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楊堅的“草樣年華”
- 細讀隋朝四十年
- 一葦
- 1502字
- 2022-04-08 14:00:34
楊堅從出生的第一天起,就被比丘尼智仙收養在寺院中,而且這一養就是13年??梢哉f,楊堅的整個童年都是在寺院中度過的。
歷代開國皇帝中,還有一個與佛教結緣的皇帝,就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不同點在于,朱元璋做和尚是因為生活所迫,楊堅寄養在佛門是為了日后飛黃騰達。
在這青燈古佛相伴的寺院里,終日都是木魚之聲,這對于一個孩童來說,似乎缺少了很多樂趣。不過,我們還是從《隋書》中發現了長年累月生活在寺院中的楊堅的一點樂趣。
孩童時的楊堅有一個非常要好的玩伴,這個人成了楊堅一生的摯友,他叫竇榮定。
楊堅和竇榮定之間還有一層關系,那就是竇榮定是楊堅的姐夫,竇榮定娶了楊堅的大姐為妻。
后來,成為皇帝的楊堅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歲月時說:“朕少惡輕薄,性相近者,唯竇榮定而已?!睏顖灾雷约汗缕В瑢θ丝瘫?,幼年能夠和他趣味相投的,只有竇榮定一人而已。
也許就是在這個時期,竇榮定和楊堅一同許下了報效國家、縱橫疆場的遠大志向。終有一天,他二人的雄心壯志,將飛出這寺院的高墻,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廣闊的天空。
在寺院中度過了13個年頭后,13歲的小楊堅終于離開了寺院,離開了撫養他的比丘尼智仙,進入太學讀書。
太學不同于一般的學校,自漢武帝時期設立以來,它一直是國家最高學府。能夠進入太學讀書的,大多數是貴族官宦子弟,隨便一個太學生都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出身。在這幫“官二代”子弟中,楊堅是極為普通的一個。
不過,根據《隋書》的記載,楊堅在太學讀書期間就開始結交好友,并為自己樹立威望,這表明楊堅在少年時就展現出了非凡的人際交往能力。
事實上,楊堅在后來一步步上位的過程中,能夠多次脫險,并最終成功篡周建隋,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他所建立的廣泛的人脈圈,在這人脈圈中有很多人是楊堅少年時期在太學結交的老同學。
在南北朝時代,還沒有科舉制度,官吏都是可以世襲的,這些“官二代”子弟的父輩老去后,他們將紛紛步入政壇,未來的朝廷也必然是這些“官二代”的天下。人脈對于一個人的發展,無論在今日還是過去,都是不可或缺的資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其中,對楊堅之后的發展影響最大的有四個人,分別是鄭譯、王誼、元諧和崔仲方,并且這些人最后都成了隋朝的開國功臣。
鄭譯,出身于漢家大族滎陽鄭氏,他多才多藝,尤其擅長音律,在之后的北周政壇上曾多次助力楊堅,楊堅后來能夠矯詔輔政,成為大丞相,鄭譯出力是最大的。
王誼,和楊堅一樣出自武川,此人和宇文家族淵源頗深,他的祖父是宇文泰的親舅舅。王誼博覽群書又精于騎射,堪稱文武雙全,深受北周武帝的賞識和器重。后來楊堅輔政之后,北周爆發三總管叛亂,在這危急時刻,王誼又參與了平定鄖州總管司馬消難的叛亂。同時,王誼和楊堅還結為了兒女親家,王誼的兒子王奉孝迎娶了隋文帝楊堅的小女兒蘭陵公主楊阿五。
元諧,是北魏皇族后裔,他性格豪爽,膽識過人,在北周三總管叛亂中,他堅定地站在了楊堅這一邊。隋朝建立之后,他又參與了律令的修訂,并且參與了對吐谷渾的戰爭。
崔仲方,出身于漢家大族博陵崔氏,也是一位文武雙全的能人,他曾向周武帝獻了二十條滅亡北齊的計策,并親身參與了滅亡北齊的戰爭,立有戰功。就在楊堅登基稱帝的前夕,崔仲方連夜向楊堅陳述了“便宜十八事”,受到楊堅的嘉獎。后來,在平陳戰爭中,崔仲方更是從戰略角度為隋文帝楊堅陳述了作戰方略。可見,崔仲方不僅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將才,更是一位軍事家、戰略家。
可以說,從讀書時代開始,楊堅的身邊就形成了一個小團體,后來這個團體逐漸成長并擴大,對楊堅最終成功登上皇位建立隋朝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這就和當年的劉邦一樣,劉邦能夠打敗項羽建立漢朝,所倚靠的核心力量大部分是來自他在沛縣早年結交的那些朋友,比如蕭何、樊噲、周勃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