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聰明人

  • 苦雨齋舊事
  • 孫郁
  • 2191字
  • 2022-03-15 10:34:26

張鳳舉第一次出現在周作人面前,是1921年8月26日。那天周作人還在西山養病,是日的日記道:

晴。上午信子來。士遠、尹默偕張鳳舉(黃)來訪。[19]

這一次見面,使八道灣后來又多了一位友人。周作人的興奮,可想而知。張鳳舉之結識周氏兄弟,系沈尹默的介紹。那一年8月23日,沈尹默將張鳳舉引到魯迅面前,給魯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三天后,魯迅寫信給西山上的二弟云:

前天沈尹默紹介張黃,即做《浮世繪》的,此人非常之好,神經分明,聽說他要上山來,不知來過否?[20]

張鳳舉生于1895年,江西南昌人,名黃,字風舉,又字定璜。他曾留學過日本,頗有藝術修養。1921年從日本回國,即在北大等地謀到職位,而走進周氏兄弟的世界,對他亦是快事。大約在1925年底,曾和魯迅輪流編過《國民新報副刊》乙刊,彼此頗為了解。張氏在1925年曾寫過一篇《魯迅先生》,可謂灼見多多的名篇,至今常被世人引用:

魯迅先生站在路旁邊,看見我們男男女女在大街上來去,高的矮的,老的小的,肥的瘦的,笑的哭的,一大群在那里蠢動。從我們的眼睛,面貌,舉動上,從我們的全身上,他看出我們的冥頑,卑劣,丑惡和饑餓。饑餓!在他面前經過的有一個不是餓的慌的人么?任憑你拉著他的手,給他說你正在救國,或正在向民眾去,或正在鼓吹男女平權,或正在提倡人道主義,或正在作這樣那樣,你就說了半天也白費。他不信你。他至少是不理你,至多,從他那枝小煙卷兒的后面他冷靜地朝著你的左腹部望你一眼,也懶得告訴你他是學過醫的,而且知道你的也是和一般人的一樣,胃病。魯迅先生的醫學究竟學到了怎樣一個境地,曾經過解剖室沒有,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他有三個特色,那也是老于手術富于經驗的醫生的特色,第一個,冷靜,第二個,還是冷靜,第三個,還是冷靜。你別想去恐嚇他,蒙蔽他。不等到你開嘴說話,他的尖銳的眼光已經教你明白了他知道你也許比你自己知道的還更清楚。[21]

讀張氏的文章,一是覺得藝術感覺頗好,是深明文學的人;二是了解域外的藝術,看問題較為犀利,不似一些學人那么人云亦云。二十年代中期,張鳳舉與周氏兄弟一直站在一起,審美觀與價值觀,多有重合之處。《語絲》創刊的初期,張氏就寫過文章多篇,有隨筆、戲劇、日本與英國的作家譯作,思想是活躍的。不過,后來他偏于翻譯,文章少見,不知什么緣故。《語絲》初期,張鳳舉很見風骨,他諷刺舊學,痛斥復古者,勇氣可嘉。“三一八”慘案發生。張鳳舉第一個在《語絲》上發表文章,怒斥當局,真真有英雄之氣。他因此而受到通緝,成了持不同政見的人。很長一段時間,周氏兄弟,是將他引為同道的。他們相聚之多,一時難以細計。

張鳳舉對周氏兄弟,評價很高,但在情感上,和周作人更為接近。1924年6月11日(那時魯迅已與周作人分手了),魯迅回八道灣取書,兄弟間發生沖突,周作人夫婦叫來了張鳳舉、徐耀辰,“欲借外力以抗拒”,被魯迅“辭卻”。是日魯迅日記云:

下午往八道灣宅取書及什器,比進西廂,啟孟及其妻突出罵詈毆打,又以電話招重久及張鳳舉、徐耀辰來,其妻向之述我罪狀,多穢語,凡捏造未圓處,則啟孟救正之,然終取書、器而出。[22]

對于魯迅與周作人沖突,以及二人矛盾的原因,張鳳舉是極少數知情者,但他很遵君子之道,未對外人詳細道及。魯迅搬出八道灣的那幾年京城生活中,張鳳舉一直是來往較多的友人。他們除了共同編報外,還多論及域外的文學。張氏就贈給過魯迅西洋圖書,以及外國文學家照相,這些深得魯迅喜愛。魯夫子南下前,張鳳舉和馬幼漁、沈尹默在德國飯店為其餞行,友誼還是不淺的。那個時候,張氏與周作人也保持著密切關系。周作人1921年底到1929年10月的日記,張鳳舉的名字頻繁出現,僅次于錢玄同。比如他們一同討論日本文學,1922年7月16日一同發表《關于北京大學新設的日本文學》,對創立日本文化研究,做了奠基性的工作。1923年,受北大委派,二人與日本公使館商談過日本退還庚子賠款的使用問題。那時北京大學的中日文化交流,他們出力甚多,彼此的合作,心情是愉快的。此后二人要么一同和日本學人聚于北大,要么同力合編介紹日本文化的詞典,往來之頻,超過許多友人。周作人有時還與羽太信子,到張宅看望,彼此的感情,用“很好”一詞來形容,當是確實的。

張鳳舉后來去了法國,然而他們之間的信件往來,依然很多。查1930年至1934年周作人日記,二人通信頻繁,且彼此寄贈物品。在苦雨齋主人心里,張氏依然是個難以舍去的朋友。不過盡管如此,周作人的文章,很少念及張鳳舉,對其評價,幾乎沒有,連后來的回憶錄,也鮮見他的名字。張氏去了法國之后,做了些什么,至今不詳。惟北京檔案館,在張鳳舉條目下,有“漢奸”字眼,那么說,四十年代初,他也與日偽政權關系非凡。但具體情況,知道的人就寥若晨星了。

翻閱《語絲》雜志,看二十年代初他的文章,我以為是好的,是個聰明之人。他翻譯的波德萊爾的散文詩,很是漂亮,魯迅也由此,受到些影響吧?他和魯迅,在《莽原》第七、八期的羅曼·羅蘭專號上,共同發表各自的譯作,對引介域外文學,用力頗勤。視野較之同代人,較為開闊。有意思的是,他的雜感,批判意識較強,那篇《答問》,批駁日本西木省三對中國新文化的攻擊,口氣頗像周氏兄弟。八道灣的主人們喜歡張氏,看來不是沒有原因。

周氏兄弟與陳西瀅論戰時,張鳳舉從中傳話,揭露過陳氏的丑行。周作人還將其寫入文章。但當陳氏讓周氏拿出證據時,張鳳舉又不敢對證,遂被后人所譏笑,以為有“小人”之態。但周氏兄弟并未追究于此,還以老友視之,也可見對他的寬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陵县| 阳山县| 敖汉旗| 陕西省| 双峰县| 平江县| 镇雄县| 邹平县| 依安县| 子洲县| 湘阴县| 甘孜| 远安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安庆市| 阳原县| 荔浦县| 涞源县| 嘉义市| 苏尼特右旗| 聂荣县| 高清| 分宜县| 碌曲县| 邯郸县| 琼结县| 建瓯市| 酒泉市| 平度市| 怀集县| 河曲县| 秭归县| 合山市| 乌拉特后旗| 彰化市| 吉林市| 登封市| 通江县| 客服| 交口县| 宁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