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天下大勢都在嘴炮
- 大唐:開局覺醒系統
- 泊寒
- 2028字
- 2022-04-21 04:30:47
司南說完見眾人還是一副皺眉沉思,或者一臉“難道不是嗎?”的表情,就感覺累到不行。
還好說著話,眾人也愈發靠近枯柳灣了,很快就被眼前所見的情景給震住了,而忘了繼續問司南問題。
“這是枯柳灣?!”
眾人幾乎有些懷疑自己的眼睛。
雖然大多數人都沒來過枯柳灣。
但是他們最起碼見過荒山野嶺。
可眼前這個,你跟我說它是荒山野嶺,那大唐只怕除了長安洛陽之外都是荒山野嶺了。
這分明就是一座正在拔地而起的城市啊。
雖然還沒到跟前,只是遠望,依然能看到方言所見的大地都被挖的千瘡百孔,無數人在其中忙忙碌碌,就像一座蟻巢一樣。
雖然因為地勢的限制,并不像長安那樣整齊。
但是也能看出來,整個枯柳灣好像被劃分成了十數個區域。
每個區域內都有不少房舍已經建好了,有些地方雖然還正在建設,整個就像一座大工地。
“枯柳男,你居然私建城池?”
孔穎達不負眾望的再次跳出來!
李世民和眾人也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吃驚的看著他。
司南忽然發現集分寶老是一戳就跳也挺煩人的。
白了他一眼,“孔給事郎不要信口開河,你看見哪里有城墻了嗎?何來城池?”
眾人聞言轉頭去看,發現確實沒有城墻。
都禁不住錯愕,孔穎達也是錯愕。
這分明就是城池,但是卻不建城墻。
李世民本來還有些不悅,轉頭卻又禁不住擔憂起來,“如此規模人民聚集,若無城墻防護,一旦有敵寇來犯,如何抵擋?”
司南聞言笑道:“陛下過濾了,此處離長安不過十數里,哪來的敵寇?”
李世民微微皺眉,其他人也是不語。
顯然有些話不太好說。
離長安近就沒敵寇,這還真不好說啊。
去年人突厥不是才來過嗎?
此時的李世民以及貞觀諸臣,對于突厥顯然還沒有那么高的信心。
不過這樣的話說出來有點沒面子。
司南卻不由再次笑道:“陛下放心吧,若無意外,百二十年內長安不會再有外敵之患了。”
有也是你們自己人殺自己人……司南在心里補充道。
李世民不知他心中所想,只以為他是信口說的,不由笑道:“哦,沒想到司愛卿居然有如此信心?!?
司南也不多說,只是笑道:“無關信心,只是大勢如此而已。”
但李世民和眾人卻突然來了興趣,一直沒開口的裴寂卻突然道:“枯柳男還真是無所不能,通經濟,善詩文,莫非還能觀天下大勢?”
司南沒想到這老家伙突然開口,“沒有那么玄乎,某不通玄術,也不知兵事,政事,不過是窺一斑而略知全豹而已。”
“卻不知枯柳男窺得何處一斑?”
孔穎達也跟著追問道,不過他的表情就有些不懷好意了。
眾人也覺得司南又說大話了。
倒是李世民不知為什么好像挺感興趣,“司愛卿不如講講?!?
“這……”
司南說實話不太愿意說這些。
因為他本來就不懂太多,不過就是因為知道歷史,所以多了一份大局感而已。
但是歷史也并非是一成不變的。
萬一因為自己這蝴蝶翅膀起了反作用,豈不花擦了。
但見李世民這樣看著自己,而且已經開口了,也只好苦笑道:“其實也沒什么好說的,天下大勢,無非敵我而已。
首先是我之勢,如今大唐草創,雖然各方艱難,百廢待興,但是在上有陛下雄才大略,正值壯年,又有知恥后勇勵精圖治之志。
在下,目前朝堂之中老一輩建國勛臣,能征善戰之將皆未老病,最起碼足以為將來打下一個基礎,并且還能培養出新一輩接替者。
這樣最起碼兩代人可以進取。
這是諸如前隋等歷代,所沒有的優勢。
而在民間,天下離亂日久,百姓人心思安。
簡單來說就是老百姓苦的太久了,只要稍微讓他們過得好一點,短時間內必然會心向朝廷,便是有人心懷不軌,沒有百姓響應,最多也就是亂一下子而已。
況且還有臣在,別的不敢說,十年內可以讓陛下吃飽喝足,皇后娘娘哪怕不織布了,也能活得下去。”
眾人只聽前面都忍不住微微點頭,確實好像在理。
但聽到后面一句,眾人忍不住一陣心累,“又來了?!?
這孺子似乎說幾句正經話,就要胡說八道幾句。
一而再再而三,搞得連孔穎達都覺得彈劾他君前失儀之類的有點浪費口水了。
李世民更是牙酸。
而司南卻再次又道:“而在外,我大唐之敵,首先便是突厥,不過臣預估不錯的話,明年應該就要內亂了。
以陛下和諸公對戰機的把握,肯定不會錯失,明年陛下應該可以解決掉劉武周了,臣在這里先恭喜陛下。”
李世民本來沒在意,但聽到這話卻不由神色一震,“突厥明年會亂,你此言當真?”
杜如晦和房玄齡也禁不住失聲道:“司南,這樣話可不能亂說!”
孔穎達等人也詫異的看著他,隨即暗暗冷笑……這樣的話也敢隨便亂說,真把自己當成圣賢了不成?
另一邊, 李靖、程咬金等武將則睜大眼睛,同樣追問道:“司南,你說的是真的嗎?突厥明年會亂,能解決劉武周?”
司南一怔,有些意外的問道:“難道這事陛下和諸公不知道嗎?”
說完自己才反應過來,此時貞觀元年還沒過完,突厥內亂應該還在醞釀中,眾人不知道也并不奇怪。
反倒是他這樣肯定才奇怪。
杜如晦微微皺眉,遲疑了一下才道:“這個突厥可能會內亂,吾等和陛下倒是也有這樣的預測,畢竟一山不容二虎,如今頡利未老,突利卻已然長成,以突厥人蠻夷之性,確實有亂的可能。
只是你如何知道這些,又如何知道會在明年?”
眾人聽到這里,不由吃驚的瞪大了眼睛。
“沒想到連陛下和杜公居然也有此預測,這么說來這孺子竟然不是信口雌黃?!”
孔穎達等人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