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食代謝力:不節食,不暴走,吃出易瘦體質
- (日)森拓郎
- 790字
- 2022-03-30 10:19:14
什么是燃燒體脂?
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三大營養元素。
三大營養元素指的是碳水化合物(糖類)、脂肪以及蛋白質。當我們的身體活動時所消耗的能量,也就是作為卡路里被消耗掉的,主要是糖類和脂肪。
人體會根據具體的情況有選擇性地將糖類和脂肪作為能量消耗的主要來源。那么,在怎樣的狀態下人體會燃燒體內的脂肪(體脂)呢?
簡單說,就是處于以脂肪作為能量源的“脂代謝模式”時。
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脂類物質在血液中隨著血液流動,當人體開始消耗這些脂質的時候,就是脂代謝模式,也是血液正常循環的狀態。
從為了減肥而提高基礎代謝率的角度來說,將體脂作為能量消耗掉的“脂代謝模式”至關重要。
但有些時候,人體的“脂代謝模式”被關閉,此時人體處于“糖代謝模式”開啟的狀態。
那么,在什么時候人體會開啟“糖代謝模式”呢?答案是攝入含有大量糖分的食物,導致人體內糖分過多的時候。
糖分會變成血糖流入血液,在這個時候人體的血糖值就會升高。如果血液中含有超過必需量的糖分,就會對血管以及其他細胞造成損害,因此必須將血糖值降到正常水平。
將血糖值降低到正常水平的人體激素叫作胰島素。
當人體大量分泌胰島素的時候,會優先進行糖代謝,同時停止脂代謝。
糖分是迅速消耗型的能量,脂質則是儲備型的能量,因此糖分一定會被優先消耗掉。糖分如果在血液中長期、大量地存在,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所以人體必須選擇立即將糖分消耗掉,或者將其變成甘油三酯儲存起來。雖然消耗糖分可以通過大量的運動來實現,但實際做起來并不容易。
為了提高脂代謝率,消耗體脂,必須攝取蛋白質和脂肪,同時減少糖分的攝入量,這樣就能夠使脂代謝更加活躍。
可能有人不太理解,“我明明要消耗體脂,為什么還要攝取脂肪呢……”事實上,與多余部分會被人體儲存起來的糖分不同,人體會將多余的脂肪排出去。但在攝入過多糖分導致人體分泌出胰島素的情況下,多余的脂肪會與糖一起被變成體脂儲存起來,這一點必須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