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夢家和他的朋友們
- 方繼孝
- 1867字
- 2022-03-25 18:31:07
二、計較多于寬容
陳夢家與容庚彼此間是互存成見的。抗戰前陳夢家留校與容庚成了同事,共事不久逐漸產生對容庚反感之情,容庚也因陳夢家驕傲自大而心存芥蒂。但不久他們就各分南北了。這次陳夢家由美國返回北平,聽到了許多對容庚的負面反映,尤其是容庚為了保全自己,去了偽北大,著實令陳夢家看不起。
關于容庚于抗戰勝利后的境遇,有許多著作和文章曾有生動而有趣的描述。綜合起來大致如下: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傅斯年代理北大校長,他聲明“偽北大”的教職員堅決不再聘用。容庚自然在不被聘用之列。為申訴自己并非漢奸,容庚寫了一篇“萬言書”自辯:“庚獨眷戀于北平者,亦自有故:日寇必敗,無勞跋涉,一也;喜整理而拙玄想,舍書本不能寫作,二也;二十年來搜集之書籍彝器,世所稀有,未忍舍棄,三也……”傅斯年閱后不屑一顧。為此,容庚不辭辛勞地專程從北平跑到重慶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找傅斯年當面講個清楚。不料,傅斯年根本不給容庚面子,竟然指著容庚大罵:“你這個民族敗類,無恥漢奸,快滾,快滾,不用見我!”(傅振倫《我所知道的傅斯年》)并讓手下將容庚驅逐出他的辦公室。容庚遭到如此羞辱,并不死心,再次來到傅斯年的辦公室。盡管容庚一再表示知罪,要重新做人,但傅斯年仍不答應容庚到北京大學任教。后來,嶺南大學收留了他,自此他再也沒能邁進北京大學的門檻。
容庚離開北平到嶺南大學后,被聘為教授,不久兼中文系主任,并主編《嶺南大學學報》。嶺南大學成立于1888年,是晚清時期中國13所教會學校中實力最強的,與燕京大學、東吳大學、金陵大學齊名。1927年,嶺南大學收歸中國人自辦,在廣州革命政府和南京政府時期得到長足發展,成為全國四大名校(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之一。抗戰時期,嶺南大學校址從廣州康樂園遷到香港,香港淪陷后與中山大學一同遷往廣東韶關,1945年在康樂園復校。容庚此時到來,正是嶺南大學恢復階段,容庚這樣大師級的學者到來,嶺南大學自然會給予重用的。
自1922年至1946年,容庚總共在北平生活了24年。自1927年至1941年,他一直住在燕東園內24號,位于現今的北大東門和清華西門之間。如今這幢二層獨立小樓仍保存完好。容庚一生最主要的學術貢獻是在北平完成的。任嶺南大學教授期間,容庚曾對他的學生說:“吾自歸嶺南,無一字著述。”這個說法在1949年8月容庚致陳夢家的信中得到印證:“回粵四年乏善足述,學習與新課程更使無暇整理舊業,奈何!”
容庚對于陳夢家的性格是十分了解的,他知道陳夢家自1937年至1947年這十年中學術上已然成功,甚至某些方面已經超過了自己,但他畢竟是陳夢家的老師,是其走上這條康莊大道的啟蒙者、引路人,故而他與陳夢家不論是書信交往還是晤面交談,總是以師長的口氣說話,甚至做出一些令陳夢家難以理解和接受的事情。如1947年11月12日,陳夢家致趙蘿蕤信中有“容庚叫其妹來索以前所借的二部書,其人斤斤不忘此等小事,甚可鄙”。抗戰前陳夢家向容庚借的書,至1947年已十年矣,陳夢家夫婦離開北平后,輾轉湖南、云南,又去美國,按說容庚不應再向學生提及索要才符合情理,但容庚做出了,難怪陳夢家發牢騷(1947年11月12日陳夢家致趙蘿蕤信)。另在1947年12月31日陳夢家致蘿蕤信說道:“容庚寄來一冊《甲骨學概說》,把他自己大吹了一頓,并羅列他的學生。說我任清華國文系講師……其人近來言行,更加錯亂……”其實陳夢家早在1944年就是清華大學的正教授了,這次由美國回清華仍然是正教授,大概容庚不大留意,或是不關心,居然把他說成是“清華國文系講師”,實在有傷陳夢家的自尊。
《甲骨學概說》是1946年容庚南歸后所刊,除列舉羅氏對甲骨學的重要貢獻,也大談自己于此的成就。容庚與羅振玉并無師生之名,卻有師生之實,其情誼亦逾乎一般師生。容庚念念不忘當年經羅振玉介紹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讀研究生之恩。除了羅振玉外,容庚還時時不忘他的母親鄧氏的教育和舅舅鄧爾雅的培養,曾著文自述如何受母教而成人,如何從舅攻印治學而立志,尊敬感激之情溢乎言表。容庚尊崇羅振玉是由來已久的,他不僅在羅振玉聲名顯赫之時,即使羅任職偽滿、被人斥為漢奸之后,依然如此。直至容庚晚年仍常念羅振玉知遇提攜之恩,常言“沒有羅振玉,就沒有我今日之容庚”。
陳夢家與容庚盡管心存芥蒂,漸行漸遠,貌合神離,但彼此的交往卻一直保持著。每次容庚北上,總會提前告訴陳夢家,而陳夢家則熱情接待。現存1953年6月10日陳夢家致趙蘿蕤信中有語曰:“容希白在此,免不了應酬,殊以為苦。”他們之間的關系明顯疏遠,是在1957年反右斗爭時容庚公開批判陳夢家以后,但依然有所聯系。

1947年11月12日,陳夢家致趙蘿蕤信

1949年8月4日,容庚自私立嶺南大學致夢家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