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舊鈔本之本文鑒讀方法述略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如何來鑒定舊鈔本的本文。前文已經談到過舊鈔本之補頁補紙的問題,這里再來談談鑒定本文文字改動、識讀舊鈔本之奧書(卷末識語)中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首先,由于舊鈔本均是手寫文字,因此為了書寫方便,常會使用一些省筆字。不知道這一現象的學者,往往在校勘時將其誤認為錯字,或將其當作無法辨認的誤字,不解其意?,F將筆者所掌握的部分省筆符號列于表2-1,以供大家參考。

表2-1 省筆字對照表

table

其次,雖然在過去的舊鈔本研究中沒有提到過,但我們認為,可根據卷中是否施有欄外行間注將其再分為兩大類型:無訓注本與有訓注本。無訓注本當屬定本系統,即藏書機構中用來轉抄的底本,因此其卷內不施訓注,如我們所熟悉的《文選集注》就是這類本子。這類本子為了保持抄寫美觀,在??睍r發現抄寫錯誤一般也不會予以涂抹,而是在錯抄的文字之旁注上一個小圓點或點上兩小點,學界一般稱之為“見消點”,即提示閱讀者注意這些字在卷中屬于誤字,無須閱讀(圖2-12)。

有訓注本則大多是古代文人用來講學或者自己學習所用,日本舊鈔本中的大部分卷子,如舊金澤文庫本《白氏文集》、九條本《文選》都屬于這類本子。我們在利用這類本子時,對其本文文字的鑒定尤其要小心,其書寫時不一定保留原本的字樣,有時候會因個人書寫習慣而改用當時通用的字體(現在我們大都將其視為俗體字)。根據正倉院文書記載,奈良時期日本文人所參考的字樣書主要是《文字辨嫌》。此后的平安時期主要使用《九經字樣》或《顏氏字樣》等,鐮倉時期以后則基本使用《龍龕手鏡》。而江戶時期常用的字樣則可參照德川光圀編刻的《草露貫珠》。常見有學者根據某鈔卷的俗體字去推測其為六朝寫本系統或唐寫本系統,其實這種根據單一鈔卷的推測往往有欠精確的。在研究字體、字樣時應該考慮到這一時段文人整體的書寫習慣與書法規范。如近有學者以日藏史記某殘卷的字樣為重要證據去判斷此殘卷為六朝系統鈔本,卻忽略了此后諸如舊鈔本《白氏文集》甚至更晚時期的日僧所撰寫的佛典疏論寫卷中都曾頻繁使用過這些字體。其結論是否可靠,也就不得而知了。換句話說,我們確實可以根據某些特殊的書寫字樣或俗體字形去銓定這一鈔本大致的抄寫時期,卻很難就據此上溯去判斷這一文本系統祖本的形成時期。就比如我們現在的簡體字中,采用了某些六朝隋唐時代的草寫體,但顯然沒有人會據此判斷我們現在閱讀的文本就是六朝隋唐的文本。

圖2-12 京大本《文選集注》卷四十八第九頁中間一行文字右側注有見消點

另外,我們還有必要認識到訓注本往往是一個“生命體”,這是因為這類本子的本文大多不會是一次成型,之后的卷軸利用者往往還會根據自己學習或講學的需要,對本文文字以及卷軸形態進行反復的調整與刪改。比如,金澤文庫本《白氏文集》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前面已經談到,金澤文庫本《白氏文集》在抄寫之后還歷經過三次校改,特別是第二次校對時根據“唐摺本”對原文字作了部分改動。其文字改動所使用的方法有二:一是用胡粉(白粉,類似于現在的涂改液)直接覆蓋原文字,再在上面改寫新的文字。采取這種方法大都是因為原文字明顯的誤抄。二是先將校出的文字異同用小字注寫在原文旁。經過再次校對之后認定為需要對原文字進行調整的部分,則用胡粉將原文字以及小字注全部覆蓋上,再將小字注寫入行間正文(圖2-13)。

圖2-13 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藏金澤文庫本《白氏文集》卷十四,由于胡粉的脫落,可以清楚地看出卷中的“到”字原為“引”字?!暗健弊种爸痢弊植糠郑歉鶕c宋刊本(摺本)校對時所發現的文字異同之“到”字所改。由此可知“引”字才是原底本之慧萼南禪院七十卷系統本的本文

