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容貌鑒附錄(6)
- 曾國藩冰鑒(第五卷)
- 宋天天
- 2988字
- 2014-09-11 16:54:03
曹操在統(tǒng)一北方后,擬進行統(tǒng)一全國的戰(zhàn)爭,他預料將需要眾多的各種各樣的人才,便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頒布《求賢令》,要求所屬“唯才是舉”。他說孟公綽為趙、魏老(家臣)則優(yōu),不可以為藤、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住我明揚厭陋(意是發(fā)現(xiàn)被埋沒的人才),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之后,他又連續(xù)下令申明其“唯才是舉”的主張并要求推薦人才:建安十九年(公元2144年)又頒布了《敕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他指出:“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耶?而陳平定漢業(yè),蘇泰濟弱燕。由此言之,土有偏短,庸可廢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又頒布《舉賢勿拘品行》,他例舉了出身低賤,或起于下層,或在政治、品行上有各種錯誤的人,如伊尹、傅說、管仲、蕭何、曹參、韓信、陳平、吳起等人用之卒能稱霸成帝,或使國富兵強以打敗敵人,以說明舉才不要計較其品行,只要有才能都可以推舉。這是曹操對“任人唯親”。“論資排輩”及世俗的偏見的公開挑戰(zhàn)。
“唯才是舉”是曹操起事之初就巳執(zhí)行了。他在與群雄逐鹿中,因急需人才,凡是有用之才他都搜羅了,甚至是敵人也能“矯情任用”而用之,如陳琳曾為袁紹寫檄文罵他及其祖宗三代,張繡在渭水偷襲將之打敗,殺其一子一侄,后來也收降他們。由于曹操能唯才是舉,其身邊人才濟濟。
正因曹操愛才,故常物色人才,提拔人才。《魏書》
說他“知人善察,難眩以偽,拔于禁、樂進于行陣之間,取張遼徐晃于亡虜之內(nèi),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其余拔出細微,以為牧守者,不可勝數(shù)。”其身邊的謀臣如茍或、郭嘉、賈翊等都是三國時一流人才。也因其愛才,其麾下不少人甘為之效死盡忠,如龐德被關羽擒獲后,關羽以其主將馬超在蜀勸其投降,龐德拒不降蜀,愿以死報曹操知遇之恩;許褚在戰(zhàn)爭中常冒死保衛(wèi)曹操,使曹操多次轉危為安;典韋在清水之戰(zhàn)中,以死拒敵,使曹操安然脫險。
了解一個人的個性與心理,有許多方法。握手,也可以作為分析一個人的各種特點、態(tài)度的一種方法。
通過握手的方式和力感,我們可以尋求其中內(nèi)涵的答案。
在我們當代青年的交往中,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主動伸出手與對方相握的人,往往顯得較為主動、大方。實際上,可以認為這不僅是較豐富的交際經(jīng)驗與交際能力,而且是具有較強的自信心的表現(xiàn)。
如果一面同對方握手,一面用眼睛注視著對方的面孔的人,在心理上有著較強的優(yōu)勢,是一種不大容易妥協(xié)的人。自信,是這種交際方式的深層心理結構。
如果是女性,則表明這種一邊握手,一邊注視的風格,是她有意引起對方注意,以獲取對方對自己的好感。對于公關小姐或其他長期從事接待,交際工作的女性來說,這種握手方式則表示為自己能力強,有自主意識的個性。
無力握住對方手的人,性格較脆弱,依賴感強。
握手時,軟弱無力,表現(xiàn)出完全被動的姿態(tài)的人,缺乏堅強的個性,遇事可能優(yōu)柔寡斷。
綿軟地和別人握手,則表現(xiàn)為一種標準的中國風格——后發(fā)制人,遇事讓三分。先靜后動,以退為進。
當然,也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在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有一種較為明確的自我規(guī)范。當外在的人事沖擊了這種自我規(guī)范的界限,他們更認為這是一種冒犯行為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反應,進行猛烈的反攻,甚至是惡狠狠的報復。但是,不能認為他們主動意識是弱的,只要看到,他們的進攻性的主動行為是弱的,而和平性的主動行為并不是弱的。而這種和平性并不一定表現(xiàn)為熱情。
