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他是認(rèn)真的
- 大唐:開局覺醒系統(tǒng)
- 泊寒
- 2136字
- 2022-04-21 04:30:47
“這個……”
司南心中暗暗叫苦,就說不該說這些事嘛,這一說果然就出漏洞了,但此時也只能硬著頭皮搪塞道:“這個,我也只是略作預(yù)測而已,至于說在明年,本來也不確定,但是今冬突厥不是有雪災(zāi)嗎?
天災(zāi)之下,突厥又沒有臣這樣的能臣,更無國力應(yīng)對,頡利權(quán)力必然受損,也必然會更加防備突利,而突利又如何肯坐視。
所以臣才是明年必亂。”
說完忍不住抹了抹額頭上的汗,終于圓上了。
李世民等人聞言不由點頭,“這倒是確有可能,不過司愛卿居然知道突厥今冬雪災(zāi)之事?!?
“什么意思,朝廷連這個也不知道?”
難道是我記錯了,突厥今年沒有雪災(zāi)?還是說這個唐朝其實是另一個時空的唐朝?
“不,朝廷倒是有得到消息,朕只是沒想到司愛卿居然也能如此洞悉天下?!?
李世民看著司南微笑道。
“哈,這個……。”
司南目光閃爍,正好看見張千,眼睛一亮道:“臣是聽張侍中說的。”
“什么?”
張千臉色一變,連忙道:“枯柳男,你不要胡說?!?
隨即噗通跪倒,“陛下,奴婢真沒說過!”
“呃……沒有說過嗎,那臣應(yīng)該就是聽長安胡商說的!”
司南點點頭,一臉確認(rèn)的道:“對,確實是聽胡商說的,哎險些記錯了!”
張千聞言一頭冷汗,好家伙,你記錯了不要緊,這可是要死人的。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擺擺手,“起來吧?!?
張千這才松了一口氣,連忙稱謝,然后才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站起來。
隨即有些無語的偷看司南一眼,心中暗道:“枯柳男不當(dāng)人子,咱家不就是敲詐了你一個小籠包子的配方嗎?完了還根本做不出來。
什么富強(qiáng)粉,什么酵母,看都看不懂。
也值得你記仇成這樣?”
罷了回頭趕緊找機(jī)會還回去,不然哪天別被坑死!
而李世民也不知道有沒有相信司南的話,笑笑也沒再追究,反而又問道:“那突厥之外,高句麗、百濟(jì)以及吐蕃呢?”
司南這一次卻有點不敢說了,怕又踩雷,不過隨即一想,罷了,依然如此了,踩就踩吧,大不了就說這是科學(xué)。
當(dāng)即沉思了一下道:“高句麗百濟(jì)雖然是臥榻之患,但卻不是大敵,其地緣和國力都限制了他們的上限。
如今之所以會成為臥榻之患,不過是因為大唐還沒發(fā)展起來。
一旦我大唐發(fā)展起來了,彼輩不足為慮。
我大唐未來的大敵在近處的便是吐蕃。
與突厥不同,吐蕃君臣之間沒有太大的矛盾,至少暫時沒有。
而且吐蕃君臣目前和我大唐差不多,也是勵精圖治,正值上升期。
另外隨著我大唐發(fā)展,未來必然會有更多的西域胡商來我大唐,因為此時的西方大食也同樣正在蓬勃發(fā)展。
因此我華夏和西方的交流貿(mào)易必然會向前漢一樣,達(dá)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固然會給我大唐帶來數(shù)之不盡的好處,但同時吐蕃因為正好處在樞紐之上,必然也會隨之獲利。
所以,未來百年,我大唐怕是會面臨一個要明君有明君,要能臣有能臣,要英雄有英雄,而且還很有錢的吐蕃。
此將是我大唐之勁敵?!?
“而更遠(yuǎn)的,便是大食了,如今的大食以宗教立國,正是大殺四方之時,不久之后,如今的無冕之王默罕默德已然年高。
但其后輩卻也雄才大略,未來怕是將會建立一個建立一個野心勃勃,充滿擴(kuò)張欲望的強(qiáng)大帝國。
我大唐未來要是經(jīng)營西域,這也是一個大敵。
余者不足論?!?
司南說完,長長的呼出一口氣,卻見眾人都沒有反應(yīng)。
不禁有些發(fā)愣,什么意思,難道我這分析不上臺面嗎?
他哪知道,眾人這完全是被震到麻木了。
如果他開了系統(tǒng)積分提醒,他就會發(fā)現(xiàn),此時積分正在不住的躥升。
本來他說天下大勢,眾人只覺得他說大話,或者會說一些什么氣運之類的。
誰知他不但說的頭頭是道,而且眼界更是讓眾人震驚,居然連遙遠(yuǎn)的如同傳說的大食都被他考慮進(jìn)去了。
而且居然好像對大食的形勢也很了解似的。
如果沒有前面突厥的分析,眾人只覺得他怕是信口開河。
但是有突厥的分析,再加上他說的有理有據(jù),連李世民聽了都覺得自己的目光好像一下子變得寬廣了好多的感覺。
心中又是振奮,又是懊悔。
振奮的是,朕居然有這樣的人才,懊悔的是,朕之前居然不識人,居然允許他辭官了。
最后封爵,也是因為利益。
這一刻,李世民有些自我懷疑哦,“朕是明君嗎,是的話,怎么不識人?”
他想說一句,“卿真是朕之子房,或者朕之孔明,發(fā)現(xiàn)好像有點不夠,張子房一代良相,但他能有如此見識嗎?
孔明未出茅廬而言三分天下,可是他知道西域如何嗎,知道西域之外,知道百年未來嗎?”
半晌之后,才感嘆道:“朕此時方知卿之前所言“言為天下法”不是戲言?!?
眾人聽到這話都是一震,甚至有些駭然。
這個評價太高了。
何為“言為天下法”?
這不就是圣賢嗎?
當(dāng)然李世民這不是說司南已經(jīng)是圣賢了,而是說司南說要做圣賢不是開玩笑的。
但是這已經(jīng)夠高了。
何謂知道不是戲言,最起碼至少你有這種潛力和可能,才敢說不是戲言。
更重要的是,有皇帝這句話,以后再沒有人敢明著說司南是狂妄之語了。
而震驚之后,眾人的心思卻是復(fù)雜的。
卻聽李世民又問,“若如此說,不知卿以為我大唐當(dāng)以何方略應(yīng)對?”
這話一問,司南也是臉色一變。
哪怕是他,也知道李世民如此問,這就是所謂的問策了,之前只能說是考校,現(xiàn)在卻是求教了。
他也不敢怠慢,連忙道:“陛下言重了,而且此地也不是說話的地方?!?
李世民聞言一愣,隨即點頭,歉意的道:“是朕草率了?!?
他顯然是以為司南是覺得他不夠莊重,既然問策那自然要莊而重之。
事實上司南只是純粹不知道如何說,不敢輕言而已。
不過他也沒解釋,只是一笑道:“陛下,既然已經(jīng)到了,不如便由臣為向?qū)?,領(lǐng)陛下及諸公游覽一下這枯柳灣吧。”
“善?!?
李世民應(yīng)許,眾人也無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