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極網和ChinaByte合并
而在2001年4月天極網與ChinaByte合并的過程中,正是陳宗周的大力推動,加上新聞集團派來的首席財務官(CFO)李映紅具體操刀,才使得這個合并最終大功告成。
李映紅也是重慶人,隨母姓,母親李玉蘭是重慶的文化名流之一,母子兩代人與陳宗周都有交往。李映紅少年天才,去澳大利亞讀書前曾為重慶動物園的一名動物學家。
對于天極網和ChinaByte在2001年4月的合并,李映紅接受作者的采訪時有如下觀點。
問:對ChinaByte以1:2的比例與天極網換股合并,宮玉國認為賤賣了,您對此怎么看?您是基于什么做出這樣的判斷的呢,有沒有個人情感摻雜其中呢?
答:當時做出的對價是根據雙方上一年的收入。天極網因為有像馬向群[23]這樣的頂級銷售,廣告收入比ChinaByte這邊高出不止一倍。
正如宮玉國所認為的那樣,沒有我的介入,此事可能就很難促成。因為在此之前新聞集團紐約總部的人也有介入,卻沒有任何進展。我一直認為,職業經理人就是這樣,需要把股東利益放在第一位,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我當時在ChinaByte,后來在新聞集團,以及后來在宏盟媒體集團,行為準則一直如此,沒有變化過。
另外,我當時對默多克家族及新聞集團抱有很深的感情,有著報恩的心態,這也是我能在一片反對聲音中把此事完成的原因。
不過,我的參與,更多的還是受命行事,畢竟我代表著新聞集團的利益。我的介入能使此事進展很快,主要還是因為我的重慶人背景,與陳宗周、李志高溝通比較方便,同時我提出的方案也比較容易被雙方股東所接受。
在這個過程中,宮玉國基本上什么事都知道。前期他基本上表示支持,只是最后在細節上,尤其是讓原天極網的管理層來主導合并后的公司這個股東決定,他非常反對。但那個時候,已經不是他或者我能控制的了。
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在對待離職和留下的ChinaByte員工方面應當是問心無愧的。包括宮玉國在內的所有辭職員工都得到了經濟補償。而同意加入合并后公司的員工,則得到占合并后公司總共3%的股份。
問:新聞集團是不是在2001年對ChinaByte做出了“棄子”的內部共識?是不是隨著星空衛視的推進,新聞集團在中國的業務重點已經開始有所轉變,包括您本人在一段時間后去了星空衛視任職,是不是也說明了這一點?
答:新聞集團在2000年年初就做出撤離互聯網(而不只是ChinaByte)的決定。在我從澳大利亞回到北京前,公司就已經直接以書面方式告訴我,ChinaByte有可能會與其他網站合并而導致我“下崗”。
當時新聞集團對中國的業務定位就是電視,從后來的發展來看,這反而是錯誤的。如果他們堅持定位在互聯網領域,也許今天新聞集團在中國的業務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有時候,命運讓人很難捉摸。
問:天極網和ChinaByte的合并在當時是第一和第二的合并,其應該取得領先同行眾多的領先優勢。但事實是,PConline率先于2007年年底在香港上市,CNET中國后來居上,PCPOP和IT168也趕了上來。現在回頭看來,沒有取得1+1遠大于2的合并效果,是什么原因呢?從中有什么值得借鑒的經驗呢?
答:也許,讓原天極網的管理層全面主導合并后的公司,可能就是合并工作有所遺憾的一個方面。但是,這是當時兩邊股東共同的意思。新聞集團希望成為被動的投資者,并已經計劃把我調回中國區總部任財務總監。
而宮玉國公開反對,并堅決不參與新公司,間接導致了ChinaByte主要的編輯都離職了。而我當時也只是司職董事兼CFO,并不參與日常管理。新聞集團背景在媒體領域的管理優勢、編輯優勢并沒有在合并后的公司中有所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