最后,再讓我們來談談舊鈔本卷末識語的問題。日本學界一般稱之為“奧書”。因為這種奧書不同于一般的書畫題跋,所以本文還是使用“奧書”這一名稱。

奧書是我們鑒定舊鈔本抄寫時期、所用底本及流傳經緯之最為重要的依據。奧書又分本奧書與書寫奧書兩種,本奧書一般是在奧書本文文頭右旁書有一小字“本”,表示此奧書均是從原本轉抄的。錄有本奧書的卷軸肯定是重抄本。我們可以根據本奧書的內容來確定其文本的底本來源與傳承經緯。

圖2-14 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藏金澤文庫本《白氏文集》卷十四卷末奧書

書寫奧書則為書寫于卷軸上的原有奧書,其內容多為何時何人為何書寫(圖2-14)。但由于這種奧書大都屬于抄寫者的私人行為,因此其行文極為簡略,很容易引起誤解。在鑒定這類書寫奧書時,一是要特別注意其筆跡是否和鈔本原文一致,二是需要對其文意反復斟酌。比如,現藏于早稻田大學圖書館的日本永享元年(明宣德四年·1429)寫本《長恨歌并序》就是一個對奧書鑒定失誤的典型例子。過去之所以將其定為永享元年寫本,這是因為其卷末寫有一行:“永享九年仲冬下旬之涯。誂或人令書寫畢,則點之。點本頗證本也,尤秘藏。桑門隱士行譽。”然而,此奧書之后其實還書有兩條異筆識語,前一條文為:“于時文明第二歷仲夏天。卿公依勤學螢電之志,草于三井玉泉坊。雖為秘藏本,奉付屬表(裱)之。釋弘譽春秋二十九?!焙笠粭l文字筆跡與前一條又不同,文為:“文明十九年二十五。性秀于朝衛中置旨有函之也(以下文字無法判讀)?!本C合以上三條奧書,就可知道這個卷軸非永享元年寫本,當是源義朝之子義園(1155—1181)的親筆鈔本。義園年少之時便出家圓城寺(即三井寺),法名卿公圓成,曾任后白河天皇之皇子圓惠法親王的坊官。永享九年,行譽命人根據義園本另外制作了一個副本,又怕后人不知道此本之貴重,因此在卷末補上料紙寫下了“點本頗證本也,尤秘藏”之奧書,文中“點本”乃是指此原本,并非重新制作的副本。再從第二條以及第三條奧書來看,日本文明二年(1470),弘譽大概是接到了將此卷奉入宮中的命令,因此又在行譽奧書之后補上了說明此卷書寫者以及地點的第二條奧書。而第三條奧書文末最后一段文字雖因紙張蟲蛀破損已無法判讀,但根據前面殘存的一段還是可以知道,這個卷軸被奉入宮中之后,日本文明十九年(1487)二十五日,一位叫性秀的人奉旨將其收入木盒之中。由此一來,就可將這個鈔本的年代推近約三百五十年,定為平安末期舊鈔本。且其極有可能就是源家卿公圓成之學習所用的親筆鈔本,傳承明白有緒,其鈔本之可信程度,也就不容置疑了。(7)

此外,還要強調的一點是,如神鷹德治所述,日藏舊鈔本之貴重不只限于其文物價值,更在于其文獻價值。由于這些舊鈔本均傳承有緒,傳寫時保留了隋唐鈔本的基本原形。因此,即使是晚至江戶時期的雙勾填墨本,其本文也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另外,還要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并非現在保存于日本各大圖書機構或博物館的古鈔卷均為不二真品。如有些古鈔卷在明治時期曾被隨意鑒定,甚至還有人拿著偽鈔卷以假充真牟取暴利。筆者曾撰文談到過,在日本江戶末期明治初期,出現了以京都學者西村兼文為首的一批古典書籍作偽高手,其手段之精,技術之高,令人嘆為觀止。比如,這些人制作的唐天祐二年(905)刊陶淵明《歸去來辭》古印殘頁、日本延喜十三年(后梁乾化三年·913)刊記的《文選》古印殘葉及各類古文書古典籍,竟然能夠輕易騙倒黎庶昌、重野安繹、神田香巖等一代名家,(8)至今為某些收藏機構介紹為珍品。而后,書志鬼才島田翰為了證明自己的學識高,又杜撰出一批子虛烏有的宋本與舊鈔本,這些烏有的本子依舊被許多學者奉為珍寶。因此,我們在鑒定舊鈔本時,除了從卷軸形態以及書寫風格入手,最好還應仔細解讀奧書以及確認本文具體內容,同時廣泛查閱相關時期的古文書記錄或公家日記,盡可能參照相同時期的卷軸或者同一系統的別本。只有如此,才能盡量減少失誤,提高自己的舊鈔本鑒別能力,正確判斷鈔卷的抄寫年代與形態類別,以免受到偽作本的欺騙與干擾。


