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判無處不在:如何通過談判贏得你想要的一切
- (美)赫布·科恩
- 885字
- 2022-04-14 09:20:33
假裝糊涂
尤其當你與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的人進行談判交易,語言往往成為影響溝通的主要障礙。特別強調這點的原因,是因為多年以前我領略了三位日本紳士代表日本航空公司,用這一策略成功地對付了一大幫經(jīng)驗豐富的美國公司代表。
案例直擊
假裝不懂,逼對方妥協(xié)
談判一開始,美國公司代表就以壓倒性的大量信息和數(shù)據(jù)淹沒了日方代表。會議從早上8點開始,進行了2個半小時。美國公司代表使用了圖表說明、電腦輔助計算、幻燈演示以及各種數(shù)據(jù)資料來詢問日方的價錢,我當時也在會議室的談判桌旁就座,就連迪斯尼樂園也沒有這里熱鬧。
在整個雜技演出式的談判過程中,三位日方代表只是靜靜地坐在一旁,一句話也沒說。
終于,美方代表容光煥發(fā)地完成了演示,臉上帶著期待以及心滿意足的神情。此刻,一位美方的談判負責人關掉機器,重新打開電燈,轉向一直保持沉默的日方代表:“那么……你們認為怎么樣?”
一位日本代表彬彬有禮,他面帶微笑地說:“我們沒有看懂。”
美方代表的臉色霎時變得慘白:“你說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你們看不懂什么呢?”
另一位日方代表禮貌地微笑著說:“全都沒有看懂。”
我在一旁觀察這位美方發(fā)言人,他好像一副心臟病隨時就要發(fā)作的樣子,耐著性子繼續(xù)問:“從哪里開始不懂的?”
第三位日方代表以同樣的方式慢慢答道:“當你將會議室的燈關了之后,也就是演示一開始。”
美方代表松了松他那條名牌領帶,將身子斜倚在墻邊,喘著粗氣問道:“你們希望我們怎么做?”
日方代表異口同聲回答道:“請你再重復一遍。”
這時誰是魚餌?誰又坐到了權力核心的交椅上?是誰在愚弄誰?誰又能將秩序混亂而又長達兩個半小時的介紹重新進行一次?誰還會有最初的那種耐心與激情?美國公司最終在精疲力竭的情況下達成了協(xié)議。
從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啟示:絕不要太快地表現(xiàn)出自己什么都明白似的,更不要在事情剛一開始之際就急于證明自己的聰明才干。檢查一下自己說與聽的實際比例,要學會多問問題,做到多問少答,即使有時候你可能知道答案是什么。
此外,當你向他人尋求幫助時,可能會形成一種互惠的友好氛圍。在你接受幫助的同時,對方也相應地投入了一定的時間和資本,這對于你來說無疑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