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春季食補(3)
- 健康是吃出來的
- 宋天天
- 6013字
- 2014-09-11 16:42:45
(2)鍋置火上,加油燒熱,放入豬肝煸炒,加入醬油、蔥花、姜片、料酒、精鹽和少量清湯,炒至豬肝熟時,倒入馬蘭,再炒至入味,點入味精,裝盤即可。
【特點】
此菜具有良好的養肝明目功效。
10.蒜苗炒雞蛋
【原料】
蒜苗100克,雞蛋2個,精鹽適量,味精適量,姜末適量,色拉油3湯匙。
【制法】
(1)雞蛋磕入碗中,加少量鹽、味精、姜未,攪打成蛋液;蒜苗去根,摘去老葉,洗凈,先縱向一剖二,再橫向切段。
(2)炒鍋置火上,放2湯匙油,油熱,將蛋液倒入,炒熟盛起。
(3)凈鍋置火上,將剩余油倒入,油熱,放大蒜煸炒片刻加鹽,待大蒜六成熟時,放炒好的雞蛋,再炒約半分鐘,放味精炒勻即可。
【特點】
鮮嫩、清香、爽口。
11.蒜黃炒肉絲
【原料】
蒜黃200克,豬瘦肉75克,醬油1湯匙,味精1克,姜汁適量,色拉油2湯匙。
【制法】
(1)蒜黃擇洗干凈,控水切段;豬瘦肉切絲。
(2)炒鍋置火上,加油燒熱,然后下肉絲,炒至變色,再加醬油、姜汁、味精,炒至汁濃,倒入蒜黃,翻炒至斷生,即可裝盤。
【特點】
色嫩黃,味鮮美。
12.竹筍炒肉絲
【原料】
竹筍400克,色拉油250克(實耗50克),雞蛋清1個,蔥姜末10克,豬瘦肉200克,芡粉1茶匙,鮮湯100毫升,精鹽適量,黃酒半湯匙。
【制法】
(1)竹筍去筍殼,削去質老部分,切成粗細均勻的細絲;豬后腿瘦肉洗凈切絲,放清水中浸泡片刻,撈出控干,加蛋清、芡粉拌勻上漿。
(2)炒鍋放油置火上,油約四成熱時,下上漿肉絲,過油滑透撈出。
(3)鍋內留油約40克,油熱,放蔥姜末爆香,再放筍絲、鹽、黃酒,旺火炒開,隨即加鮮湯和肉絲,炒至湯稠汁濃,即可起鍋裝盤。
【特點】
脆嫩可口。
13.玄參燉豬肝
【原料】
玄參15克,豬肝500克,姜、鹽、生粉等適量。
【制法】
(1)將豬肝切成薄片,用生粉、姜、鹽等腌好,備用。
(2)玄參先用水煮半小時,然后與腌好的豬肝隔水同燉,燉10分鐘左右即可。
【特點】
這道菜具有養肝明目、補血益氣之功效,乃食補佳品。
14.紅燒豬肘
【原料】
豬肘750克,肉湯2000毫升,生姜15克,大棗50克,陳皮6克,蔥15克,料酒50毫升,精鹽5克,醬油10克,胡椒粉3克,味精2克。
【制法】
(1)豬肘刮洗干凈,鑷凈毛樁,入沸水鍋氽去血水,撈出用清水洗凈;生姜洗凈、拍碎;蔥切長段。
(2)鍋置大火上,放入豬肘、精鹽同炒,加大棗、生姜、蔥段、陳皮、胡椒粉,注入肉湯、料酒、醬油,在大火上燒開,撇去浮沫,改用小火慢煨,至湯濃汁稠時,揀出姜蔥,入味精調味即成。
【特點】
此菜能滋潤皮膚,駐顏不老。
15.荸薺糕
【原料】
荸薺500克,荸薺粉250克,冰糖450克,清水6碗。
【制法】
(1)將荸薺去皮、洗凈、拍碎。先用3碗水將冰糖煮化,加入拍碎的鮮荸薺,再用另外3碗水調開荸薺粉。
(2)將冰糖荸薺和荸薺粉水混合拌勻,倒入抹有豬油的淺盆中,放入蒸鍋,隔水蒸約20分鐘,取出切塊即可。
【特點】
軟嫩、鮮甜,具有滋潤清熱之功效。
