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高效工作法
- 丁正
- 996字
- 2022-05-07 19:12:18
2.思維框架
思維框架是思考問題的一種思維模式,思維的框架力則是尋找和使用正確的思維模式的能力。下面,我們通過一組形象的比喻來加深對思維框架的理解。
語文中的框架
在記敘文里叫事物六要素
在小說里叫明線暗線沖突
在雜文里叫論點論據論證
在散文里叫形散神不散
在應用文里叫規范格式
數學中的框架
在代數里叫快速建模
在幾何里叫拓撲變換
在解析幾何里叫坐標轉換
在數論里叫交集并補
如果我們能夠掌握思維的框架,讓思維在理性和感性中切換,讓思維遵循客觀路徑思考,讓思考活動變成一次技術過程演練,則可讓思維活動聚焦,高效、準確地找準問題核心,建立快速、有效的行動反應系統,進而以經濟、節約的方式獲得解決方案。
那么,思維可以被框住嗎?可以隨意切換嗎?我們先來看如圖2-1所示的一組圖形。
圖2-1 思維切換組圖
圖2-1a圖:今天玩得很開心,但是明天要上班了。“但是”之前心情很高興,“但是”之后心情很郁悶,僅僅一個詞就從高興一下切換到了郁悶。
圖2-1b圖:今天玩得很開心,并且明天要上班了。“并且”前后的心情沒有明顯變化,一直保持高興的狀態,沒有發生情感切換。
圖2-1c圖:今天玩得很開心,雖然明天要上班了。“雖然”一詞完成了好心情的強勢保留,在思維上是一種積極取向的框架應用。
我們可以發現,人的思維通過“但是”、“并且”和“雖然”幾個詞的發酵,已經悄然發生轉變,表現出三種不同的情感體驗狀態。
這表明了思維框架的存在,而且思維是可以自由切換的。
下面,我們以語言為切入點,總結出思維切換(換框)的步驟,以幫助讀者把處于困境的心態、陷入盲點的思維改為積極進取、客觀清晰的行動目標和路徑。
(1)步驟一:困境描述。客觀地描述自己當下面臨的狀態或處境。
例如:我不能做到合理使用時間。
(2)步驟二:改寫。用可能性詞語描述困境,以初步轉變完全消極的思維。
例如:到現在為止,我尚未能做到合理使用時間。
(3)步驟三:因果轉換。用轉折性詞語描述做不到的原因,以建立肯定而積極的觀念。
例如:因為過去我從未考慮過,所以到現在為止,尚未能做到合理使用時間。
(4)步驟四:假設描述。就步驟三給出的原因進行正向假設,進一步強化積極的思維。
例如:當我認識到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后,我便能做到合理使用時間。
(5)步驟五:未來描述。描述對未來的憧憬、目標和方案等,以徹底轉換思維,由做不到變為做得到。
例如:我將會做到合理地使用時間。
掌握思維的框架以及換框法,可以幫助我們擺脫思維上的盲點,更好地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