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國電信里的那些年輕人

電信改革是互聯網成長壯大的最重要的推手之一,1995年的先行者們都看準了這一點。不同的是,田溯寧是中國電信的扶持者,而張樹新是中國電信的對立面,這在當時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前者的思維是,中國的互聯網是要走向開放的,因此做互聯互接,在這批人看來,Internet應該翻譯成互聯網;而后者的思維是中國的互聯網將自成體系,他們稱Internet叫國際因特網。

兩者所對應的不同結局是,田溯寧領導的亞信在2000年3月成功上市,之后田溯寧去了網通,在帶領網通上市后,田溯寧又轉身做了一個主題為寬帶的產業資金,他的合作伙伴包括默多克等人。

張樹新的瀛海威則成為中國互聯網歷史上第一個悲情故事。1998年6月,由于虧損嚴重并且后繼資金匱乏,大股東興發集團與張樹新產生矛盾。危機四伏中,張樹新黯然宣布辭職。但她的故事僅僅是眾多中國ISP的失敗故事之一而已。

張樹新他們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輕視了中國電信本身改革開放的內在動力。

當時,這些年輕人中最早嶄露頭角的是一個叫李黎軍的人,他是深圳電信新技術中心的負責人,也是深圳互聯網項目的立項人之一。李黎軍,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1987屆),后來下海經商,和深圳電信局的另一位實力派人物、曾經的深圳十大杰出青年盧樹彬一起創辦了和亞信齊名的互聯網增值服務提供商——傲天。而具體承接深圳互聯網項目的幾個年輕人,后來也大名鼎鼎,除了下文將提到的負責應用端的張春暉,另外三個負責服務器端的人分別是曾李青、王亮和鄧峰。曾李青后來與馬化騰、張志東一起創辦了騰訊,王亮和鄧峰都在深圳電信體系中。

深圳電信局的互聯網接入走的是香港出口,因此,第一期工程是由香港相關公司承建的,第二期才是由亞信承建的ChinaNet。

如前文所言,中國電信在北京、上海節點之外開通的第一個節點是深圳節點,做港澳出口。深圳一開始就成為互聯網領域的先發之地,與這個港澳出口關聯甚大。

除了訊業金網是中國最早的一批ISP之一,深圳還誕生過諸多“第一”。

1995年9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為深圳數據通信局的專線用戶,興師動眾地在國內創建了巨潮互聯資訊網,成了國內最早在互聯網上提供證券咨詢服務的主要網站之一。

1996年5月17日,由深圳數據通信局和穎源公司合作的中國第一家網吧“卡薩布蘭卡電子咖啡屋”在蛇口正式開始營業,這應該是中國有據可查的第一家網絡咖啡屋[14]

在深圳的諸多“第一”中,最有價值、影響最深遠的是1996年4月,深圳數據通信局旗下的第一個BBS網站——“一網情深”正式開通,這是ChinaNet上可以考證的第一個公眾BBS。“一網情深”的站長,也是“深圳之窗”的創始人張春暉,被認為是中國互聯網產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一網情深”的程序不是張春暉寫的,而是請Alex(黃崢嶸)、Ace(懂懂)等幾位水木清華的創始人和熱心網友搭建的。為此,深圳電信以支持清華互聯網學術研究為名投入約10萬元經費。

張春暉自1990年從海南郵電學校(現在是海南郵電培訓中心)畢業后,就被分配到深圳電信局工作。他出身于電信世家,父親、母親、姑姑、舅舅、哥哥、嫂子都在電信體系工作,他也曾經以為自己的一生都會在電信體系(當時的郵電體系)度過,直到有一天,互聯網打開了他的心扉,讓他開啟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

深圳是北京、上海之外第三個開通主干網的城市。雖然張春暉不負責Internet線路的開放和鋪設,但負責鋪設Internet線路的機房就在張春暉工作間的內間。因此,張春暉有進去查看的便利。直到現在,張春暉依舊記得他第一次敲了那臺已經連接上Internet的電腦的回車鍵,看到正在從《花花公子》雜志網站上下載的圖片時,內心感受到的震撼。

