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墩堡
- 掠明
- 王貳濤濤
- 2078字
- 2022-04-18 18:31:18
不知道走了多久,馬車緩緩停下。
夏洪波第一個沖出去,敏捷的身手看不出他是個胖子。
刺啦……
嘩嘩嘩……
小胖墩一臉滿足的激爽感,他差點尿了。
陸續,其他馬車上的蒙生相繼下車。
王昭遙看遠方,天地間一片蒼茫,一種渺小的情緒在心底蔓延。
黃色的天空,一條土龍翻滾飛舞,那是黃沙被卷上天際形成的戈壁風景,小冰河時期的自然天氣與以往大不相同,極度寒冷驟然加劇,糧食產量驟然下降。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區域普遍南移,這導致了明朝全國各地幾乎連年遭災。
曾經繁華一時的絲綢之路也因為自然環境的改變,愈發萎縮,綠植在減少,沙漠在擴張,這對絲綢之路的商隊可謂雪上加霜。
而隨著占星術、航海術,船舶工藝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商人選擇海運,即使茫茫大海沒有衛星定位,沒有充足給養,更要時刻提防附近商船搖身一變成為海賊船。
這些問題在貿易帶來的巨額收益看來,都不是問題。
茫茫天地間,歷史大勢前,自己不過是一粒微塵般的存在。
以旁觀者的身份去審視這段慷慨悲歌的歷史,無疑是管中窺豹,只有真正參與進去,才能窺探到整個脈絡。
夏洪波提著褲子,憨頭憨腦的出現在王昭身側,瞅了瞅黃沙漫天的天空,有看了眼愣愣出神的少爺,無奈搖頭,盛傳少爺的癡病痊愈,真不是空穴來風,那傻傻的眼神,不是正常人能做出來滴。。
他們的目的地是座戈壁邊緣的墩堡,遠處隱隱約約能看到山脈,蒼茫大地上稀稀落落的是一顆顆樹木,裊裊炊煙從墩堡升起,頗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意境。
待王昭近前,發現墩堡土墻上人頭攢動。
“來者何人,通報姓名!”
“奉王大人命令,速速開門。” 大漢緩步上前吆喝一聲。
不久土墻后放下一竹籃,大漢大步流星走到籃子下放,放入一枚木質腰牌退到一旁,半盞茶后墩堡吊橋緩緩打開。
“見過梁總旗。”
一名胡子拉碴的中年軍官,看到大漢,緊忙就要大禮下拜。
“不必多禮。”梁總旗扶住軍官臂膀,令他下拜不得,隨后對肅州城方向一拱手,“王大人的事勞煩百戶大人了。”
“分內之事、分內之事。”中年百戶連連拱手稱不敢。
雖然百戶的官職比總旗大,但梁總旗是王大人的親兵頭領,別說他一個總旗,就是千戶也要禮讓三分。
“敢問哪位是王公子?”中年百戶見一群蒙生往墩堡里走去,不由好奇問道。
巴結王大人的機會可不多,若是得到王大人親賴,自己這百戶或許能過的更滋潤,百戶跟百戶也是不同的,不同的衛所待遇天差地別,單說城里城外的百戶,前者聽曲逛窯子,后者只能受凍吃沙子。
“做好你自己的事,莫要多問。” 梁總旗冷冷回了一句,領著蒙生進入墩堡。
中年百戶熱臉貼冷屁股上,也不惱怒,嬉皮笑臉的奉承著梁總旗一同進入。
…………
王昭第一次出肅州城,他瞪大眼睛好奇的望著四周,墩堡里的軍士與他在城里見到的很不一樣,無論是氣質還是衣著,都差了很多。
大部分兵丁套著破舊的棉襖,西北的溫差較大,如果不穿厚一點很可能會一病不起。這個時代生病,可不是感冒發燒那么簡單,風邪入體,分分鐘取人性命。
那些衣服上原本鮮艷的顏色幾乎褪去,有的兵丁戴著烏漆麻黑的紅笠軍帽。有的干脆就頂著個臟兮兮的腦袋傻愣愣的注視著進來的孩童們。
“嘿,哪里來的小娃娃?”一位軍漢大咧咧湊上前,一雙嶄新的紅襖鞋分外惹眼。
“瞅瞅,俺的新鞋亮暢不?”
蒙生們哪里見過這陣勢,嚇得紛紛后退。
“楚老六,給我滾一邊去。”百戶罵罵咧咧站出來,“驚擾了貴人,把你破鞋給馮小子。”
“嘿嘿嘿嘿,有新鞋咯……穿新鞋咯!”不遠處蹲在水井邊沿的邋遢小子傻兮兮的笑道,邊說邊手舞足蹈。
“滾你娘蛋蛋。”楚老六喝退作妖的馮小子,點頭哈腰給中年百戶賠不是。
“羈押的人在哪?” 梁總旗眉頭微皺,也沒呵斥兵丁,看樣子這種事已經習以為常了。
“梁爺請隨我來。”中年百戶上去引路,“昨個得到王大人吩咐,罪奴各個活蹦亂跳著呢,小的看護的緊,您放心提人就是。”
梁總旗辦差事,蒙生們杵在墩堡中央,兩名隨梁總旗一起來的親兵分立左右,墩堡外還有兩名騎在馬上的親兵看車子。
親兵與兵丁之間的關系很微妙,相互間似在提防對方。
王昭對此視而不見,對于超出自身能力范圍的事,正常人都會選擇性忽略,他心里暗暗記下,待時機成熟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隱隱有預感,這與明軍對外作戰屢戰屢敗可能有很大關系。
他轉身游覽墩堡,想更了解這個時代就必須深入基層。墩堡顯然在基層范圍內,在邊軍中能代表普通兵丁面貌。
墩堡土墻高十余米,外形呈覆斗狀,土墻外延近三十米,墻外有壕溝。親兵給蒙生們講解墩堡的作用,有些已經知道蹲在地上玩耍,有些聽的興致盎然。
大明九邊各衛所建有墩臺,一般三里一墩,五里一臺,但在嘉峪關附近歷朝歷代都設有墩臺,王昭聽親兵講,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這處墩堡算是較大的了,堡內配有旗幟、鼓、弩,軟梯、炮石、火藥、火箭、狼糞,牛糞、柴草等。
“這位軍爺怕是聽上官說的。”墩堡土屋內走出一邋遢男子,只見他一瘸一拐走到蒙生身邊,“朝廷連年欠餉,兵丁們口糧都不夠,何況軍械呢。”
瘸子男離王昭很近,親兵有意無意攔在二人中間。
“這深溝兒墩,有兵丁三十七名,設百戶、掌旗官,附近有三座墩堡一座已荒廢……”
王昭還想細聽,突然沒了聲音,他轉頭看去,就見瘸子一瘸一拐往土屋內挪步,而梁總旗已領著中年百戶過來。
他們身后是一長串用麻繩捆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