(1) 日本以外的學術界有關古鈔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敦煌文獻,對于這一領域之學術體系的建構,可參考張涌泉:《敦煌寫本文獻學》,甘肅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 當然,具體到現存日藏古鈔本之細分類,筆者認為還可以將其再細分到唐鈔本、榻摹本、舊鈔本、覆鈔本、選鈔本、集注本、校定本、校注本、增補本、偽作本之十類。于此可參見拙稿《日藏古鈔本漢籍文獻學之構筑與偽本舉例》,第303屆中國文藝座談會“中日周秦漢唐文學學術的再出發”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八屆周秦漢唐讀書會(2019年3月9日—10日,于日本九州大學)頒布資料。

(3) 有關和紙的研究,可參考以下幾種文獻:竹田悅堂:《和紙要録》,文海堂1966年版;壽岳文章監修:《和紙希觀文獻集》,光彩社1975年版;春名好重:《和紙百談》,淡交社1977年版;前川新一:《圖錄 和紙の文化史年表》,思文閣出版1988年版;宍倉佐敏:《古典籍古文書料紙事典》,八木書店2011年版。

(4) 參見宍倉佐敏:《古典籍古文書料紙事典》,八木書店2011年版,圖版第36頁。

(5) 這種制筆方法,應該是繼承了六朝時期的中國及朝鮮半島的制筆古法,于此可參見蔡邕及傅玄的《筆賦》。另外,這種筆還極有可能就是白居易所談到的雞距筆,于此可參見顧學頡校點:《白居易集》卷三十八收《雞距筆賦》,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872—873頁。

(6) 對于此卷的具體考證,可參考拙稿《新?!窗拙右讉鳌导啊窗资衔募狄菸膮R考》,《文學遺產》2010年第6期,第9—19頁。

(7) 對于此卷的具體考證,可參考拙稿《〈長恨歌并序〉之歌辭結構及傳本考》,張伯偉編:《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十一輯,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239—253頁。

(8) 于此可參見拙稿《辨偽存真:〈文筆眼心抄〉古抄卷獻疑》,張伯偉編:《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八期,中華書局2012年版,第155—167頁。另外,本文圖片來源如下(未注明出處者為筆者攝影):圖2-2,《思文閣古書資料目錄第二百二號 善本特輯第十九輯》,思文閣2007年版;圖2-3,慶應義塾大學附屬研究所斯道文庫:《圖説書誌學 古典籍を學ぶ》,勉誠出版2010年版;圖2-4、圖2-5、圖2-10,奈良博物館:《平成七年正倉院展目録》,1995年;圖2-6、圖2-7,櫛笥節男:《宮內庁書陵部 書庫渉獵:書寫と裝訂》,株式會社おうふう2006年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宗县| 太保市| 渑池县| 竹北市| 龙江县| 靖安县| 通州市| 怀仁县| 滦南县| 东乡族自治县| 石景山区| 峨山| 安顺市| 武穴市| 牡丹江市| 嵊州市| 边坝县| 烟台市| 威宁| 德庆县| 彩票| 山阴县| 柘城县| 富源县| 淄博市| 门头沟区| 松滋市| 来宾市| 福海县| 安吉县| 集贤县| 满洲里市| 安平县| 白玉县| 灵丘县| 澄迈县| 临夏市| 彩票| 屏山县| 江山市| 寻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