“一網情深”也是中國公眾互聯網領域的第一個BBS。它之所以能夠暴得大名,與深圳本身相對開放的環境有關,也與深圳第二代移民正意氣風發有關。深圳本是靠近香港的一個小漁村,1979年起正式對外改革開放。到1996年前后,深圳已經將近開放有20年的時間了,新的一代深圳移民開始成長起來。后來深圳最著名的兩家互聯網公司騰訊和迅雷的CEO都是深圳子弟,都是在深圳接受中學教育的。前者騰訊的創始人馬化騰的童年雖然在海南長大,但是在深圳上的中學和大學,他的4個創業合作伙伴中有3個畢業于深圳中學,后來他還在深圳中學設立了獎學金;后者迅雷的創始人鄒勝龍雖然是在美國接受的大學教育,但其中學是在深圳蛇口育才中學上的,他是隨著其發明家父親來到深圳的。

在1995年、1996年前后,深圳不僅有訊業金網,深圳龍脈也在籌建中,加上深圳之窗和深圳萬用網,深圳本身的互聯網環境很好,這也為之后深圳互聯網一直保持在全國前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另一個在1995年就嶄露頭角,并對中國互聯網形成重要推動的電信內部人叫張靜君,時任廣州電信數據分局局長。1995年10月,廣州也連接上了Internet,承建商也是亞信。在張靜君的印象中,承建商中領頭的是一個個子不高、襯衫整齊、打著領帶、態度溫和、做事專業、滿口專業術語又很注重溝通的年輕人,此人正是田溯寧。

在張靜君這位數據分局局長任內,廣州曾出現網易、163電子郵箱、廣州視窗等多個全國排名前十的站點。鼎盛時期,廣州互聯網曾經占據全國互聯網三分之一的天下,這些都與張靜君關聯頗大。

廣東互聯網的興起,同樣存在府院之爭,更形象的說法是兩個女強人張靜君和陳嫦娟之間的爭斗。張靜君是廣州電信數據分局局長,陳嫦娟是廣東省郵電管理局副局長;張靜君是163網的重要推手,陳嫦娟則是169網的大功臣。張靜君因163.net廣為人知,陳嫦娟領導的21CN也曾被稱為四大門戶網站之一。

張靜君和丁磊的故事讓人津津樂道,陳嫦娟對田溯寧的幫助也不遺余力。陳嫦娟后來跟隨田溯寧去了廣東網通,多少有些瓜田李下。張靜君后來因163.net轉手事件丟了局長的位子,但她下海創辦了時代財富,雖無陳嫦娟繼續在體制內安逸,但落得身后一身清白。

與張靜君的名字時常聯系在一起的,是一個叫丁磊的寧波青年,他也是電信體系內思維敏銳而且知道該怎么做的一個年輕人。不過,1995年的丁磊還不曾與張靜君相識,也沒有創辦網易公司,他只身南下廣州,在一家外企做軟件工程師。當時的他倒是與時任杭州電信局數據通信局局長謝峰比較熟悉,丁磊本是寧波電信局的一名員工,所以他時常跑到省會杭州市向謝峰請教問題。

1995年10月,在時任杭州市電信數據通信局局長謝峰的推動下,杭州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后為數不多的接入互聯網的城市。謝峰后來去了中國移動為推動移動夢網建設而設立的第三方公司卓望。在卓望,謝峰成功推動了移動夢網的誕生。杭州能成為互聯網的重鎮之一,與謝峰有著莫大的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铜峡市| 芜湖市| 应城市| 呼和浩特市| 揭西县| 砀山县| 凉城县| 华容县| 繁昌县| 葫芦岛市| 裕民县| 城步| 城步| 泽普县| 庄浪县| 昌吉市| 宜兰县| 蓝田县| 凤翔县| 罗定市| 平和县| 濮阳市| 宜昌市| 广安市| 澄迈县| 万盛区| 乌拉特后旗| 恩平市| 南木林县| 海丰县| 肇庆市| 南开区| 万山特区| 阳谷县| 探索| 枣庄市| 米林县| 神池县| 舞钢市| 长顺县| 宜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