16.魚香鍋巴
【原料】
鍋巴300克,香醋1湯匙,姜末10克,鮮湯100克,醬油1湯匙,泡辣椒50克,色拉油500克(實耗約150克),白糖25克,味精1克,蒜茸10克,麻油2湯匙。
【制法】
(1)泡辣椒切碎。鍋放麻油置火上,油約三成熱時,放泡辣椒、姜末、蒜茸,炒香后下鮮湯、醬油、糖、醋、味精,燒沸后倒入盤中晾涼,撒上蔥花,即為魚香味汁。
(2)凈鍋置火上,倒入色拉油,油約七成熱時,下鍋巴,并用漏勺不斷翻動,待炸至金黃色時,撈出放盤內,淋上魚香味汁即成。
【特點】
色澤紅潤,鍋巴酥香,魚香味濃。
17.胡蘿卜丸子
【原料】
胡蘿卜300克,豬絞肉200克,淀粉50克,面粉100克,精鹽6克,蔥姜末10克,雞蛋1個,色拉油500克(實耗60克),味精1克。
【制法】
(1)胡蘿卜刮去外皮,洗凈刨絲,再切碎放入盆中,加豬絞肉、淀粉、面粉、鹽、雞蛋、蔥姜末、味精和少許水,攪拌成餡。
(2)炒鍋添油置火上,油溫達六成熱時,將調好的餡擠成直徑約2厘米的丸子,逐一放入油中,炸至金紅色、熟透時,撈出控油裝盤。
【特點】
色澤金紅,外脆里嫩。
18.枸杞里脊湯
【原料】
豬里脊肉300克,枸杞子15克,蛋清1個,清湯800毫升,蔥白、蔥花、胡椒粉、麻油、干淀粉、濕淀粉、紹酒各適量。
【制法】
(1)豬里脊肉切成片,用鹽、味精、干淀粉、蛋清拌勻腌制,放入沸水鍋拖滑后,撈起待用。
(2)鍋置旺火上,油爆蔥白,注入清湯,待湯燒開時,加入豬里脊肉、鹽、味精、胡椒粉、紹酒,用濕淀粉勾薄芡,起鍋,淋入麻油,撒上蔥花即成。
【特點】
此湯味道醇厚,且有補肝益腎之功。
19.番薯粥
【原料】
番薯100克,粳米150克,生姜少許。
【制法】
將番薯洗凈去皮,切成丁,生姜少許切片,與粳米同放入鍋中熬成粥。
【特點】
此粥堪稱“美容粥”,具有養脾胃、益顏色之功,經常服食,可使面色紅潤,充滿光澤。
20.菊花粥
【原料】
菊花20-30克,粳米100-200克。
【制法】
將菊花用水煮20分鐘,去渣留濃汁,再將粳米放入,熬成粥。
【特點】
此粥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平肝潛陽之功效。適用于外感風熱,溫病初起之頭痛、發熱等。
二、春季防病治病食補方
(一)呼吸系統疾病
1.傷風感冒
(1)生姜粥
鮮生姜10克,切成薄片或細末;粳米或糯米60克;蔥白2枚。以上三味同煮為粥。俗話說“常吃生姜,不怕風霜”。生姜中的姜辣素是治療傷風感冒的良藥。蔥白所含的揮發油能刺激汗腺發汗,并能殺滅呼吸道病菌。初春季節服食生姜粥,能起到散寒保暖的作用。
(2)二豆羹
豆腐250克,淡豆豉12克,蔥白15克,調料適量。先將豆腐切成小塊,放入鍋中略煮后,將淡豆豉加入,放水1碗,煎去大半碗水后,再放入蔥白,煎滾后,趁熱服下,喝湯吃豆腐,蓋被取汗。每天l劑,連服4-5天。此羹對暑濕型流行性感冒有效,適用于外感風寒的咳嗽,以及傷風鼻塞等癥。
(3)一味雞蛋湯
沸水20毫升,雞蛋5枚。將雞蛋打入碗內攪勻,用沸水沖,再上火煮兩三滾即可。趁熱服下,蓋被取微汗。此湯對感冒汗出不解者有良效。
(4)枸杞菊花綠豆湯
