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承建ChinaNet,亞信四處開花

1995年一開春,郵電部將中國電信這塊牌子注冊為獨立法人,這是當時的郵電部將電信部門分拆出來獨立大發展的強烈信號。中國電信下屬的各個地方電信局[9]都很敏感地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都在積極地為自己尋找一些新的增長點,Internet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遼寧電信局找到亞信,要求建沈陽、大連兩個節點。遼寧電信的態度是:“不管怎么建,只要能連到Internet上就行。”如前所述,遼寧是田溯寧的半個故鄉,故土召喚,田溯寧自然樂于前往。

浙江電信局也要建杭州節點,連接到上海。當時在中國只有兩家公司能夠做Internet系統集成,一個是亞信,一個是Sprint。杭州電信局數據通信局的局長謝峰尋思:“Sprint在中國的第一個Internet單子都交給亞信做了,我再將單子交給Sprint,它是不是還會轉包給亞信?既然如此,我為什么不直接找亞信呢?”

遼寧和浙江的這些項目都不大,只有幾十萬美元的規模。亞信接到的第一個大單是1995年8月簽下的廣東省Internet網,7個節點,投資近300萬美元,只是時間要求得很緊,當年10月1日就要試開通,1996年1月1日需要全面開通。

廣東省網尚未建完,1995年11月,中國電信就與亞信簽約建設ChinaNet。這是一筆800萬美元規模的合同,全國33個省會級城市都要連通。

為了更好地接單,亞信采取與中訊合作的方式,以亞信中訊的名字一起與中國電信打交道。中訊也對亞信最后拿下上海熱線等項目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亞信運氣不錯,至少在市場對手方面,當時沒有出現特別大的勁敵。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Internet業務屬于新興業務,懂這塊業務的公司本來就不多,海外的強敵Sprint又因為他們的輕視而在客戶那里失分,國內可以算得上勁敵的華為和UT斯達康都沒看上這塊業務。前者在幫著給電信賣交換機,后者雖然有孫正義的投資,進入互聯網行業較深,包括承建了軟銀投資的吉通網的Internet部分,但更多仍是做基于電信的軟件系統和部分設備的銷售,最終沒有成為亞信的正面對手。

各地電信樂于進行互聯網方面的建設和實踐,還在于1995年也是中國電信最大對手中國聯通高歌猛進的一年,新技術、新趨勢的誘惑加上來自對手的壓力,使得中國電信不得不加緊對互聯網的投入。

關于中國電信上馬互聯網業務如此倉促的佐證還在于,在分拆出中國移動后,負責與互聯網業務對接的各地電信的數據分局,在中國電信新的一輪組織結構調整中蕩然無存,被肢解到其他業務單元中去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聯通、吉通等公司的創辦和成立,至少從推動電信壟斷和更加高效上是有其正面意義的。特別是對中國互聯網來說,中國電信在1995年開始邁出的一小步,卻成就了中國互聯網的一大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门县| 彭州市| 宜阳县| 章丘市| 镇坪县| 深泽县| 文成县| 祁门县| 鄂州市| 衡南县| 涟源市| 时尚| 哈巴河县| 洛扎县| 贵港市| 定安县| 荔浦县| 雅安市| 威海市| 荣昌县| 九江市| 双鸭山市| 普陀区| 安康市| 夏邑县| 通辽市| 宝兴县| 永年县| 五大连池市| 壶关县| 建始县| 翼城县| 青铜峡市| 莱西市| 昌吉市| 嘉义县| 高碑店市| 乐业县| 延川县| 仙居县| 济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