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淺議

  • 驛城新語
  • 劉杰超
  • 4753字
  • 2022-03-15 10:33:24

農村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是農村社會現代化的迫切需要,本文就農村文化建設問題談點看法。

一、農村文化建設與農村社會現代化要求的差距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文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農村文化建設與農村社會現代化的要求還有很大的距離,這種距離表現為三個方面:

(一)農村文化建設同農村經濟優質、快速、高效發展存在著很大差距。今后若干年,是我國發展和改革的一個重要的、關鍵的歷史時期。在這個時期,對于農村經濟來說,就是要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的轉變,實現由粗放型農業向集約型農業的轉變,促進農業經濟優質、快速、高效發展。這對農村文化建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比之下,農村文化建設的差距不小。我國傳統的農業廣種薄收,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更差。當前,傳統的生產要素和技術手段在農業生產中仍占主體地位,機械化、電氣化、水利化程度很低。由于技術手段落后,農村資源利用率很低,以耗地資源來說,中低產田就占60%以上;農產品儲運、加工、銷售能力不強,農業產品商品綜合利用率僅達50%左右,而發達國家一般都在95%以上;科技貢獻率在農業增長因素中只占35%左右,而發達國家則達到60%以上。我國的鄉鎮企業雖說是“異軍突起”,但由于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因素,目前已遇到不小的困境,中南部廣大地區尤其如此。這些事實說明,農村文化建設的狀況遠遠適應不了農村經濟優質、快速、高效發展的要求。要解決這一問題,顯然需要加快農村文化建設,用科學的理論和技術充實農民的頭腦,從而為農村經濟的優質、快速、高效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使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轉移到依靠科學進步、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軌道上來。

(二)農村文化建設同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對發展農村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強調要擴大農村基層民主,全面推進村級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應當清醒地看到,發展農村民主政治、加快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盡管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誰也改變不了,誰也阻擋不了,但在實踐上還面臨著許多現實問題。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還遠遠不能適應這種大趨勢的要求,一方面,相當一部分農村基層干部深受幾千年傳統觀念的影響,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重人治輕法治觀念、官本位思想、尊貴卑賤的等級觀念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不少農民群眾也深受小農經濟思想和宗法思想影響,聽天由命的思想比較嚴重,缺乏民主參與意識,不懂得依法保護自己合法權益,同時在事關農民群眾的政治權益、經濟權益問題上,他們也不懂得依法行使手中的民主權力,而是強調宗族宗派利益,習慣聽命于族長的幕后安排。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必然會制約農村基層民主的發展,制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要加快步伐發展農村社會主義民主,搞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顯然需要加快農村文化建設步伐,使干部和群眾的民主意識、法治觀念普遍得到增強,并見諸實踐。

(三)農村文化建設同活躍農村文化生活、滿足農民文化需求的差距依然突出。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他們對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但現實告訴我們,農村文化發展的現狀同這種需求差距不小。與城市文化生活相比,我國大多數農村的文化生活還是十分貧乏的。文化建設投入嚴重不足,文化設施嚴重不足,除少數農戶能看上電視外,多數農戶還沒有電視可看。看電影難和看書難的問題并沒有真正得到解決,民間藝人、民間文藝團體大部分放棄自身行當,民間藝術活動也只是在重大節日期間“偶爾露崢嶸”。有個別地方的農民群眾甚至把喪事中吹響器當作文化娛樂活動圍觀欣賞,長久不愿離去。我國老一代農民絕大多數是文盲,時下的一代農民文盲也不少。根據權威資料透露,我國農村文盲、半文盲的比例高達30%,受過中等教育的農民比例很小,飽受文盲、半文盲之苦的農民迫切要求學科學、學技術,更是迫切要求自己的子女讀書求學,但科技服務、咨詢機構寥若晨星,眼下農村教育的發展也是困難重重,教育經費嚴重不足,教學設備、教學手段落后,教師素質不高。這嚴重地制約了農村教育和農村科技的發展。很顯然,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不斷加強農村文化建設。

二、明確目標任務,把農村文化建設落到實處

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了從現在起到2000年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目標。《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在文化上,堅持全面推進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型農民。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倡導健康文明的社會風尚;發展教育事業,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普及科學技術知識;發展農村衛生、體育事業,使農民享有初級衛生保健;建設農村文化設施,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決定》還指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是全面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我們認為,實現十五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這一目標任務,將有效地縮小農村文化同農村社會現代化的距離。

為了勝利實現農村文化建設的目標任務,我們要切實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切實加強對農村干部與群眾的思想教育工作。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對農民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政策的教育,使他們樹立起堅定地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并在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針政策的指引下投身于農村現代化建設。要堅持不懈地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使之處理好個人、集體和國家之間的利益關系,把個人的命運同集體的、國家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要堅持不懈地對他們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和科學知識教育,使之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艱苦創業、自主自強意識,樹立敢闖敢冒、開拓創新意識,樹立求學求知、科學致富意識,樹立公正公開、公平競爭的意識等等。要堅持對他們進行民主與法治教育,使之增強民主意識和法治觀念,依法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依法履行自己的義務,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力,依法參與各種經營活動或者社會活動。要堅持不懈地對他們進行道德教育,使之增強道德觀念,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道德,使農村的社會風氣得到不斷改善,進入新的文明境界。要堅持不懈地對他們進行唯物論和科學精神教育,使之不斷破除迷信,擺脫愚昧,形成移風易俗、崇尚科學、崇尚文明的新風尚,讓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占領農村文化陣地。