因為外化出來的熱情,往往是一種主動性的進攻行為。
如果,我們使用自信和不自信這樣的概念進行區(qū)分的話則可以將上述這種情況理解為在進攻性的領域,持問號態(tài)度,故可以稱之為缺乏自信。
過分殷勤地同對方握手,表現(xiàn)出這個人目的性很強,會奉承巴結人。如果用卑謙的神情一再同對方握手,表明這個人懷有某種目的,因為握手不過是一種禮節(jié)性接觸,過份看重這種接觸,就是弦外有音了。
曾經(jīng)有一位大學老師,一心想去某國講學,恰好有個機會,那個國家有位知名學者來華訪問由她陪同,于是,在大家致見面禮時,她就格外用心,用極恭謙的姿勢致禮,此情此景,旁觀者清。事實證明了這一點,在知名學者訪問活動即將結束的時候,那位老師果然提出了出國講學的要求。
典型的美國式握手,就是所謂的政客式握手,在競選活動期間,候選人通常用右手拉住對方的一只手,再把左手握在上面,有這種方式,可以表面信任和親密的感情。候選人也確實用這種方式搏得了一些人的好感。但是,更多的人認為這樣握手純屬虛張聲勢,給人以假惺惺的感覺。雖然如此,很多政客還是堅持用它的。
用力握手是一種顯示力量的表現(xiàn)。見面時用力握住對方手的人,一般主動性較強,性格外向。爽快、辦事講究效率。但有時容易急躁。
這種人雖然自我意識很強,但辦事急于求成。
如果你一直敬仰某個人,又偶然與之相識了。那么,你一定會十分高興,同他握手時也會不知不覺地加了把力氣。這種沖動的力量,表明你對同對方的相識,感到很興奮,希望能繼續(xù)同他交往。所以,從對方握手的力量感上,也能表明交往的誠意和信任的程度。
握手時,手心出汗的人,大多數(shù)屬神經(jīng)質(zhì)類型,這部分人情緒容易激動,內(nèi)心不易平衡,比較敏感。
大概沒有人愿意去握濕冷的手,因為握這種手會感到很不舒服。手的溫度代表一定的心理活動力。在人體內(nèi),每當發(fā)生恐怖或驚嚇的感情變化時,跟自己無關的自律神經(jīng)意識,會突然活動起來,引起呼吸的緊張,血壓與脈搏的變化,或是汗腺興奮等狀況。所以,如果在和對方握手時發(fā)現(xiàn)對方的手心有汗,表明對方的情緒高漲,也可以說是內(nèi)心失去平衡的象征。
有些女性看起來冷若冰霜,但有位男性在握她的手時,發(fā)現(xiàn)她的手心在出汗,這表明握住她手的男性引起了她的某種興奮。
另外,有位心理學家,曾經(jīng)向警察們建議,采用握手法詢問嫌疑犯,也就是詢問嫌疑者的時候,一邊握住對方的手,一邊提問,如果嫌疑犯的手掌開始很干燥,中途忽然冒出汗來,那么必定心中有鬼,說不定就是犯人。
西方有位叫彼得佛克的刑警,這位刑警只要一握犯人的手,犯人立即會陷人一種不利的境地。因為這位刑警的手勁兒很大,目光炯炯直逼犯人。犯人只要一接觸他,內(nèi)心馬上會感到不安。
握手時,有意和對方保持距離的人,一般善于自我保護,對陌生人保持著一定的警戒心。
在動物世界里,動物之間的照面無需打招呼,只要對峙瞬間,即可決定彼此的優(yōu)劣勢,占優(yōu)勢的一方,威風凜凜不可侵犯,居劣勢的另一方,見勢不妙,只有悄悄溜走為上策。在人類社會里,彼此打招呼是不可避免的禮節(jié),所以,打招呼雖然是司空見慣的舉動,從中卻能顯露出多種意思來。
如果和對方握手時,很注意同對方保持一定的距離,這種舉動含有警戒,謙遜和客氣等意思。因為彼此之間的距離,乃是心理距離函數(shù)。距離越遠,心理上的警戒越強。反之,如果一邊握手,一邊主動挨近對方,甚至拍拍對方的肩膀,這無疑中增添了親切的氣氛,使當時的氣氛導向有利于自己的一面。這樣,對方會不知不覺地擺脫了疑慮不安的情緒,只要沒有顧慮或畏怯,就大大地縮短了彼此的“心理距離”,而主動的一方,顯然無形中占了優(yōu)勢。
世界上有許多可怕的事情,大地震可怕,龍卷風可怕,洪水可怕,猛獸可怕,瘟疫可怕,大火可怕,等等。
還有人說人言可怕,因為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幾個人是被唾沫“淹死”的。然而,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人們心理中的“畏懼”了。
單就領導者來說,一旦染上了畏懼心理,他就很難成就大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