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5.官越做越大

原來,秦國關中連續多年大旱,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韓國便派水利專家鄭國前來游說秦王嬴政,說只有修一條大型灌溉水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關中干旱的問題。秦王嬴政信以為真,當即任命鄭國負責灌溉水渠工程的建設工作。

其實,鄭國是一個間諜,身負政治任務,也就是以修建水渠的名義,大肆揮霍秦國財力,最終達到“疲秦”的目的。誰料沒過多久,鄭國的真實身份就被秦王嬴政獲悉。

秦王嬴政那暴脾氣,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不但把鄭國抓了起來,還遷怒于所有在秦國做官的外國人,也就是客卿一類人,并下了所謂的“逐客令”,將客卿全部趕出秦國。而李斯正是這類人中的一員,因此也受到了牽連。

李斯聞訊,內心無比焦灼。剛剛嶄露頭角就半途而廢,能不心焦嗎?看到很多客卿同僚一邊埋怨時運不濟,一邊收拾行囊準備回老家,他心有不甘,于是連夜奮筆疾書,寫就了一篇上書,對秦王嬴政進行勸諫。這篇上書是歷史名篇,流傳千古,后人稱之為《諫逐客書》,至今都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必背篇章。

文章開宗明義,反對“逐客令”,接著先談歷史,再談現實,論據凝練充分,權衡利害,正反論證,進而說明“客卿強國”的重要性,內容邏輯嚴密,雄辯滔滔。

秦王嬴政看完后,被深深打動,不但收回了已下發的“逐客令”,恢復了包括李斯在內的大部分客卿的官職,還釋放了農業間諜鄭國,讓他繼續擔任鄭國渠工程的設計施工負責人。為此,鄭國感激不盡,棄韓投秦,最終不負所望,修成水渠,造福關中百姓。

通過這件事,我們不難看出,秦始皇是一個有胸懷、有遠見、識大局的帝王。跟著這樣的領導混,只要有真才實學,一般都能得到充分發揮。

李斯才智過人,自然官也就越做越大,在秦始皇蕩平六國時,他已經成為朝廷九卿之一,官居廷尉,掌管全國司法工作,可以說是手握實權。而現在,丞相王綰一伙人建議學習古人,繼續實施分封制,搞得秦始皇很被動。而李斯對分封制向來是嗤之以鼻的,他主張中央集權制,當他窺探出秦始皇反感分封制那一套時,便趁機率領另外一伙人跳了出來。

在朝上,李斯義正詞嚴地對王綰進行了反駁:

你們這些人的提議是誤國誤民,蒙蔽陛下!當年周朝就是采用你們說的這套辦法,結果如何?開始還可以,后來呢?各國之間互相攻打,搶奪地盤,最后周天子也管不住了,導致周朝滅亡!如今,天下剛剛被陛下費盡心血平定統一,老百姓剛剛過上太平日子,你們這些人卻為了個人私利又想玩這一套,難道想要秦朝重蹈覆轍嗎?居心何在?

秦始皇邊聽邊頻頻點頭,這番話無疑說到了他的心坎上。王綰這伙人看秦始皇態度曖昧,面面相覷,場面一時陷入尷尬。

李斯見好就收,話鋒一轉,語氣平和地接著說道:“不如大家都吃國家俸祿,安享太平,別再要什么裂地分封的虛名了,以后國家還是由朝廷統一管理比較好!”

秦始皇一聽,認為李斯這人真心不錯,深知朕意,不但把王綰這幫老家伙的提議給否了,還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人才難得啊!于是,還沒等到有人跳出來反對,他便裝模作樣地表態道:“李斯的建議很有道理啊!天下百姓之所以常年受戰禍侵擾,正是因為諸侯國互相爭斗引起的啊!朕如今好不容易統一了天下,為天下蒼生謀得了太平,怎么好再按照周朝的陳規弊制進行呢?難道又想陷百姓于水火嗎?必須改革!”

