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 “海上絲路博物館”探秘

圖2-10 唐寫經《成唯識論》卷第四(日本正倉院)

2001年10月,第53屆“正倉院展”在奈良開幕,翌日傳出一個令人驚愕的信息:展品《成唯識論》卷第四的卷末,發現“顯慶四年潤十月廿七日”墨書文字。其時,筆者正在當地主持“往返絲綢之路的遣隋使·遣唐使”國際會議,即與幾位同行前去核實,初步確認紀年墨書與經文出自同一人之手。

《成唯識論》10卷,系玄奘西天求法攜歸之佛經,從顯慶四年(659)閏十月開譯,同年十二月完成,其徒窺基(慈恩大師)擔任筆受(記錄)。“顯慶四年潤十月廿七日”的墨書,表明第四卷譯完的時間,按照一般程序,再經潤文、繕寫等之后才上呈朝廷。

現藏正倉院的《成唯識論》卷第四很可能是未經潤文、繕寫的窺基手稿,在佛教史上意義重大。查考同一時期日本的入唐僧,道照(一作“道昭”)和尚曾在玄奘門下求學,回國時玄奘“以所持舍利、經論咸授和尚”;道照回國后創建禪院,“此院多有經論,書跡楷好,并不錯誤,皆和尚之所將來者”(17)。由此看來,這部《成唯識論》大概是他回國時玄奘所贈,這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又可增添一樁美談佳話。(18)

正倉院被稱為“海上絲路博物館”,與其獨特的歷史密切相關。奈良時代(710—794)原是東大寺的校倉,日本天平勝寶八年(756)圣武太上天皇去世,光明皇太后捐入先帝庋藏的“國家珍寶”600多件,其后光明皇太后又4次捐物。這些皇室至寶多為遣隋唐使帶回的唐代文物(包括西域文物),如抄錄六朝至隋唐詩文的《雜集》,光明皇太后臨書《樂毅論》《杜家立成雜書要略》,王羲之、王獻之書法真跡,王羲之書法摹本20卷,等等。(《東大寺獻物帳》)

正倉院寶物品種繁多,包涵書籍、文具、禮器、佛具、玩具、服飾、食具、藥物、武器等,雖然不乏絲綢制品(如服飾、佛具),但比起金銀器、玻璃器、漆器等要遜色很多,而至寶中的至寶莫過于文獻典籍。

正倉院究竟收藏多少文獻典籍,筆者尚未做過精確統計,其數量當以萬計。比如,庋藏佛教書籍的“圣語藏”,就有隋代寫經22卷、唐代寫經221卷、宋版114卷,總數達4960卷之多。前面提到的《成唯識論》卷第四,只是其中的一卷而已。

筆者多次參觀“正倉院展”,匆匆瀏覽絲織品、陶瓷器、金銀器后,總是佇立在書籍展臺前面,時時陷入沉思:若論對日本文化影響之巨大,對日本人心靈滲透之深遠,究竟是色彩斑斕的絲綢殘片,還是深奧難解的漢文典籍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西县| 松潘县| 丁青县| 中江县| 绥江县| 崇礼县| 封开县| 耒阳市| 武川县| 陈巴尔虎旗| 江阴市| 瑞昌市| 鄯善县| 曲阳县| 南汇区| 五寨县| 泰顺县| 舒城县| 新密市| 尉氏县| 林西县| 岫岩| 宜宾市| 郸城县| 嘉峪关市| 南投县| 扶风县| 新干县| 墨江| 高要市| 娱乐| 古丈县| 广德县| 东平县| 尼勒克县| 靖江市| 平昌县| 台东县| 桦甸市| 怀来县| 五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