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作品導讀
- 麥琪的禮物(有聲雙語經典)
- (美)歐·亨利
- 1082字
- 2022-04-14 16:33:21
美國作家歐·亨利以短篇小說而負有盛名,《麥琪的禮物》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最后一片葉子》《警察與贊美詩》等作品更是被選入課本,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篇。
歐·亨利喜歡將筆墨對準小人物,生活的窘迫與辛酸遮不住他們擁有的善良品質和質樸愛情,字里行間閃耀著一種人性的光輝和人文主義的情懷。他的主人公既有小職員、警察、流浪漢和貧窮藝術家,也有恩愛的夫妻、守信的友人。在《麥琪的禮物》中,歐·亨利描寫了一對貧窮而恩愛的夫妻吉姆和黛拉,為了給對方買一份稱心的禮物,他們各自舍棄了自己最心愛的東西。麥琪是耶穌誕生時前來送禮的智慧賢人,他們首創了圣誕節贈送禮物的風俗。在西方人看來,圣誕禮物是最珍貴的,因而也希望自己能獲得最有價值的“麥琪的禮物”。在《愛的犧牲》《最后一片葉子》《帶家具的出租屋》中,歐·亨利書寫了底層藝術家的艱難生活,刻畫了他們彼此間互相扶持的患難真情。缺衣少食的生活不能磨滅他們對藝術的熱愛,正如《愛的犧牲》的女主人公所說,“當一個人熱愛藝術時,沒有什么犧牲是不能忍受的”,樸素的語言里體現了追求藝術的赤子之心。《忙碌經紀人的浪漫故事》則用生動的語言記錄了紐約一位證券經紀人的生活,他如同一臺高速運轉、冷若冰霜的工作機器,不僅忘記了與證券交易無關的瑣事,也忘記了自己的情感生活。歐·亨利的作品用“含淚的微笑”的隱喻方式書寫平凡人苦樂參半的日常,講述美國的市井生活,因此被譽為“美國生活的百科全書”。
在藝術處理上,歐·亨利的小說往往有著“意外的結局”,雖荒誕不經卻合乎邏輯、令人信服,語言本身也充滿夸張與幽默,其“歐·亨利式結尾”至今影響著文壇。《警察與贊美詩》中的流浪漢蘇比為了能在監獄里過冬,用盡心機也沒有成功,卻在贊美詩的感召下打算改過自新時,被警察以莫須有的罪名逮捕入獄,其中強烈的對比令人印象深刻。《二十年后》講述一對忠誠的老朋友在二十年后如約重逢的故事,用一張紙條揭開懸念,展現了社會劇變背景下的人性沖突。而在《階級與教育》中,受過良好教育的紐約姑娘芭芭拉決心捉弄素質不高的西部女孩內華達,卻在陰差陽錯下讓內華達如愿收獲愛情。盡管歐·亨利的小說結局出人意料,讀來卻毫不突兀、生澀,讀者總能在小說的情節發展過程中找到蛛絲馬跡,發現作者運用巧妙的構思埋下的伏筆。故事情節與結局之間的巨大反差讓歐·亨利的作品扣人心弦、妙趣橫生,因而備受讀者的喜愛,在全球范圍內也享有盛譽。
值得注意的是,為更生動地展現人物的生活背景和文化水平,歐·亨利的作品中不時會出現一些方言、俚語,以及《圣經》和希臘神話等西方讀者熟悉的典故,其中的言外之意值得讀者仔細學習與品味。
(楊欣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