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整理說明

《醫宗金鑒》是清代政府組織纂修并頒行的醫學教材,內容豐富,體例嚴謹。人民衛生出版社1957年影印該書武英殿版,1963年以后又多次出版以武英殿版為底本的排印本。排印本校改了原版某些文字錯誤,又修正或更改了原書某些體例,增加了附方索引。本次整理汲取了人民衛生出版社歷次整理校點本的合理部分,并以武英殿版為底本再次校訂。茲將整理后的內容說明如下:

一、該書雖為叢書,但武英殿版并未突出子書名稱,而是按卷排序。書前有總目錄,各卷有分目錄。此本以《御纂醫宗金鑒》15種子書為綱,重新編排總目,且將相關分目錄置于各子書之前。原書目錄或與正文有出入,今以正文為主加以調整。個別地方依據目錄更改正文,如目錄之“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正文作“桂枝救逆湯”,今據目錄改。

二、本書采用橫排簡體,故原繁體字、異體字均改為規范的簡體字(如“痠”作“酸”、“骾”作“鯁”)。并非異體的少數中醫特殊用字及容易產生歧義的簡體字,則一仍其舊(如猝不改作卒)。某些意義相同的字,則統一改作通行字(如歠改作啜,欬改作咳等)。明顯筆誤或訛字則徑改,不出校記,如“增寒”徑改作“憎寒”。原本豎排,多見“右件藥”之類的指示文字,今據橫排特點,將“右”字均改為“上”字。

三、通假字、古今字予以保留。

四、避清諱的字一般恢復原用字(如“元機”復原為“玄機”、“元府”復原為“玄府”、“坵”復原為“丘”等)。但個別藥名因避諱而改、習用成俗者一仍其舊(如“元參”即“玄參”)。前朝避諱、業已成俗者亦不改(如“丸”作“圓”)。

五、該書某些名詞術語與今通行者或有不同。經審慎考訂,據古今通行之名作出部分改動與調整,如藏府(臟腑——括號為今通行名,下同)、足指(足趾)、雌痖(嘶?。?、旋復花(旋覆花)、白芨(白及)、蝦蟇(蛤?。?、燕脂(胭脂)、磐蝥(斑蝥)、茵蔯(茵陳)、黃檗、黃蘗(黃柏)、瞳窌(瞳髎)、蹻(蹺)。但某些古藥名仍保持古名,如釣藤鉤不改作鉤藤鉤、栝蔞不改做瓜蔞,連軺不改作連翹、莪荗不改作莪術。

六、原書各卷后之“音切”,若全按正規簡體則難以應對古音韻,故仍其舊。原總目后附28個字的音釋,雖與原文對應不甚緊密,今亦照附。

七、原書插圖在武英殿版一般圖在前、文在后。為便于閱讀、排版,插圖位置或有變更。全書插圖統一編號,以便查找。所有插圖重新摹繪,圖注文字凡橫排者按現代習慣予以調整,豎排者保持不變。圖注或圖形有誤者,經考訂后予以訂正。如圖494“鬼眼”與“鬼哭”原版錯位,今正之。

八、書后附有方劑索引,以便檢索。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山县| 兴海县| 台前县| 吴桥县| 沙雅县| 桐柏县| 米易县| 绥化市| 石阡县| 信丰县| 宣恩县| 宜阳县| 大姚县| 吴江市| 永仁县| 尖扎县| 玉环县| 东光县| 运城市| 双江| 汉寿县| 丹东市| 阿克| 长沙县| 华池县| 静宁县| 吉安市| 临海市| 肥东县| 体育| 临洮县| 通辽市| 蒲江县| 招远市| 荥阳市| 阿合奇县| 娄底市| 梁平县| 磐安县| 三明市| 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