枸杞葉100克,菊花15克,綠豆30克。將綠豆洗凈,用清水浸泡約半小時;枸杞葉、菊花洗凈。把綠豆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至綠豆爛,然后加入菊花、枸杞葉,再煮10-20分鐘,調味即可。隨量飲用。此湯具有疏散風邪、清熱止痛的作用,適用于風熱感冒頭痛者,癥見微微發熱、頭痛時作、口渴咽干,或咽喉疼痛、鼻塞流黃稠涕、目赤腫痛者。脾胃虛寒、風寒頭痛者忌用。
(5)柴葛瘦肉湯
瘦豬肉100克,鮮葛根50克(干品25克),柴胡15克。將柴胡、葛根、瘦豬肉洗凈之后,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時,調味即可,飲湯食肉。此湯適用于風熱感冒、微惡風寒者。
(6)百合赤豆粥
百合120克,赤豆30克,粳米60克。以上三味加水煮至豆熟,加入冰糖15克調味。風熱、暑濕感冒者宜食。
(7)雙花飲
金銀花30克,山楂10克,蜂蜜200克。將金銀花、山楂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3分鐘后,將藥液潷入小盆內,再加水煎熬一次潷出藥液,將兩次藥液合并,放入蜂蜜,攪拌均勻即成。適用于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口渴等癥。
(8)生姜紅糖茶
生姜15克,紅糖15克。將生姜切片,加水煮沸后,加入紅糖,趁熱頓服。適用于風寒感冒發熱、漚惡腹痛者。
(9)姜蔥梨雞蛋
梨120克,生姜15克,蔥白15克,雞蛋數枚。雞蛋打入碗內攪勻,前三味煎湯,將煎好的藥汁乘沸沖入蛋液中。趁熱頓服,蓋被取汗。適用于風寒束表、肺氣不宜的感冒、咳嗽。
(10)香花菜芫荽煎雞蛋
香花菜30克,芫荽30克,雞蛋3只。將香花菜、芫荽去根,洗凈,切碎;雞蛋打破去殼,加鹽少許,攪勻。起油鍋,下香花菜、芫荽略炒,然后放入雞蛋,煎至蛋熟即可。隨量食用。具有發散風寒,宣肺止咳的功效。可用于治療風寒感冒癥見惡寒頭痛、咳嗽咽癢、鼻塞流涕等癥。
2.百日咳
(1)西瓜子茶
西瓜子15克(打碎),花生仁15克,紅花1.5克,冰糖30克。前三味用水煎,而后放入冰糖,代茶飲。對百日咳有輔助治療作用。
(2)百部蒸豆腐
百部8克,紫蘇葉8克,豆腐250克,冰糖25克。先將豆腐放入大碗內,再將百部、杏仁、紫蘇葉研成粗末,均勻撒在豆腐上,加少量清水,放鍋內隔水蒸約30分鐘。用筷子或刀刮去藥渣,加入冰糖再蒸5分鐘即可。每日l劑,分3次溫服,連服,7-10天為一個療程。此方有潤肺止咳的作用,適用于小兒百日咳初期。
(3)鴨梨蒸麻黃
大鴨梨1個,麻黃3-5克。麻黃研成粉,搗為粗末;鴨梨洗凈,剖開去核。把麻黃粉放入梨心內,再將鴨梨合嚴,插上小竹簽,放入碗內,隔水蒸熟即可,每日2次,服湯吃梨。此方有平喘解痙的作用,適用于小兒百日咳痙咳期。
(4)羅漢果柿餅湯
羅漢果半個,柿餅3個,冰糖少許。前兩味加清水3碗,煎至l碗,加冰糖適量調服,分3次服完。有清熱、化痰、止咳的功效,適用于小兒百日咳。
(5)核桃梨汁
