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舍我其誰
- 大唐:開局覺醒系統
- 泊寒
- 2046字
- 2022-04-21 04:30:47
不過可惜歸可惜,司南也不好表現的太明顯了,只能順其自然。
倒是李世民在旁一直冷眼旁觀,見孔穎達被眾人一齊狂懟也無悲無喜,卻忽然開口道:“司南,雖然孔愛卿的勞民傷財之說有些言過其實。
修筑道路也是好事。
但是你這樣大動干戈的修筑道路,應當也確實靡費不少吧?”
孔穎達聽到李世民這句話,差點感動哭了,連忙稱贊道:“陛下圣明,臣亦是此意。”
程咬金和杜如晦等人也不說話了。
心中明白,他們這樣明顯的偏幫司南,“欺負”孔穎達,讓皇帝不喜歡了。
因為皇帝顯然覺得這件事,孔穎達雖然動機不純,但說的話卻還是有些道理的。
而程咬金,甚至連杜如晦這次都有些沒“原則”了。
司南倒是不在意,聞言一邊走一邊微微施禮道:“陛下,諸公,還記得臣之前的提問嗎?”
“什么是錢?”
李世民問道。
“對。”
司南微微點頭。
李世民微微皺眉,“這個問題莫非和修路也有什么關系嗎?”
不僅是他,連隨行的眾臣也同樣一臉茫然。
不知司南為什么又扯回之前的問題。
“當然。”
司南微微一笑道:“子曾經說過,‘民要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養豬。’。”
眾人聞言一怔,長孫無忌隨即笑罵道:“不要胡說八道,子什么什么時候說過這句話了?”
孔穎達更是再次橫眉立目,“陛下,臣彈劾枯柳男司南玷污經典,羞辱圣賢。”
“孔給事郎,雖然本爵爺一直大人大量不何你計較,但你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
還有長孫相公,我說子曾經說過,我有說過是哪個子了嗎?”
“哪個子也沒有說過這種話。”
“誰說的,司子剛剛就說了。”
眾人一愣,隨即都忍不住翻白眼,李世民也禁不住瞪了他一眼,笑罵道:“好好說話,不要胡說八道!”
但這一次司南卻正色道:“陛下,雖然臣經常胡說八道,但這一次臣可沒有胡說八道。
孟子曾言,‘五百年而有圣人出’,這既是說孔仲尼應運而生,難道不也是期望后輩子孫不必不如先賢嗎?
而太史公也曾有言,‘舍我其誰’,而今天下歷經數百年滄桑,始有我大唐一統天下。
然則百姓離亂,生民凋敝。
內有天災碩鼠,外有突厥、吐蕃、高句麗等諸強環司。
誠可謂正是百廢待興之時,千年未有之局!”
“然則,臣卻也以為此正是有志之士大有可為之時。
所謂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
值此之世,陛下及諸公沒有難道開天辟地,為萬世子孫留表率的志向嗎?”
司南說著目光一掃眾人,穿越這么長時間,他一直是表面高調,放肆。
但實際上卻是低調收斂,從來不輕易展露自己的圖謀和志向。
直到此時,他卻忽然向李世民以及這天下人表明了自己的志向。
“某雖不才,但生于此,卻也知道如今之時開拓者生,守成者死。
因而不敢怠惰。
我言即子曰,有何不可?
卻不知陛下與諸君聽我之言,不問道理如何,卻只因為一句‘子曰’而發笑,卻不知為何?”
李世民等人聞言內心不禁一震,有些吃驚的看著司南,忽然好像不認識他一樣。
不過李世民隨即卻禁不住豪氣勃發,撫掌笑道:“說得好,當此之時,大丈夫當有此志。
今日笑卿,是朕之過也。”
說罷竟然朝司南深施一禮,便即問道:“愛卿有此大志,朕心甚慰,卻不知愛卿這句話當做何解?”
司南連忙退后避讓,口稱不敢。
同時目光卻在觀察其他人的反應,人群中便見有虞世南、豆盧寬等人皺眉不言。
顯然不太喜歡司南的狂傲。
但是卻意外的沒有太多的反應,甚至連孔穎達都只是哼了一聲,而沒有噴他。
這讓司南有些意外。
雖然他敢說出這樣的話,也是因為觀察到如今大唐的儒家和后世的儒家還是有些不一樣,雖然已經不比秦漢。
但還是有些野心的。
且頗具胡風。
不過他還是準備好了要被口誅筆伐的,所以他這番話雖然說的離經叛道,卻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李世民和貞觀眾臣的野心。
但結果眾人反應居然如此平靜,還是有些出乎意料。
雖然出乎意料,卻也微微松了一口氣。
畢竟嘴炮一時爽,說完卻也有壓力。
幸好這是初唐,是一個“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時代。
而不是大宋。
既然如此,那么今天他的初步目標就達到了。
對于李世民的問題他卻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再次賣了個關子道:“陛下和諸公,這一路上想必已經看到不少手推獨輪車的百姓了吧?”
李世民聞言點頭,確實這一路上他們已經看到過十幾撥來來往往的獨輪車了。
雖然這種只有一個輪子的車有些新奇,但之前在市坊已經見過了,但也太在意。
此時聽到司南如此問才突然注意到,這來往的獨輪車似乎有些多,而且不管來的回的,竟然都沒有空置的。
去時是一車車黑乎乎的煤,回來的卻有的推著一車車的糧食,布匹,甚至還有一桶桶的貌似桐油的油脂。
忍不住心中有些好奇。
糧食他們倒理解,但布匹似乎都是那種質量很差,很稀疏,幾乎好像漁網似的麻布。
“枯柳男,你們采購這么多粗麻和桐油做什么?”
長孫無忌問道。
“這不是重點,長孫公我想要陛下和諸位看的是這獨輪車的數量。”
死哪有些無語。
“唔,這個數量確實不少,但是數量再多,也用不了修這么這么寬,這么靡費的路。”
孔穎達下意識的反駁。
連李世民也同樣看著他,等他解釋。
司南無語了,“諸位,我要諸位看的是數量,但要說的卻不是數量,是效率,是工具和基礎設施的限制。
諸位難道就不能往前多想一步嗎?”
“諸位之前動輒說勞民傷財,但是不勞民不傷財的辦法,難道就是不建設,不做事嗎?”
哎,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