(二)要狠抓基礎不放,努力發展農村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學、在教育。為了加快農村科技事業的發展,要創造有利于農業技術進步的良好宏觀環境,要制定合理的科技發展政策,優化農業科技資源配置。當前的突出問題是農業科技推廣渠道不暢,技術成果棚架現象嚴重,大量的科技成果沒有轉化為生產力,沒有轉化為產品的競爭力,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僅為10%左右,專利實施率還不到10%。因此,要建立健全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促進農業科技轉化率。農業科技推廣部門要聯合農業產后部門如食品加工、批發市場等,加快農業技術的橫向擴張;要鼓勵農業科技人員深入基層、深入農村,開展農業科學研究,推廣農業技術成果,并重獎有功人員。有條件的鄉村,要建立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充分發揮農村“土專家”在推廣農業技術中的作用。協會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從事科學技術的開發、研究和推廣,為農民提供科技信息咨詢和服務,引導農民依靠科技致富。

發展農村教育是發展農村科技的基礎。因此,我們要對農村教育給予更多的關注,要下決心推進農村教育綜合改革,統籌安排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農村基礎教育不僅要為高等學校輸送人才,也要注意為農村輸送人才,使之成為一代新型農民,因此不能總是圍著升學轉,而是應該圍繞提高學生素質轉,注意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思維和創造能力,使學生在知識、品德和體魄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農村基礎教育要抓緊夯實、切實解決好適齡兒童失學問題,嚴防出現新文盲、新科盲。要積極發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業職業教育,當前,要注意解決好鄉鎮職業中學滑坡現象。農村成人教育要從實際出發,抓好掃盲教育,對農民進行經常性的科學技術教育,對鄉鎮企業的員工進行崗位技術和崗位知識教育。

(三)要加強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要針對農村文化設施嚴重不足和陳舊落后的狀況,結合各地實際,采取官辦、民辦等多種形式,加大對農村文化設施的投入,辦好文化站、圖書館室、影視廳、表演廳、廣播站、有線電視轉播站等。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大力開展文化下鄉、科技下鄉、衛生下鄉活動,專業文化團體要深入農村多為農民演出,鄉村要建設屬于自己的土生土長的文藝宣傳隊和體育運動隊,利用業余時間舉辦文藝宣傳演出和小型體育運動會等,用健康的文化生活來充實自己。

三、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文化建設的領導

農村文化建設的關鍵在黨。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農村文化建設實現跨世紀目標任務的根本保證。因此,縣、鄉黨委一定要克服一手軟一手硬的現象。那種布置工作只講經濟建設,考核工作偏重經濟指標,解決問題強調經濟手段的做法是有害的;那種對于文化建設只滿足于“做報告帶一句,訂規劃補一條,查工作問一聲,要典型編一個”的做法更是有害的。縣、鄉黨委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前提下,把兩個文明建設都擺到黨委的議事日程上,做到兩個文明建設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要把抓文化建設的能力、水平及成績作為對干部任免和獎懲的重要依據。

縣、鄉黨委要堅決糾正冷落思想文化宣傳工作部門的傾向。那種認為思想文化宣傳部門無關大局的認識是有害的,那種隨意抽調這些部門工作人員從事非本職工作的做法也是有害的。要穩定思想文化宣傳工作隊伍,并為它們創造必要的條件,充分發揮這支隊伍在文化建設中的主動精神和創造精神。

要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的優勢。當前,要深入農村,不斷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徹底糾正那種以單純說教、硬性灌輸為主的工作方式,堅持以事實啟發人、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人們的心坎上。為此,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同培育“四有”新型農民結合起來,同發展農村經濟結合起來,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保護農民切身利益結合起來,同加強農村社會治安、轉變農村社會風氣、發展農村科教文衛和計劃生育結合起來。唯此,才能重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達到預期目標。

黨對農村文化建設的領導并不是包攬一切,并不是要代替社會各方面的具體工作,因此,縣鄉黨委要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做到社會各方面齊抓共管,形成合力。農村文化建設,黨委自然要管,而政府及各職能部門同樣要管,群團組織也應當管,只是分工有所區別而已。只有在黨的領導下,各方群策群力,齊抓共管,才能抓出成效。

農村文化建設需要大量的投入,經費嚴重不足,制約了農村文化建設的發展,縣鄉黨委要以改革的精神對待這一問題,一方面要不斷加大投入,把有限的資金用于思想文化宣傳部門和直接為群眾服務的文化設施建設上,推動鄉村建設綜合性的文化站(室),努力提高廣播電視的覆蓋率。另一方面,要根據誰投入誰收益的原則,鼓勵民間投資文化事業,興辦文化實體。

從嚴治黨,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充分發揮黨員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將對農村文化建設產生直接的積極影響。因此,農村文化建設必須從黨政領導干部抓起,從共產黨員抓起,各級黨組織不但要一級講給一級聽,還要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黨員在農村文化建設中應當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以身作則,發揮表率作用,用良好的作風去影響社會風氣,以公仆的形象去帶動群眾走向文明新境界。

(原載于《社會主義研究》2000年第6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尔滨市| 台北县| 绥滨县| 塔河县| 陇西县| 松溪县| 宁强县| 碌曲县| 岚皋县| 那坡县| 堆龙德庆县| 壶关县| 颍上县| 五莲县| 绥化市| 太仓市| 鄂托克前旗| 故城县| 平定县| 成都市| 莫力| 礼泉县| 射阳县| 富锦市| 拉萨市| 萍乡市| 玉屏| 黑水县| 芜湖县| 赫章县| 海盐县| 墨脱县| 桑植县| 容城县| 威宁| 新沂市| 建始县| 贵德县| 明光市| 诏安县| 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