核桃仁(紫衣保留)50克,冰糖50克,梨1個。將梨洗凈,去殼去皮,切片。將核桃仁、梨片、冰糖同入鍋內,加水適量,共煎30分鐘。趁熱吃梨、核桃仁,喝湯,每日l劑,分2-3次服完。嬰幼兒喝湯即可。有補腎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適用于小兒百日咳伴有口干舌燥、大便干結、身體虛弱、咳而無力等癥者。
3.肺結核
(1)大蒜白米粥
紫皮蒜20克,大米60克,白及粉3克。將紫皮蒜去皮,在沸水中煮2分鐘后撈出。取大米,洗凈,放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將撈出的蒜放入粥中,攪拌均勻。另加白及粉,與大蒜粥同服,或食粥后再服。適用于肺結核、干咳或咯血者。
(2)生食大蒜
生大蒜6瓣。剝去外皮,嚼服,每日4次。適用于肺結核初起、干咳痰少、潮熱消瘦、四肢乏力者。
(3)枸杞嫩葉飲
枸杞嫩葉50克。煎湯代茶呷服。適用于早期低熱口干者。
(4)黑魚大蒜湯
活黑魚1條,蒜20克。黑魚殺好,洗凈,鍋中清水先煮沸,入黑魚和蒜,文火煮熟,再加鹽及味精等調料,佐餐用。適用于潮熱盜汗,消瘦乏力者。
(5)鴨梨蘿卜鮮藕羹
鴨梨2000克(去皮核),白蘿卜2000克,鮮藕2000克,生姜250克,煉乳250克,蜂蜜250克。梨、蘿卜、藕洗凈切碎,分別絞汁。用文火將汁熬成膠狀,加入姜汁、煉乳及蜂蜜,繼續煮沸后冷卻裝瓶。每日2次,每次1匙,開水沖服。適用于低熱久咳不止者。
(6)韭黃炒蛤蜊
蛤蜊肉50克,韭黃200克。蛤蜊肉用沸水燙熟,起油鍋和韭黃同炒,加鹽及味精等調料即可。適用于肺結核盜汗者。
(7)魚腥草木瓜甘草飲
魚腥草50克,木瓜15克,甘草6克。此三味同煎,代茶呷服。適用于咳嗽劇烈者。
(8)銀耳百合羹
銀耳50克,百合30克,冰糖少許。此兩味用清水泛發后洗凈,用文火燉湯至稠為度,加入適量冰糖,即可食用。適用于肺結核干咳低熱者。
(9)蠶豆莢飲
新鮮蠶豆莢250克。洗凈用清水煎湯,取汁呷服。適用于肺結核咯血者。
(10)百合燕麥粥
干百合20克,燕麥50克。此兩味如常法煮粥,分2次服用。適用于肺結核盜汗、干咳者。
(11)啤酒花飲
啤酒花15克,泡水代茶。適用于肺結核骨蒸勞熱者。
(二)皮膚疾病
1.小兒麻疹
(1)櫻桃三豆羹
櫻桃核30個,綠豆30克,黑豆30克,赤小豆30克。先將綠豆、赤小豆、黑豆洗凈備用。再將櫻桃核洗凈,先煎1小時,去核留汁。把櫻桃核倒入鍋內,放入三豆,煮熟爛。每日l劑,分早晚2次,溫服。適用于小兒麻疹初期或用來預防麻疹。
(2)香菜粳米粥
香菜100-150克,竹茹15-20克,粳米100克,生姜2片。四物同煮,粥成,去蘆根、竹茹、生姜,放適量調料,食粥。本方適用于麻疹前驅期,有清熱解毒、止嘔除煩的功效,能使麻疹順利出透。
(3)蘑菇鯽魚湯
鮮鯽魚1條,鮮蘑菇30克,蔥、味精、食鹽各適量。將鮮鯽魚去鱗及內臟,洗凈。鮮蘑菇洗凈,切成碎塊,蔥洗凈。鯽魚入鍋,加水適量,煮熟。加入鮮蘑菇塊和蔥,燉至湯濃,加入味精、食鹽調味。每日1劑,分3次溫服。適用于小兒麻疹初熱期。
(4)芫荽表疹湯
芫荽(即香菜)10克,胡蘿、荸薺、甘蔗(另榨汁)各60克,共加水煎,后去滓,加少量冰糖烊化,代茶頻服。麻疹、水痘、風疹患兒可用,有清熱、解表、透疹、生津的功效。