這就是定性了,誰還敢再廢話?都低頭不語。最后,秦始皇指著李斯說道:“李斯,就按你說的辦,抓緊時間研究一下,把具體實施方案報上來!”

王綰這幫老家伙被搞得灰頭土臉,掃興而歸。秦始皇因為有了李斯等人的支持,才不會再考慮他們的感受呢,高高興興地回了后宮。

李斯接到新任務后,激動不已,趕快回去召集人,按照秦始皇的要求,進行頂層設計。經過反復設計論證,最終將建國方案確定為郡縣制,目的是加強中央集權管理。

其實,郡縣制并不是李斯的發明創造,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多地方就已經施行了,只是還沒有在全國大規模推行過。因為沒有過,所以困難非常大,只能摸著石頭過河,特別是還要打破既得利益集團的固有管控模式和利益版圖,政治阻力可想而知。但郡縣制是李斯的政治理想,又有秦始皇做后臺力挺,排除萬難也要搞定。

按照郡縣制的頂層設計,全國行政管理體系劃分為三級:第一級是中央;第二級是郡;第三級是縣。

中央一級最高長官是皇帝,也就是秦始皇,下面設置“三公九卿”輔助皇帝。

所謂三公,包括:丞相,負責全國行政方面的工作;太尉,負責全國軍事方面的工作;御使大夫,負責全國紀檢和監察方面的工作。

所謂九卿,指奉常、郎中令、衛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分別掌管國家禮儀、禁衛、宮門、車馬、司法、民族、宗室、財政、稅收等工作,有點像現在的幾大部委。

中央之外,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郡,相當于現在的省,后來增加到四十郡,每郡設置守、尉、監:“守”相當于現在的省長或省委書記,負責郡內政務;“尉”相當于現在的省軍區司令或政委,負責郡內軍事;“監”相當于現在的省紀檢委書記,負責郡內紀檢和監察。

郡下面又設若干縣,每縣設置令、尉、丞:“令”相當于現在的縣長或縣委書記,負責全縣政務;“尉”相當于現在的縣武裝部長,負責全縣軍事;“丞”相當于現在的縣公檢法司,負責全縣治安和司法。

縣級及縣級以上官員一般都由朝廷統一任免;縣級以下人員一般由民間選出,有點像現在的基層民主選舉。

縣下面設置鄉、里、亭,十里一亭,十亭一鄉,其中鄉和里是行政機構,亭為治安組織。

“鄉”相當于現在的鎮,工作由民間推舉的三老、嗇夫和游徼負責:三老掌管教育風化;嗇夫掌管訴訟稅收;游徼掌管社會治安。

“里”是秦國最基層的行政單位,相當于現在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工作由民間推舉的里正或里典負責。里正或里典相當于現在的村主任或村支書,主要負責管理村內日常事務,組織農業生產,在村內很有權威,像土皇帝一樣。

“亭”是治安組織,不是行政單位,相當于現在的鄉鎮派出所。十里一亭,設有亭長,主要負責約十個村的治安工作,遍布于鄉鎮的各個重要地段。后文中我們會寫到劉邦,他就是亭長出身。

李斯的這套郡縣制與我們現在的行政管理體系相似,形式上稍有區別,本質上都是為中央集權制服務。

郡縣制確定了,接下來,就要按照郡縣制的管理特點對百姓進行制約。

那么,具體怎么做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重庆市| 房产| 施甸县| 宝应县| 建湖县| 浠水县| 克山县| 西城区| 弥勒县| 屏东市| 玉林市| 新巴尔虎左旗| 贵州省| 精河县| 天全县| 鞍山市| 富源县| 中西区| 库尔勒市| 雷山县| 崇文区| 丹江口市| 塘沽区| 义马市| 贡觉县| 黄大仙区| 东山县| 那坡县| 吉安市| 乌苏市| 台安县| 昆山市| 汝阳县| 荥经县| 怀仁县| 林州市| 屯昌县| 长岭县| 闽清县| 琼中| 尚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