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根譚(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孫林譯注
- 502字
- 2022-03-29 16:47:55
三〇
云煙影里現真身①,始悟形骸為桎梏②;禽鳥聲中聞自性③,方知情識是戈矛④。
【注釋】
①云煙:云霧,煙霧。真身:佛教語。為度脫眾生而化現的世間色身,指佛、菩薩、羅漢等。
②形骸(hái):人的軀體。桎梏(zhì gù):刑具名,指腳鐐和手銬。桎,拘系犯人兩腳的刑具。梏,古代木制的手銬。后比喻像腳鐐、手銬一般約束、妨礙人自由的事物。
③自性:佛教語。指諸法各自具有的不變不滅之性。南朝梁武帝《凈業賦》:“既除客塵,又還自性。”
④情識:謂感覺與知識。
【譯文】
在云霧的影影綽綽中顯示自我的真實存在,開始領悟身體原來是束縛人性的枷鎖;在禽鳥的鳴叫聲中見識了自我的本性,才知道感覺與知識是攻擊人性的武器。
【點評】
中國文人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施展人生理想時,往往投身于自然,面對云海霧靄、鳶飛禽鳴等自然變化,逐漸平復惆悵郁悶的心情,尋找心理慰藉,獲得內心的寧靜與自適。他們主張從浩瀚廣闊的自然中獲得心靈感悟,來擺脫人情世理的羈絆,獲取心靈的解放。自然萬物成為他們進一步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媒介,并不斷沖擊著他們豐富易感的靈魂,使其領悟到物質世界對精神的束縛,領悟到純真自然的自我本性,使身體形骸擺脫七情六欲的牽制,靈魂得以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