(5)鴨梨冰糖水
大鴨梨1個,冰糖適量。取大鴨梨,從頂部1/5處切開作蓋,挖去果心,填入冰糖碎塊,蓋上梨蓋,放入小碗內隔水蒸爛,取汁飲用。每日1-2次,連服5-7天。適用于小兒麻疹透疹期。
(6)荸薺甘蔗飲
荸薺250克,洗凈切片;甘蔗500克,劈開切段;紅蘿卜250克,洗凈切塊,同入水煎煮1小時,待涼飲湯。適用于麻疹后期低熱不退者,有透疹清熱之效。
(7)青皮甘蔗荸薺水
青皮汁100毫升,甘蔗汁100毫升,荸薺汁50毫升。將3汁同放碗內,隔水蒸熟,待涼后1次飲完。每日1次,連服3-5日。適用于小兒麻疹透疹期。
(8)蘿卜糖水
大白蘿卜1個(約500克),冰糖適量。將大白蘿卜洗凈搗爛,榨取原汁,加入冰糖適量,置碗內隔水蒸熟。待涼后隨意飲服,連服5天。適用于小兒麻疹透疹期。
(9)荸薺酒釀湯
荸薺10只。洗凈去皮,加水煎,熟時加入酒釀1匙。麻疹中、后期可服。
(10)木耳百合麥冬糖水
白木耳20克,百合25克,麥冬10克,冰糖適量。白木耳用清水泡軟洗凈,放入百合、麥冬,加清水適量,煮爛,調入冰糖適量。當點心隨意服食。適用于小兒麻疹恢復期。
(11)百合綠豆糖水
百合100克,綠豆100克,冰糖適量。將百合、綠豆洗凈,入鍋同煮至熟爛,加入冰糖適量調味。每日早晚1次,溫服。有助于小兒麻疹恢復。
(12)三鮮茶
鮮蘆根30克,鮮茅根30克,鮮石斛30克。加水煎湯代茶。有助于小兒麻疹恢復。
(13)胡蘿卜荸薺水
胡蘿卜1根,荸薺160克,將胡蘿卜、荸薺共煎湯,代茶飲服。有助于小兒麻疹恢復。
2.水痘
(1)蘿卜竹葉飲
蘿卜200克,竹葉15克,白糖適量。蘿卜去皮搗汁;竹葉洗凈,熬取煎湯100毫升,二汁混和分服,可防治水痘。
(2)牛蒡根粥
牛蒡根汁60毫升,粳米30克。以水一大盞,煮粥,臨熟放入牛蒡根汁,攪勻即可。本方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適用于水痘初期。
(3)綠豆海帶湯
綠豆50克,海帶100克,紅糖適量。將綠豆、海帶入鍋,加水同煮至熟爛,加紅糖適量調味。每日早晚各1次,分服。本方有清熱解毒,祛痘消疹的功效,治小兒水痘。
(4)綠豆茯苓老鴨湯
綠豆200克,土茯苓40克,老鴨1只,鹽、油各適量。先將老鴨宰殺,去毛及內臟,洗凈,與洗凈的綠豆一起放入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煲湯約4小時,待老鴨熟、豆爛時,加油、鹽調味即可。飲湯吃肉,隨量食用。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適用于小兒水痘。
(5)百合杏仁赤豆粥
百合10克,杏仁6克,赤小豆6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將前四味淘洗干凈,一同入鍋,加水適量,先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熬煮成稀粥,加入白糖攪勻即成。每日服1劑,有清熱利濕、滋陰潤肺的功效,適用于小兒水痘恢復期。
(三)血液及心血管疾病
1.失眠癥
(1)鮑魚棗仁煎