊,手指掐著U盤邊緣,指節發白。她想反駁,可視頻是真,專家是真,連校長當時的反應都和解說對得上。
“內容屬實。”班主任收起手機,“但方式……欠妥。”
吳佩佩點頭:“我本意是補充資料,可能觸發機制沒調好。”她頓了頓,“不過,真相本身沒錯。”
李瑤嘴唇動了動,最終沒說出話。她把話筒放回講臺,轉身回座時,腳步比平時快了半拍。
---
下課鈴響,一群人圍在吳佩佩桌前。
“你真把PPT動了手腳?”一個男生壓低聲音問。
“沒有。”她搖頭,“我只是設置了自動跳轉。她說那句話,圖就出來了。”
“那不還是你設計的?”
“設計的是規則。”她合上筆記本,“不是結果。”
旁邊林小雨小聲說:“她上周還說我穿舊鞋配不上學生會,可她自己朋友圈發的香水,根本不是什么皇室御用。”
有人笑了:“對啊,她那瓶‘L’Eau de Jardin’,淘寶三百塊代購專拍。”
吳佩佩沒接話,只是把手機備忘錄打開,翻到“反擊準備計劃(草案)”。她當著幾人的面,劃掉一行字:“目標:讓她出丑。方式:公開糾錯。”
“我寫過。”她合上手機,“但沒做。我只是讓事實自己說話。”
人群靜了幾秒,慢慢散開。
林小雨臨走前回頭看了她一眼:“你和以前不一樣了。”
她沒回答,低頭整理書包。指尖碰到書夾層里的《高效學習法》,書脊還帶著昨夜翻閱的折痕。
---
放學前,李瑤坐在靠窗的位置,手機屏幕亮著。她點進朋友圈,找到那條發于兩周前的動態:一張香水瓶照片,配文“法國皇室御用香,媽媽送的生日禮物”。
她盯著看了十秒,手指一劃,刪除。
窗外夕陽斜照,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長,落在空座位上。
---
第二天早讀,語文課代表發默寫本。吳佩佩翻開,看到“優”字旁邊畫了個小五角星。她抬頭,看見講臺上老師正看著她,微微點頭。
她合上本子,放在桌角。
前排兩個女生低聲議論:“她現在走路都不低頭了。”
“聽說她爸其實不是撿破爛的,有個遠房親戚在市里開公司?”
“真的假的?”
“她自己說的?”
吳佩佩沒回頭,只是把筆袋拉開,取出一支新筆。筆身是啞光黑,筆帽上有道銀線,是她昨晚從一部商戰小說里取出的“邏輯思維增強筆”——雖然名字玄乎,但寫字確實順滑。
她擰開筆帽,筆尖落下第一筆。
林小雨突然從后門探頭:“佩佩,班長說下周的讀書分享會,你報個名?”
“我不擅長演講。”她寫完一個字,抬眼。
“可你上次PPT的事……大家都覺得你有想法。”林小雨笑了笑,“而且,你不怕她了。”
吳佩佩沒笑,也沒否認。她只是把筆帽輕輕扣回桌上,發出一聲清脆的“咔”。
林小雨走了。
她低頭繼續寫,筆尖劃過紙面,像犁過凍土的第一道溝。
窗外傳來廣播體操音樂,操場上傳來班級集合的喧鬧。她沒動,直到整頁寫滿,才停下。
她把本子合上,抬頭看向李瑤的座位。
那里空著。
她拉開書包,把《群體性排擠的五層瓦解法》打印稿塞進最里層,再放上那支黑筆。
然后她站起身,把椅子推回桌底,動作不快,但每一步都踩得穩。
走出教室時,風又吹起來,把門扇得輕輕晃。
她伸手扶住門框,回頭看了眼講臺。
投影儀還插著U盤,屏幕上停著那張對比圖的縮略圖,右邊李瑤的笑容凝固在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